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上海往事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舅舅一連震東先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1期  作者:林文月 王易謙 王翼薊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连震东 生平简介 北平求学 上海往事

    按:本文撰述者,林文月女士,是「台湾通史」著作者连横(号雅堂,又号剑花,谱名神送)外孙女,其母夏甸为雅堂先生长女,亦即连战先生大姑母。雅堂先生八岁启蒙,幼读诗书,及长读诵论语、孟子、春秋、战国策、礼记、左传等书。弱冠之年,光绪廿年,甲午战争,清师败绩,翌年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澎给日本,规定台湾人民至光绪廿三年可以自由离台。雅堂年十八目睹亡国惨痛,不愿改籍,又遭逢父丧之痛,顿感家园境遇之凄凉,亟力设法归国学习或就业,光绪廿三年,雅堂赴上海、南京,原拟入新学

  • 文章上海那段少年岁月

    来源期刊:《浦東》 第21期  作者:夏志清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上海往事 中国电影 上海演出 求学经历 母亲

    书的生活也是蛮有趣的。抗战胜利时,我赋闲在家,有位亲戚奉命接管台北航务管理局,我也跟他去当了十月「专员」,日里办公时间,照例读我的书,但住在公家宿舍,人太嘈难,晚上实在不便读书,只好闲荡,这一段不读书的日子,写来太长,本文要谈的是民国二十一年春季的那段日子,那时我十一岁,跟父母避难在上海。很少人知道我生在浦东,黄浦江对岸即是十里洋场的上海,父母亲皆是苏州人,但我出生的前后那几年,父亲却在浦东工作,住宅虽小,印象中客厅天花板正中那支灯泡很明亮,四、五岁那年返苏州

  • 文章上海世博苏杭游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鄧晴文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探亲游记 上海世博会 苏杭游 往事夙文

    人民币一千元致贺。垂暮之年,能偕长女月明、侄女彬莲、外孙女周艳萍三代参加苏杭旅游,观赏名胜古蹟,虽稍增团费负担,但却获得旅游妥善照顾扶持,益增亲情和乐趣,甚感高兴!经照旅游行程表安排,于十月十七日上午十时卅时,从长沙黄花机场乘东方航空公司班机,飞上海虹口机场,下午一时卅分抵达,先至富豪金丰大酒店,迨傍晚与理事长黄耀甫率领的旅游团友们会合,相互招呼寒暄,情谊可贵。四、参观世博如入宝山而空手归十月十八日的上海,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凉爽舒适,大家随着当地导游郑小姐,于

  • 文章上海办学之回忆

    来源期刊:《浦東》 第9期  作者:梅頌先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上海办学 明德女中 往事追忆

    上海为通商大埠。中外交通之枢纽、亦为欧美科学文明争奇斗胜之地。余于民六年就读南方大学之时,深感吾国科学敎育之落后,实为积弱之因,而女子敎育尤待开拓。乃于民七年与俞文耀女士共同创办坤范女子中学于梅白格路。嗣南大民十年毕业,考入上海面粉交易所,公余仍在女中执敎不辍。而面粉交易所系沪上闻人王一亭、杜月笙两氏先后担任理事长,汪明甫氏任常务理事、王、杜、汪三氏俱热心公益、经常以交易所盈余若干提作救灾恤贫曁社会慈喜事业之用、余建议创一女子中学以破重男轻女风气,首获王

  • 文章趣园往事话童年(十七)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凌可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趣园 往事追忆 辗转上海 日本邮船

    的君山茶。船驶出洞庭,经岳阳,进入长江,顺流而下,便抵达武汉三鎭了。我们下船,由汉口码头叫了几辆人力车,依简老的意思,拉到中国旧街的大董家巷去。因为那儿有一所平江商号,可供我们同县的商旅或学生们来往住宿。坐号的是邺筱舶先生。现在我们要打听开往上海的船只了。在长江航行的轮船公司,当时有本国的招商局、英国的太古公司和怡和公司、日本的日淸公司等。这些外国公司都是依由不平等条约而获得内河航行权的。招商局的船,船名都用个『江』字,像江新、江顺、江安……等。日法公司的船

