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土文艺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北諺語(續前)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康鎭藩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东北 谚语 乡土文艺

    二〇一、窮搬家,富挪墳。二〇二、老夫娶少妻,早晚人家的。二〇三、十里路趕個嘴,不如在家喝口涼水。二〇四、老要張狂,少要穩。(年齡大了要活潑些)二〇五、夥打官司事不嬴,(不齊心)二〇六、官娘子死了一身白,官死無人擡(諷人情薄如紙)二〇七、官不修衙,客不修店。二〇八、破罐子破摔,(無所顧慮)二〇九、破罐子熬柏木梢(言人身體不健康,也可長壽)二一〇、老頭賣瓜,自賣自誇。二一一,鐵打衙門流水官。二一二、賊偸方便,火燒懶。二一三、土地房產,千年轉百主。二一四、高不...

  • 文章河南兒歌集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73-05-25
    关键字: 河南儿歌 新妇 乡土文艺

    童養媳小棗樹,搖三搖,童養媳婦實難熬。熬住公公熬住婆;脚瞪鍋牌手拿杓,喝口米湯也舒服。(通行新鄕)尋老婆靑絲絲,綠飄帶,俺去河南做買賣。一做,做了三年整,沒人問俺餓和冷。咬咬牙,狠狠心,尋個老婆就俺親。⑴(仝上)原注⑴就,讀如見。新婦思寧歌(仝前)東圪壋打水,西圪壋瞧,⑴看見娘家柳樹梢。閨女想娘誰知道;娘想閨女哥哥叫;哈啦啦,車兒門前到。⑵小兄弟,來叫他,問問婆婆住幾天。「路又遠,天又短,住上一月四十天。」(仝上)原注⑴圪壋,就是高岡。⑵哈啦啦,車聲。新...

  • 文章河南兒歌集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河南儿歌 乡土文艺

    哈叭狗哈叭狗,跑大路,大路窄,問大伯。大伯在家織布袋:問二伯,二伯後園割菲問大奶。大奶在家補衣裳。問二奶,二奶在家抽線臺。你也忙,他也忙;俺坐大路哭一場。小兎兒小兔兒,當街臥,小車過來碾死我,哎唷唷!哎唷唷!指甲草指甲草,紅根,姐姐坐着門谷墩;吃燒餅,啃梨兒,誰是我的大侄兒。小猫兒小貓兒,上樹偸桃兒,聽見狗咬,下來就跑。三尖瓦子兒拌倒,起來還跑,狗呵!狗呵!好咬!好咬!小布袋小布袋,拉拉開,小倆口兒打駕來!爲啥來?亦沒米,亦沒麵,給你小爹做啥儀?粉漿飯,...

  • 文章河南兒歌集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72-10-25
    关键字: 河南儿歌 乡土文艺

    小鞭桿小鞭桿,頂花盌,花盌破,驢拉磨,爹打水,娘燒鍋;小妮上去揑窩窩。大哥哥大哥哥,二哥哥;穿着花鞋打裹脚,腰裏揷着波浪鼓,手裡拿着小糖鑼,敲一聲,唱一聲,孩子老婆都來聽。聽說要錢的,走的淨打淨,聽說不要錢,擠的不透風。小白鷄小白鷄,一谷堆水,爹殺鷄,娘吶腿;娘!娘!給點肉吃罷?恁大姑女還爲嘴,打折肐膊擰折腿。小閨女小閨女,上棗樹,隔墻看着他女壻。你來吧!俺不去,再遲三天來娶你。誰抬轎?麻黑桃。誰吹笛?小淘氣。誰掃地?孩他姨。灣灣腰,一溜屁,笛杜,笛杜,...

  • 文章河南的皮影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1期  作者:發武 出版时间:1972-11-25
    关键字: 皮影戏 乡土文艺 往事回忆

    皮燈影在河南叫做「皮影子戯」,是用浸過桐油的牛皮剪成「人」的模型,經妙手巧匠雕刻成許許多多不同的臉譜,塗以油彩,充作戯劇中的人物。奸臣的面部輪廓是尖嘴縮腦;忠良五官端正;武將生像威猛;走卒其貌平平,這些「人物」的四肢頭部,都用小竹棍牽着操縱。皮燈影通常是晚上演出,白天也能在室內表演,只要幾條長櫈和幾扇門板搭個戯台,然後張起那捲幾尺見方白色的透明油布,把它縛在戯台兩端兩個長型的戯箱上,在「銀幕」後利用燈光把皮人的影子投射在白幕上,皮人的動作,輔以戯台內眞人...

