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局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賀「問津堂」開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问津书局 诗歌 开幕庆典

    文化大學敎授

  • 文章南皮,張文襄公傳略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東岩 出版时间:1972-02-15
    关键字: 张之洞 人物传记 历史 广雅书局

    張文襄公,諱之洞,(一八三七——一九〇九)爲有清一代名臣,於晚清同光兩朝,政聲蜚中外。不特爲「維新」運動之贊助者,且爲倡導新潮開創新政之實行者。學宗漢儒,實事求是,又師宋儒檢束身心,身體力行,與曾文正、李文忠之功業相頡頏。光緖十一年(六八五)引用留英辜鴻銘爲譯員,所作「勸學篇」首標「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之旨,號召「學以致用」啓廸後學。教人知本知變知要知智知恥。主用科學興洋務,立學校,以啓愚蔽,破保守。開通新潮風氣,促進中國學術文化之進步自強。貢獻至鉅。 ...

  • 文章文化事業中一段掌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沈應文嬋 出版时间:1980-06-06
    关键字: 文化事业 世界书局 沈知方

    我相信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祗是自己没有记下来,别人也没有为他们写下。因此世上不知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蹟,都湮没在流逝的岁月中了,尤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经过了偌大的浩刦,沧海桑田,人事变迁,许多事蹟更容易被埋没了。我现在要记述一个掌故,主人翁是我的家族,是先夫沈志明的父亲沈知方先生。我很淸楚记得,在他生前与我们晚辈谈到关于他创业的经过,及有些文字中的记载,今天我提起笔,简单扼要的写下来。大凡中年及中年以上的人士们,都知道中国近代有三大书局。这就

  • 文章記劉公克寰從學徒到董事長的甘辛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劉昌孝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刘克寰 中华书局 成长经历

    就所见所知,予以追记,俾我刘门儿孙,得以知晓父祖造就家庭小康之局,历尽辛酸,绝非幸致,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也。民国卅八年三月八日,共军兵不血刄,进占江阴要塞,轻松渡过长江,国民政府撤出南京,政局危殆,中华书局高层主管,决定到台北建分局并设总管理处,以香港之印刷厂监察人姚志崇先生为总处主任,调印刷厂会计课主任刘克寰任总处会计处长。我父奉派为先遣人员,负责总管理处工作,于购妥长安西路一四〇之三号一幢三层楼宇作总处办公所在之后,即回港分两次乘四川轮,押运

  • 文章廣東版片記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徐信符 出版时间:1976-12-30
    关键字: 古籍 版刻 广雅书局 陈氏本廿四史 碧琳琅馆丛书

    名著,由数百卷以至千卷者,其刋刻皆出于粤,几为今日设立图书者必备之书,美矣备矣,蔑以加矣。今言版片,可分官刻私刻二者言之。官刻之书,以学海堂广雅书局最有时名。学海堂在粤秀山麓,成立于道光四年,设学长八人,专课生读书,定有课程,分句读评校钞录著述四项,于是注重书本,而刻书之事起焉。堂内有文澜阁,即为书版之地,故学海堂所刻者,或称文澜阁本。或称启秀山房本,以启秀楼为校书之地也。学海堂自开版以来,最繁博者为皇淸经解一百八十三种,三百六十册,通志堂经解,四百八十册,最

  • 文章「忠勤集」讀後感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蕭漢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忠勤集》 书局 地方文化 瑞金县 乡情

    文化的传播站:县城有瑞金、绵江两家书局,除引进全国各大书局发行的典籍外,亦自行出版县人士的著作,学术专著、艺文诗歌,以至鄕土文学,锦章玉叶,多采多姿。绵江书局创办人黄嘉焕先生(时任县议会秘书)为文坛祭酒,著作等身,每次造访,都会出示新著稿页,使我们先睹为快。休闲活动:青年朋友都喜爱平剧和球类运动,公余之暇或浸沉于歌声琴韵,或驰逐于篮排球场,把一个古老山城,缀得轻松活泼,朝气蓬勃。鉴于正当娱乐对大众生活的重要,杨兄乃发起成立「江边」倶乐部,将以上各项活动,予以

  • 文章「西北剪影」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6期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西北剪影》 成都中西书局 重版序言 书籍目录 周开庆

    周开庆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西北剪影」写成于民国三十二年二月,同年四月由成都中西书局印行。抗战期中,我于民国二十七年春由四川到西安,同年七月再转兰州,一直住了五年,于三十二年一月南返。归途中费时一月,把五年来对于西北的观感,写成本书。出版后颇获各方的好评,西北有几家报刊,并撰文介绍,认为敍论正确,値得西北同胞和全国关心西北的人士一读。本书在大陆沦陷前曾经三版,但来台后向各图书馆查阅,未见存有。最近始承友人周谷先生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出一册,并代为影印寄来;使

  • 文章高雄鄭青萍鄉親仙逝 親友百餘人執紼誌哀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9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乡亲病逝 服务警界 兵役课工作 经营书局

    □晋江杂志驻中南部特派员学济华报导□郑靑萍鄕亲,字剑靑,惠安县涂岭鄕习义路人,少时先后在泉州城内省立晋江中学读书及福省警官训练所、特警班受训,历任警官。台湾光复后,在台湾省警务处服务,后改任高雄工业学校军训敎官、训导主任等职,也曾在高雄市三民区兵役课工作,曾先后在高雄经营凤山书局、东南书局及现在的黎明书局,于二月二十日仙逝,享寿七十五岁,三月十六日擧行公祭后发引安葬。

  • 文章贺问津堂书局开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盧中林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问津堂书局 庆贺开业 创办过程 祝贺诗词

    事業家邦兩地牽,籠紗持節志彌堅。書留日月雨金景,刊記風雷化玉年。道觀蓬萊收錦字,石渠天祿貯華篇。問津當叩方家路,國粹宏揚出俊賢。

  • 文章湯秀彬鄕長「杏壇憶述」付梓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30期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汤秀彬乡长 《杏坛忆述》 服务教育界 付梓出版 环球书局

    汤孝彬鄕长来台后服务敎育界逾四十年。近将以往在报章杂志及学校校刋发表之文字五十二篇,汇编成册,定名「杏坛忆述」,委托环球书局出版。对靑年朋友励志、为学、治事定有相当贡献。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