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土共返回17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的高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6-04-25
    关键字: 中原 高粱 乡土回忆

    高粱又名蜀黍,亦稱蜀秫,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稞高八九尺,葉濶大,長二尺餘,莖十二節,莖稍抽拔生大穗開花,圓錐花序,實多赤褐色,爲穀類之一,收穫量極高,我國北方到處均產,尤以黃河流域的中下游中原地區種植最爲普遍,產量最豐,品質特佳,爲其他地區所罕見。高粱的種類甚多,大別分爲黃羅傘、黎母鷄及米穀朵三種,實色以赤褐爲多,並有赤黃、粉紅、白帶輕微紅暈及淺紅灰白相間的黎色多種。不論實色若何,而其外殼多係赤紅,中原農村諺謎:「一根竹桿十二節;頂上坐個紅關爺。」就是...

  • 文章鄕土文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姚先備  出版时间:1989-05-01
    关键字: 乡土文苑 挽联

    姚先備等輓張代表丹柏鄉長聯姚先議席展經綸,鞠躬盡瘁中興業;海天留正氣,矢節抒忱濟世名。高景亮親民政績,議席箴謨,風節紀清芬,千古勳名宏世業望式儀型在莒膽薪,蓬瀛訃告,哀榮陳俎豆,三秦德輓長安陳貴鳴姚光故里共關西,遷客每興遊子憾;交期契海東,逝川永念相知情。高景亮風雨同舟,公私無間,卅年友洽鄉親在世難忘談笑趣人天異路,契誼永存,一夕形消影逝辭塵空憶傾杯情

  • 文章中原年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樂士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中原 新年 乡土习俗

    中國人數千年來的文化傳統代代相沿,加以農業社會生活,要配合天時季節,農人終歲辛勞,冬收之後,春耕又未開始,所以對農曆過年,特別高興。除夕夜大家必須團聚祭祀祖先,這是表示不忘祖宗恩德,互相合作,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是一個很好的禮俗。中國人因爲文化傳統的關係,年節的習俗,全國各省都可說無太大差別。但因爲地理及氣候關係,也有略微不同的地方。中原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現在就談談這個地區的年俗,以見一斑。中原一帶過年前,爲了人們備辦年貨,例有趕集也就是趕場。這個集就是...

  • 文章河南孟縣的野春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豫孟東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孟县 野菜 饮食 乡土

    我的故鄕河南孟縣西鄕,每到陽春三月(農曆),除了有樹上長的洋槐花、土槐葉、楡錢葉、柳絮葉、香椿芽外;故鄕的小麥苗田裏,也生有各種野菜,譬如:馬齒菜、小蒜菜、麵條葉、豬毛菜等四五種之多。這種野春蔬,都非常鮮嫩,不管窮富人家都要拔些囘來佐餐。在老家,一般生活都很淸苦簡樸,所以多數人家的孩子們,每天下午,都要挽着菜籃子拿把小鏟刀到村外的麥田裏、坆台上、荒地裏,剜些野菜囘來,下麵條或蒸蒸菜吃。馬齒菜,在我們家鄕很普遍處處皆有。想吃蒸菜,到田裏拔些囘來,摘去老梗,...

  • 文章東北諺語(續前)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康鎭藩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东北 谚语 乡土文艺

    二〇一、窮搬家,富挪墳。二〇二、老夫娶少妻,早晚人家的。二〇三、十里路趕個嘴,不如在家喝口涼水。二〇四、老要張狂,少要穩。(年齡大了要活潑些)二〇五、夥打官司事不嬴,(不齊心)二〇六、官娘子死了一身白,官死無人擡(諷人情薄如紙)二〇七、官不修衙,客不修店。二〇八、破罐子破摔,(無所顧慮)二〇九、破罐子熬柏木梢(言人身體不健康,也可長壽)二一〇、老頭賣瓜,自賣自誇。二一一,鐵打衙門流水官。二一二、賊偸方便,火燒懶。二一三、土地房產,千年轉百主。二一四、高不...

