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七七事变共返回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七七盧溝橋事變簡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9期  作者:劉本厚 出版时间:1983-02-13
    关键字: 七七事变 起因 扩大 历史

    对日抗战爆发在卢沟桥,因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以事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名之,是为八年抗战之始。二 事变起因(一)远因:日本以侵略我国之目的,继其「九一八」事变覇占我东北后,变本加厉,制造事端,以遂其侵华诡计。(二)近因: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日军驻丰台之一部,在宛平县城外卢沟桥附近,以夜间演习为名,借口失踪一名日兵,日本武官松井要求部队进入宛平城内搜査。当时,我驻宛平城部队为宋哲元第二十九军的冯治安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吉星文部之一营,以时値

  • 文章囘憶北平之處州會館與所遇鄕賢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7期  作者:周楨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会馆 火炕 乡贤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我国奋起抗战,七月二十九日在平津铁路上廊房一战,我军撤退,日人乃于八月三日进占北平城内,时我家居住宣武门内嘎哩胡同,深居简出,嗣见大局日非,逐于十月底只身南行,绕道靑岛乘坐火车转济南至西安国立西北临时大学,行前曾最后一次往视处州会馆,大门上之「处州会馆」匾额已取下,予颇诧异,乃询看管住家,言系门前之陈老先生所为,予往叩门诘之,言不取下,恐日人进住,予以不无理由,默然吿退。孰知此次出门,战争延八年之久,我家住平津二三年,以后无法接济,后由江西泰和中正大学

  • 文章廬山訓練與「七七」事變日記(二十六)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33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74-10-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日记 庐山训练 抗日战争

    升旗后陈敎育长辞修讲话,开始上课,课目有精神讲话,特别演讲,团长训话,升降旗后唱歌。每天讲话的人,除敎育长最多外,何部长应钦讲整军及国防准备,杨杰讲国防大要,蒋方震讲国家总动员,陈立夫讲三民主义,王世杰讲建国的时间问题与敎育现况,朱家骅讲新生活,此外另有军事政治讲话,依照课表实施,生活紧张有规律。七七事变七月七日芦沟桥发生巨变,倭寇向宛平攻击,中日形势顿行紧张,倭寇借口有一倭兵在芦沟桥附近失踪,要派兵进入宛平城搜索,驻军拒绝,遂发生枪战,至八日消息传遍全国

  • 文章我最懷念的兩位先烈——記述秦先司令向村曁趙執吾旅長的壯烈殉國經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尹雁民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赵执吾 秦向村 人物回忆 七七事变 抗战英烈

    「七七」變起,日軍大舉進犯國境,華北各大城市相繼淪陷,秦先司令向村奉命在敵後組織武力,進行游擊戰爭。當時各地民衆,風起雲湧,紛紛投入戰鬪,在津浦、膠濟鐵路沿線,時時與敵軍嚴重打擊。我是在民國廿七年的春天,家鄕淪陷,離開學校,在泰萊山區,參加了秦先司令所領導的「別動總隊」,在部隊裏,認識了趙執吾旅長,那時,我們在同部隊服務,一個單位工作,朝夕相處,情同手足,七八年間,他們以兄長、老師的熱情,愛護我,敎導我,使我受益良多。可惜,在抗戰末期,勝利前夕,這兩位老...

  • 文章趙登禹將軍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李雲漢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抗战英烈 七七事变 人物传记

    趙登禹,字舜臣,山東菏澤人。民國三年,在陜西第十六混成旅入伍、隸第一團第三營佟麟閣連。旋調旅部任兵弁。民四隨旅長馮玉祥入川勦匪,其後轉戰各省,至十一年升任排長。十三年升連長,十四年後以戰功普升營長副團長等職。十六年初,馮部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由陜東出河南,復以戰功普升爲旋長。十七年,任第二集團軍第二十七師師長。十八年,國軍實施編遣,回任旅長。十九年中原戰爭時,再任師長。二十年初,受編爲陸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一旅旅長。二十二年三月喜峰口抗日之役...

