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乐山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永春的山川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期  作者:林葉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乐山 桃溪 故乡

    通志案:寰宇记作壬寅岁改县名,壬寅乃晋天福七年,闽永隆四年也。舆地纪胜云:县境有乐山,其草木四时不变,故名永春。)」方知「永春」县名是因「县境有乐山,其草木四时不变」而来,我鄕亲远游四方,勤于所业所学,寡闻故鄕事者,或不仅止于笔者,故乐先为介绍此有关故鄕之山川胜蹟。四季如春的乐山乐山地处永春极东,在永春与仙游、南安二县分界的地方,旧属善政鄕和平里十六都境内(永春县行政区域旧分善政、民康、集庆、宣和、里仁等五鄕,和平、淸白、桃源、鸣琴、昭善、常安、和风、迎福

  • 文章乐山的彩龙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6期  作者:式中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彩龙舞 乐山

    来台湾看了多次舞龙,觉得都舞的不甚好,第一是舞不圆,第二是舞动花样少,想起儿时在四川乐山鄕间新年玩彩龙时,眞比此地舞的要有趣多了。因此愿就记忆所及,供诸「四川文献」,进而引起敎育当局的同意提倡,让小孩们多一种有益心身的娱乐。据我们鄕间的传说,参加彩龙的学生,会得神的特别看待,不但少病痛,而且书也会唸好,所以大人们都不反对,幷乐予支持鼓励。自然咯!多运动当然身体好,能美术、音乐当然比较聪明,神的说法,只是让大家乐意小孩们去这样玩而已。先说彩龙是什么

  • 文章乐山县凌云寺大佛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6期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乐山市 凌云寺大佛 影像资料

  • 文章乐山县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8期  作者:黃鎔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乐山县志》 方志序言 历史沿革 杨洪

    乐山自淸雍正十二年始置县,今百九十年矣;而县志专书,仅龚宰云舫十六卷。前乎此者:南安、平羌、靑衣、龙游、历汉晋至淸,不闻有县志也;凤毛麟角,若是奇罕哉!以州志论,宋吕昌朝初破天荒,见于通考,仅二卷耳。亦越有明:郭公益、林洁己、魏瀚、袁子让所修,无卷数。陈嘉言所订,迺十卷。李采、范醇敬所辑遗,及淸代张能鳞、彭钦、冷然、赓续纂校存于四库者,为目十为卷五。何多寡异耶?殊部居分并之繇也。此志龚宰见之,目为简略。惟宋太守梅生之府志,颇称详覈。然经文良、史致康、朱庆

  • 文章千巖競秀——樂峯鄉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0期  作者:庵僧 出版时间:1983-08-01
    关键字: 海潮庵 将军岭 乐峰乡 乐山 红砖厝 八都丽景

    八都与九都互相毗连,相距仅一岭之隔,但在地理上却形成两个迥异的区域。九都是羣山环绕下的一个狭长大盆地,物阜民殷,气候也较温奥。而八都则在海拔近千尺以上,整个区域都在山岭重叠中。在它西北而与永春为界的,是古刹海潮庵所在地的乐山。西南与九都为界的是有名将军岭。正北与仙游为界的是洋坪山,和茶山,东面与晋江为界是道光岭和白虹山。由于全区都在高山上面,可供耕种的土地很少,有的只有梯田罢了,而梯田也不太多,故人民生活较其他区域来得困苦,它所能向邻都输出的产物,只有那

  • 文章(碑記輯存)水利委員會還都紀念碑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6期  作者:薛篤弼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水利委员会 还都纪念碑 歌乐山 薛笃弼 李冰

    乐山去重庆市三十五公里而遥,山峦重叠,树木葱郁,为陪都附近名胜之一。中华民国三十年九月一日水利委员会奉命创设于此。经之营之,四年之间,规模略备。三十四年九月三日日本降服,国土重光。其明年五月五日,本会随国府还都。兹于将去之际,低徊往事,觉其可纪念者约有四焉:我国抗日之战,始于二十六年七月,终于三十四年九月,前后共历八年。本会成立未几,适値太平洋风云险恶,局势突变,我国卒由单独抗日进而为与英美并肩作战。政府于战事方殷之际,筹设全国水利机耩,冀以治水之功

  • 文章乐山凌云寺的大佛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6期  作者:開慶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乐山市 凌云寺大佛 创建经过 凌云寺 凌云山

    四川省乐山县凌云寺的大佛,屹立岷江之滨,身高三百六十尺,顶围十丈,目广二丈,庄严伟大,海内闻名。乐山县即古嘉州、嘉定州、嘉定府所在地,历来就是风景幽胜的名区。古人有:「天下山水在蜀,蜀山水在嘉,嘉山水在凌云」的说法,而凌云寺的大佛,则为整个凌云山风景区的重心。乐山县城当岷江、靑衣江、大渡河交流之汇,地居岷江的西岸,县东二里,即岷江对岸,就是凌云山。凌云山一名九顶山,以山有集凤、栖鸾、灵寳、丹霞、祝融、拥翠、兑说、望云、就日等九峯得名。在唐朝会昌以前,峯

  • 文章楚燕閣賦弁言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2期  作者:楚燕阁主 亦鳴氏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燕之习性 以燕喻人 半生漂泊 仁者乐山 会内花园城

    夫燕,性靈而執着,縈念故舊,知命守分,善體天道,恕蒼上已造物,安王謝之宇簷,識時令,尙氣節,春來北返,秋至南飛,譽爲候鳥,不亦宜乎。今有燕也,生於興國故州,陽新縣治。依群山而毗豫章,濱長江而望衡廬,地屬古楚,曰,斯燕也,楚燕歟。其降生之時,吾華數千年帝制,雖翦除已十餘載,然帝王餘孽,仍爲軍閥所抱殘,擁兵割據,掠地爭城,繼之外寇入侵,浩劫賁臨,楚燕故園,頻遭兵燹,流離失所,連年顚沛。三十八年秋,燎原烽火,彌漫神州,感世風之肅殺,逐振翼而南飛,經粤抵臺,歷三...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