  • 文章我願相迎與相送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4期  出版时间:1997-04-03
    关键字: 秋风 宝岛 好友 乡土

    八月秋風送遊翁,暫別寶島大陸行,親朋好友匆匆會,皆爲鄕土一片情。噪雜鬧市聽音韻,辨得雞鳴畫眉聲,他日再遊睢州地,我願相迎與相送。

  • 文章讀修兄來函隨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黃石久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绝句 随感 乡土

    ㈠兄年七七弟七三,能逾古稀色赧然,無情鬢髮多變白,有志子孫却勝藍,兩岸知己續凋謝,一股熱淚向心彈,祝與二嫂早相聚,雙雙扶扙度晚年。㈡浮生古稀坎坷多,飽嘗風險歷風波,八年抗戰存亡危,廿七囹圄生死磨,爲顧溫飽作販夫,久違華硯廢吟哦,而今偶憶男兒志,生不逢時奈若何。㈢左羊之交在難關,眞摯厚誼可言傳,晚輩不囑自銘記,天涯梁公恩如山。㈣刀光烽火憶昔年,屍橫遍野馬不前,幸留唐槐根枝茂,願捧聖泉志益堅。㈤平生從未受飢餓,今日獄中無飽食,一碗靑菜連根煮,兩個黑饃帶糠皮,...

  • 文章雜記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9期  作者:董德超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今古奇观》 扒灰 乡土陋俗

    我常在電視上看見歌迷模仿名歌星演唱,使我想起六十多年前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模仿的文章,作者姓名已忘記,題目爲「仿陋室銘戲擬鴉片銘」:槍不在長,有煙則靈;燈不在大,有油則明;斯時鴉片害吾國人,燈光上眼綠,煙色入臉青,談笑多飮者,往來少壯丁,可以傾家產,喪性命,無國民之資格,無奮鬥之精神。南京訂條約,香港割於英,鬼子云:「何害之有」可惜香港已收復,若寫在《阜寧人》上有點遲了。另有一件就是全大陸各地鄉情有一種諺俗,談公媳發生姦情謂稱之扒灰,此種說法祇是老朋友見面相...

  • 文章湖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邵天柱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鄱阳湖 乡土回忆 湖草 农业 乡土文学

    都昌 邵天柱「鄱陽湖的草,南昌佬的寶」,這草指的藜蒿。藜蒿究竟怎麼生、怎麼長的,我慚愧,不很清楚,只知它的嫩莖可以作菜。早春,用來炒臘肉,別有一番風味,入口咯崩脆,且帶一絲芫荽的異香。打小住鄱陽湖邊,卻因家鄕沒吃藜蒿的習慣,對它熟視無睹。及成人後,多次借調省城,方在南昌的餐桌上經常吃到它。初吃亦不大習慣,久而久之,受南昌朋友影響,竟然也喜歡上了。近年,藜蒿被美食家們吹神了,說它有防癌的功效,於是不僅成了省城的名菜,而且躋身於國宴,甚至飄洋過海了。因此,它...

  • 文章乡土文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史直 崔永德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乡土文苑 古诗 艺文

    古詩兩首史直遺作愛梅冰天雪地,到處荒涼;百花逃避,唯梅獨芳。美化人間,冷艶寒香;花之聖者,國歌頌掦。天下為公,芬潔萬邦;愛梅之國,國富亦強。美哉梅花:永生不忘。夜雨 前人風風雨雨,哀哀悽悽。人生道路,高高低低。平了不平,奮鬥不息。花落多少,誰來憐惜。天主之愛,愛在愛裡。遵禮義崔永德居家處靜守綱常 禮義持躬遵上蒼純正不私循世德 溫馨人間勝天堂陋室居前人陋室安閒好養神 清風明月作芳鄰榮華富貴置身外 散溢德馨避俗塵歸鄉晤舊前人相對無言歲月遷 舊情隔絶四旬年歸來猶唱山...

共172条记录 1/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