  • 文章八年抗戰温城舊事記要中華民國廿六年(丁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胡今虛 林文鈞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抗战爆发 温州城 大事记

    永嘉縣城—白鹿城,舊時至今口頭通稱溫州。它原是舊溫州府六縣—永嘉、樂清、瑞安、平陽、泰順、玉環的中心,即今溫州市的鹿城、龍灣兩區、瑞安市、永嘉、甌海、樂清、洞頭、平陽、蒼南、文成、泰順八縣的中心。本稿所記即以抗日戰爭期間的溫區為限,也略渉及本省及鄰縣有關之事。記述簡要,但大致反映了各縣抗日戰爭中一些實況。本稿係由胡今虛鄉長輯錄,林文鈞鄉長校訂今後將分期發表,以佐鄉親之回憶,並供將來篡修地方史誌之參考。編者

  • 文章七七前夕追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張學澤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对日抗战 人物回忆

    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吉星文團長爲了國家民族的尊嚴,在盧溝橋一聲槍響,震醒了東方睡獅,展開對日神聖戰爭的序幕,因國難當頭,國民黨與共產黨放棄內鬥,精誠團結一致對外,擁護 蔣委員長領導全國軍民奮起抵抗,終於打敗了日本,洗雪了因滿清甲午戰爭失敗後,我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的仇恨恥辱。當年十月間故鄉溫州爲響應委員長的號召,由鄉長張炎、保長馮虞甫同來家中送達徵召令,兩天後到永嘉強寺前街五顯殿後之商會聚集,由耆儒張樸士、業師朱仲韶送到大門口時,急向尙在門口等...

  • 文章抗曰戰爭始末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4期  作者:王用楫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 国共团结 战略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曰盧溝橋事變爆發起,至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五曰日本無條件投降止,中國軍民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奮起抗戰,史稱抗日戰爭。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間中國單獨對日作戰計有四年半時間。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軍襲擊珍珠港,對美、英開戰,中日之間的戰爭,始演變為太平洋戰爭。中國乃與美、英併肩對日作戰,直至日本投降為止。一、戰爭來由與中日國力對比一八六八年日本明治維新後,由於工業發展,需向海外尋求原料和市場,日本政府鑒於帝國...

  • 文章癸卯七七紀念日,四川文献月刊出版《四川與抗戰特輯》,作詩十首,流布詞林,次頌橘廬題大千居士蜀江圖韻。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2期  作者:羅尙 出版时间:1963-07-01
    关键字: 七七事变 抗日战争 历史记忆

    江漢朝宗溯本源,岷峨高踞鎖天翻,耿光百代陪都史,舟壑俱移忍着言。民國二十九年九月六日,國府明令定重慶爲陪都。七七蘆溝聖戰開,血淵彈雨骨成堆。元戎早定苞桑計,府院西巡字水來。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今總統蔣公飛渝,督剿**,整理川政。同年八月十一日蒞峨嵋軍訓團訓話,謂四川爲革命發祥地,今後應作爲革命永久根據地。虎帳龍韜罷起居,將軍忠藎象應疏(疏,畫也;見禮記)。萬家香案迎歸櫬,玉壘靈關響步虛。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劉湘(字甫澄)率川軍出川抗戰,二十七年一月病逝漢皋,遺...

  • 文章母親的傷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5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卢沟桥 历史资料 往事回忆

    二〇〇三年秋天,有機會一償宿願、來到盧溝橋。本來只想寫下一點感覺,鑑於「七、七盧溝橋事變」已經過了近七十年,現代人對它日漸疏淡,雖然一向不主張累贅,但是作爲一個中國人,這次倒不厭多寫幾行來介紹它。盧溝橋位於北京市西南,橫跨在河北省的永定河上。古時永定河叫漯水,它流經北京西山的盧師山,所以叫做「盧溝」。還有從前京師人把黑渾色叫做盧,由於河水渾濁,就叫這河做「盧溝」。盧溝橋始建於金世宗大定廿九年(一一八九年),竣工於金章宗明昌三年(一一九二年),距今已有八百...

共50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