  • 文章上海话旧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18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81-05-15
    关键字: 上海历史 往事回忆 地点介绍

    此文系不佞旧作,曾刊载六十二年台北新生报副刊,内容皆为上海史料掌故,特予转载,以飨阅者。(编者)上海原为弹丸小邑,自雅片战役开辟商埠设置租界后,工商事业,日见繁盛,人口亦渐增加,遂成为东亚第一巨埠,可叙述之事,罄竹难书,兹特择其大者,略述如次。上海之租界,在北伐以前,一般称之为特区,特区有二,一为公共租界,一为法租界,租界内之行政机构,公共租界为工部局,法租界为公董局,其业务则以办理巿政为主。租界以南之地,称曰南巿,以北之地区,称曰闸北。南巿系上海县所辖

  • 文章風流名士袁寒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鐵軍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袁寒云 人物往事 上海“四公子” 生平简介

    为反对帝制。克定报知袁世凯,禁止其外出。袁寒云唯有摩挲宋版书籍,金石尊彝,开始写日记消磨岁月。四、上海「四公子」二十年代后期,上海的一些名人雅士,在一次聚会之后传出了近代四公子的誉称。一为袁寒云、二为张伯驹、三为张学良、四为溥侗。此说盛行于上海,渐渐传至北京。张伯驹号丛碧,河南项城人,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出生。生父张锦芳,六岁过继给大伯父张镇芳为子。宣统三年(一九一一),与袁世凯之子克端、克权、克桓等兄弟一同就读于天津新学书院,也是方地山和严修的学生。他自幼

  • 文章萬古流芳的浦東胡阿毛

    来源期刊:《浦東》 第6期  作者:閔湘帆 出版时间:1976-09-15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追思悼文 上海车夫 胡阿毛

    春雷起蛰,人心大振。胡阿毛之一死,眞是死有重于泰山。胡阿毛有母依子为生,于是国人共筹济助。而对胡阿毛之如何表彰,则以时値动乱,当时尙无定议。仅有鄕人刘异为文悼之,登载各报,共相嗟叹。今存遗稿,附录于后。迨后日军军阀进逼不已,我中华民国起而全面抵抗,八年苦战之结果,终于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作者于胜利还都之顷,以国防部中将预算财务司长之本职,奉命兼任上海市政府简任一级会计长,于是每星期有一半时间在上海,一半时间在首都南京,记得在上海参加市府会议时,曾有人提及胡阿毛

  • 文章我与浦东同乡会

    来源期刊:《浦東》 第30期  作者:陸容庵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上海浦东同乡会会所 筹建同乡会 同乡会往事

    我家世居浦东—地籍属于江苏省川沙县,先严早年去世,先祖父及先叔父业木材,兼营水果批发,热心公益,颇得人望,,均被推为川沙县城城董及全县商会会长。余于民国十五年由上海持志大学毕业后,校长何世桢博士发表安徽省敎育厅厅长,嘱余随他共往安庆服务,未满一月,宁汉分裂,先总统下野,遂同何厅长离职返囘川沙。幸先祖父、先叔父为人正直,排难解纷,人皆称颂,余得荫下之福,早于民国十三年在持志大学读书时,由上海县党部主任委员钮长铸兄介绍,参加中国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知我囘鄕服务

  • 文章大陸時期粥會憶舊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楊愷齡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上海粥会 重庆粥会 云林粥会 往事回忆

    一、上海粥会无锡丁梅轩先生(福保一字仲祐),高年硕德,以名医兼佛学家,享盛誉于上海。民国十年秋,地方不靖,杜门屛居,潜心著述,间或赴上海一乐天参加星六傍晚之同鄕茶敍,又苦其拥挤噪杂乃倡议于翌年五月起,移至静安寺路三十九号其诊病寓所赓续相敍,无间寒暑。吴稚晖先生由英国返抵北京,每道出沪上,必加入晤敍,良夜淸谭,亦客中一乐也。民国十六年国民革命军底定东南,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丁老寓所星六之会,始改每星期一傍晚擧行。民国十九年,丁老梅白克路寓所翻成新居,颜之曰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