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学共返回3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员林实验中学校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莊仲舒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中学 校歌

    駭浪驚濤,寶島屹立無恙;蒼煙暮靄,祖國依稀在望。四海俊彥集一堂,朝夕絃誦從無爽。憂勞乃興邦,逸豫非吾黨;珍重少年身,良時莫空放!寒來暑往,日就月將。負起艱鉅的責任,達成遠大的理想。實中!實中!不枉!不枉!在暴風雨中誕生,在大時代中成長!

  • 文章抗戰前無錫鄉區校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7期  作者:振曄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校歌 匡村中学 洛社中学

    抗战前,无锡鄕区中小学自制的校歌中颇多质朴典雅,风格独具者。私立匡村中学校歌歌词是:「杨墅作芳邻,荒地广厦新,斩棘披荆费经营,西南阳山静,东北溪水深,风景清幽地自灵。学子莘莘,负笈担,门墙深深尽欣欣。快趁年青,师法匡衡,志心力学冀成名。」洛社中学校歌是:「惠山耸峙东南方,运河之水清且长,吾校乃是灵■鄕,洗砚池边起新厦,开利遗址辟操场,培养人才扬国光,学风崇朴实,习气戒虚张,万方桃李列门墙,前程进步永无疆。」胶南初中的校歌是:「风云久暗中华土,鸡鸣不已天欲

  • 文章三十年前兴国中学二三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王雲鴻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興國中學 少陵塬 杜甫

    终南巍巍:渭水濚洄,我校挺立黄河之隈,孕民族发祥之圣地;育抗战、建国之英才。」上面这一段词,是陕西省立「兴国中学」的校歌。我想在寳岛上一定还有很多,很多曾偎倚在它怀抱中的人会康慨、激昻的引吭而唱。「兴国中学」的建立,是由于抗战开始以后,原先的省立一中、二中相继播迁到汉中一带,西安师范也迁到西鄕县,西安高中也迁到终南山下的「太乙宫」。为了适应升学的靑年学子,省政府乃兴建了「兴国中学」。「兴中」(简称)位于西安市南郊、韦曲与杜曲之间的「少陵塬」西侧,因为

  • 文章憶三中當年雙姝豐采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7期  作者:李經漢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安流中学 回忆诗歌

    半径风水好,人文荟萃居;男士皆饱学,女士多知书。记得四三年,双姝上三中;住宿六角亭,校中一禁区。环肥称竹英,燕瘦誉环英;功课均优等,家学有渊源。虚心求学识,举止多温文;同学均敬慕,羨煞多少人。转眼数十秋,丰采犹可忆;预祝期颐健,儿孙颂寿筵。注:一、半径是五华县安流镇一个村庄,距离安流镇约八华里,居民均为陈姓人家。二、在一九四三年时代,女性能上中学,除家中有相当经济基础外,而家长亦有远大见识,才让女子上中学。三、三江中学,一九五〇年后改为安流中学,校舍扩建

  • 文章靑衿歲月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王杲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瑞安中学 初中 高中 学校

    铜锣当当地响起,吸引了四周邻居,纷纷围住门口,敲锣的一面高喊「报!贵弟子高中瑞安中学!」,另一个人高举红纸裱糊的报纸,原来我考上瑞安初级中学了,这是利用科举时代的遗风,乘机讨一点赏钱罢!我们家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父母亲乐在心中,祖母笑瞇了眼,嘴里轻声咕哝著:「女孩子也可与男孩子一样了。」心中的高兴完全表露了出来。我投考初中,是小学毕业以后才决定的,母亲观念的改变影响了父亲,于是积极替我购买升学指导,送我进补习班。这补习班的名称是「学社」,男女学生总共二十

  • 文章湘中瑣憶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18期  作者:魏詩雙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湘乡中学 往事 琐忆

    去年冬天,当我正为了在台北县登记竞选立法委员而因内子坚持反对,不得已在登记截止前办理撤回,心情异常懊恼与烦闷时,舒宪波兄打来两次电话,要我为湘鄕文献写一篇两万字的稿子。我本想以「老马忆往」为题,先写一篇提要应命,终因心情不佳,久久未能执笔。最近宪波兄又来电索稿,在盛情难却之下,只好将在湘鄕中学唸书时的一些情形,写成这篇忆旧性的文字,以飨鄕亲,并向宪波兄交差。我离开湘中已经四十多年,抚今思昔,以往的一切,已成过眼云烟,现今重提往事,一方面有如白头宫女说玄

  • 文章教育生涯四十年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唐秉玄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中学 校长 教育 江苏 台湾

    前言民国十九年起,在江苏省第一次做中学校长,屈指算来,我从事敎育工作,至今已届满四十三年。民国四十年春,奉调接长台中高级农校,岁月匆匆,至六十二年七月,也整整廿二年又四个月了。四十三年在人生旅程中,相当的漫长。尤其最近数十年,国内外变化甚大,欲求其从事于一种平淡的敎育工作,自北伐统一初期,由抗战而戡乱,由大陆而台湾,迁播流徙,历经变故,能不为潮流起伏所淘汰,谨守岗位,始终如一,纵无赫赫之功,亦觉俯仰无愧。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兹以引年告休,爰撰

  • 文章大埔中学创办于甲辰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作者:鍾淼材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大埔中学 创办历史 勘误

    民国七十四年二月出版的大埔会刊中,刊出本人一篇为刘师禹轮先生八十大寿的文,名为「囘想埔中当年,幷祝轮师万寿无疆」。这篇文有两项错误,十分抱歉。兹敍述和更正于后,幷志歉意。一、文中提四代同堂的「赖」老师,应为「蓝老师」即蓝仲安老师。他老人家现已九十余岁,是吾埔先进、是吾埔人瑞。在此敬祝蓝师公添福添寿、万寿无疆。二、大埔中学的创办时间,原文由埔中校歌,导出创建在「甲申」,系一百年前。后经轮师怀疑,着为查明。因为手边没有资料,只有一本大埔县志。于是就县志中有

  • 文章何園舊日往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董翔飛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何园 祝同中学 寻根之旅

    編按:作者董翔飛鄉長,學殖深厚,著作等身,曾任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大法官並講學上庠、桃李滿門。致仕後穿梭兩岸,熱心學術交流,成果豐碩,近獲台北大學頒贈傑出校友學術成就獎,鄉親故舊同感榮耀與喜悅!

  • 文章談談宿遷省中(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費宜男  出版时间:1978-02-15
    关键字: 江苏 教育 江北 盐城 中学

    此稿係周宣德校長於民國五十八年在宿遷同鄕春節聯歡會所講,費宜男先生私人筆記,今承費先生提供本刋發表,但未經周校長審閱,尙祈周校長見諒。—編者附識

共373条记录 1/3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