  • 文章寧波鄕下的「的篤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4期  作者:葉蓬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的笃班 绍兴戏 演出 乡土文艺

    阿拉寧波鄕下頭,所謂的「的篤班」,亦就是一般所說的紹興戲,又稱女子越劇,鄕下種田人直呼「小娘比班」,因爲,不論男女角色,全班淸一色是小姑娘,寧波人稱女孩叫「小娘比」,倒是名符其實的稱呼,如今,聽起來似嫌粗魯一點。在當初,的篤班在鄕下演出,普受一般鄕親們歡迎,因爲,當時,旣無電影,連收音機亦視同珍品,種田人於工餘之暇,除哼上幾句紹興戲,寧波灘簧、挖花一類曲調外,什麽娛樂亦没有,一旦聽說離村在十華里以內,要做戲文,一到黃昏下工,提早吃飯,會同三親四友,遂卽上...

  • 文章打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2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2-12-25
    关键字: 乡土文艺 打歌起源 歌词说明

    一、起源相傳三國(後漢)蜀相諸葛武侯征南,率軍進抵雲南永昌府,保山縣境內之諸葛營(後人據史傳所命村名),據以屯守督師,繼又率領少數部隊進抵卡瓦山區示隣之耿鎭邊境,某夜,蠻夷之酋率徒衆偷襲,蜀相以敵衆我寡,難以相抵,遂命軍民於各山寨堆集木柴燃燒,沿寨排列戒備,軍民同歌同舞,鼓樂喧天,虛張聲勢,寅夜達旦,夷敵懼不敢犯,俟後援部隊及時到達,得解危局。從此相習沿傳而演變爲現今滇西鎭康,耿馬、順寧、雙江、滄源、瀾滄等縣,婚、喪喜慶及年節慶典之期,晚間宴罷,男女老少...

  • 文章舟山兒歌與寧波灘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7期  作者:雲燕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舟山儿歌 宁波滩簧 乡土文艺

    小時候很喜歡唸兒歌,常常唸。後來在這裏,自己的孩子長到四五歲的時候,我也敎他們唸舟山兒歌,可是他們唸出來的音,再也咬不準,很像「山東人吃麥凍,吃得一懂也勿懂」的聲調,聽起來「硬拗的很」很是有趣,唸到後來,我和孩子總是哈哈大笑收場,連一則舟山兒歌都沒敎過會。現在我把舟山兒歌寫出來,想來鄕長們小時候也唸過的。有的音我用注音表出來,也許會有些像家鄕音。好讓三四十歲以下的年輕鄕親們唸唸看。一粒星一粒星,格倫頓。兩粒星,掛(ㄍㄨㄜ)油瓶。油瓶漏(ㄌㄟˇ),炒倭豆(...

  • 文章河南兒歌集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河南儿歌 故乡风物 家庭生活 乡土文艺

    命簿歌(尹淑敏)我命薄,我命薄,一輩子沒娶好老婆。人家老婆做針線,我的老婆不做活。小杆杖小杆杖,兩頭尖.擔上擔子上四川。四川說俺好白米,俺說四川好閨女。懶婆娘懶婆娘,懶的慣,成日不做針和線。針線筐,雞下蛋;鍋台螞蟻連成。嫁女歌妹妹生得白,嫁送江西客。銀子五十兩,爹媽捨不得。大麥穗大麥穗,漸漸高,俺娘有病我心焦;炸筐餘,去瞧瞧。大嫂出來攬住馬;二嫂出來接住鞭;三嫂搬板凳;四嫂迎接夭門前;五嫂打火裝上菸;六嫂倒茶七嫂端;八嫂照燈九嫂點;十嫂舖牀妹妹睡;十個嫂...

  • 文章畫輯自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王成喜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洧川文化 回忆往事 乡土文艺 热爱书画艺术 画册序言

    我一九四〇年出生在河南省洧川縣(今尉氏縣洧川鎭)城內一個農民家庭。洧川的古老和它那優秀的文化傳統,是每一個洧川人引以爲自豪的。據舊志載:「洧川乃古黃帝之墟。」那清清的雙洎河水,那肥沃的壤土地,古往今來,孕育著世代勤勞、樸實、智慧的父老鄕親們,也孕育出獨具特色的洧川文化。其中最使我眷戀的是人們的奮鬥精神、民風的淳厚忠誠,對於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崇尙。洧川人每逢過年過節,喜慶大事,家家戶戶都喜歡在堂屋中央掛上《松齡鶴壽》、《威震》、《梅蘭竹菊》……,在字畫的前...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