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庸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庸》是整体 中道有层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4期  作者:丁潤生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中庸 中道 诚明 体用

    关键词:中庸 中道 诚明 体用 误区摘要:本文认为,作为整体的《中庸》文本,围绕命、性、道、教为核心可分为以诚为体和以庸为用体用结合不二的两大层次(部分),进而指出对《中庸》文本误读中割裂体用以及把中庸庸俗化及与折中鄕愿相混淆等误区。

  • 文章天下中庸有胡公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3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胡广 先贤 中庸 人物回忆

    色。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事实上,众所周知:今之监利县名,远古初为容城。至汉,乃名华容。而最迟亦必得在西晋武帝太康五年(西元二八四年),此名始经长期沿用。直到目前,并未稍经任何之更变。虽其所辖之地域,历来尝亦或有其东伸西展、南缩北减,但监利二字之健存历史,为时现已不下一千六百九十八年矣。职是之故,上引「县志」之「冢墓」条后,已将广父宠墓收列,自属绝对正确无误。唯后汉书胡「传」言广父

  • 文章必讀的古書——四書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国学研读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四书」文字精简,寓意深远,记载的是孔子儒家论述。由「四书」各章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代宗师的行谊风范,也可以在简洁生动记述中,明白春秋战国学术勃兴的大槪,所以「四书」不可不读。「四书」是那四种书呢?「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两者简称「学庸」,后两者简称「论孟」。它们本来不是在一起的,学庸在礼记裏,论孟是单行的,把这书编列一起称为「四书」的是宋代大儒朱熹。在朱熹注「四书」之前,提倡最力的是程颢,程頣两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

  • 文章顓孫子張評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8-07-25
    关键字: 颛孙师 儒家思想 中庸之道

    年纪相近,意气相投,孔子殁后,仍相过从,互切互琢,论道讲学,相得益彰。因之,论学者常将三人兼提并称。孟子公孙丑上篇载:『孟子曰: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由此观之,三人者皆为圣门重望所寄,殆犹三鼎足而并立之。子夏学问最为广博,传诗易,宏儒学,功莫大焉。子游传礼,礼运篇自称言偃,则全篇皆是子游所记孔子之言。论者称子游得闻孔子『大同之道』,而传圣人微言。子张晚年,学术造诣深邃,几达于『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境界。他倡『见危致命,见得

  • 文章敎孝月談孝的實踐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6期  作者:馬景銘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中庸 论语 孝道

    舜能尽孝,故而也能友爱其弟象。历代贤君莫不以孝治天下,就是励孝以敎忠的意思,自古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几已成不变的定理。尽忠便是由对家庭尽狭义的孝而扩大为民族尽广义的大孝。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推之于孝的理论,爱父母是人类的天性,顺乎这种爱的天性的表现就是孝道,宏扬这种孝道和纠正那些忤逆不孝的措施,就是敎化或敎育,也就是目前推行的敎孝。所以「敎孝月」这一社敎活动,不是复古也不是违常,而是把一种极其自然的人类天性的能源(原动力),再予

  • 文章總統哲學思想的蠡測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3期  作者:•吳經熊• 出版时间:1966-10-31
    关键字: 蒋介石 哲学思想 中庸 行的哲学 贺寿

    表的重要演讲、专著、和书信从头至尾温习一遍,我深深觉得祗有中庸里的三句话足以形容这个哲学,那就是『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总统继着我国数千年的道统,承受了国父的心传,吸收了耶稣十字架的精神,及神的灵感,加以恒久不断的好学和日新又新的身体力行,自然他的言论,充满了眞知灼见,而形成一个世界上奇峯特起的哲学。其实他的言论,篇篇都是哲学,令人不知从何谈起。现在且以上引中庸三句为提纲,依次论列,用证总统的哲学思想,确实合乎古人的理想。一、尊

  • 文章從「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談「慎獨」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4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孟子 养性修身 孔子 《大学》 中庸

    本篇原载孔孟月刊第四十六卷第三、四期临深履薄的「战战兢兢」,是出于良知良能,不待思虑,自然而然而且持续不断。曾子坚定尽孝必须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意念,使他的战战兢兢如同「临深履薄」。孟子道性善,要人立志为君子,只以仁义礼智为性,使「愼独」如同「临深履薄」。《大学》、《中庸》示修道从「愼独」开始实遵孔、孟自良知良能扩充的旨意。「天命之性」不含「气质之性」的说法,使信从的人失去自然而然的「愼独」。「天命之性」不含「气质之性」,不是完整的性;所说的「理」,也不是

  • 文章中庸本义结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杜為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中庸三义 中庸二用 历史记载 相关结论

    第一节 中庸三义中庸本义,作者以前已有所述[1]:得一中和义,一也;御变时中义,二也;不息诚明义,三也。玆综合此三义,试为结论如次:何谓得一中和义,中国古先圣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创建文明,启沃人生。洞明宇宙根本原理,以为阴阳合德,交互成变,蕴为无形之太极,发为有形之太和,创生万物,是为宇宙之常道,人类顺乎宇宙之常道,由是心物感应。交互成变,理事交融,内得乎中,外发为和,位育赞化,缉熙光明,所谓:继天立纪,明德新民,以期止于至善之境,臻于大同之治者

  • 文章閻錫山「中」的哲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武尚仁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阎锡山 抗日政策 相识经历 中庸哲学

    一面,上绣《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一语,见者称为得体。阎为什么后凋?这确不是偶然的。主要是他有一套讲来实效的处世哲学和处事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是「中的哲学」。「中」即儒学的「中庸」之「中」,朱熹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阎的「中的哲学」不外是中庸思想的阐发与运用。阎幼年读的是四书五经。辛亥革命以后又敦请所谓饱学之士为他讲解经史及其他经世之学,其中以赵戴文对他的影响为最大。从阎的日常言论、日记及「感想录」中可以看到他的政治理念、处世哲学和处事方法

  • 文章現代婦女之四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李盛菉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妇女德行 现代妇女 四德 中庸之道

    突飞猛进,我国在台之工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品质日益升华之际,现代妇女之「四德」标准宜复古抑革新?举措该如何为宜?答案是「中庸之道」为最恰当。请予细评下列条分明晰:⒈妇德—品行端正、耐守柴门。绝不淫乱出墙,败坏家风鄕俗。平素与人和睦相处、温和有礼,处事以理性、不固执或偏颇己见,尤其待家族尊长及夫君,更当循规蹈矩,心存诚敬,以礼相待,常效孟光举案齐眉、法梁鸿夫妇相敬如宾。居今世局难免夫妻年龄与教育程度或兴趣不相投之种种差距,甚至生性脾气爆裂形成水火不容之势,只要妇德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