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红楼梦》共返回4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巨型彩石雕刻镶嵌画屏《红楼梦故事图》在乐问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黃雲龍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红楼梦 画壁 艺术

    红楼梦故事图》巨型工艺画屏,由浙江著名历史人物画家傅佰星先生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设计创作,由乐清精益艺术石雕厂朱阿柱组织监制,并请石刻世家李庆龙父子主刀雕刻。屏高二·三米,长七〇米许,气势恢宏,技艺精湛,整体格局华而不奢。作品集文学、美术多种工艺于一体,不仅具有艺术性,实用性,而且颇有收藏价值,是艺术宏构和屏风奇葩,其规模及工艺均属国内罕见。画屏为组合式长屏,共五十二扇,选红楼故事五十则,每则一扇,扇面石刻图画,背镶白石刻就的隶书说明,首尾加二扇

  • 文章榕語闡奇

    来源期刊:《闽聲》 第34期  作者:青仰 出版时间:1969-07-15
    关键字: 榕音 红楼梦 巴掌 蜘蛛

    生 分 生,榕音三;分下去声。凡未见过之人物或地方,均可谓之「生分」。见红楼梦四十三囘。例如:生分铺困昧着,生分人毛乞伊随便进来。目 睛 目睛,榕音默周,即眼睛也。见世说。例如:表兄表兄,目睛金金。针黹,黹,榕音只。针黹,女红也。例如:黄太太讨一只媳妇,针黹眞好!硬 朗朗,榕音浪。硬朗,强健也。例如:者货(指人)也硬朗,病这很,也昧死!■ 榕音纳。牵挽溪船之篾绳也。例如:溪船上水,着拔■。漉 榕音六。滤也。例如:命呆该食粥,煮飰昧记漉。酸

  • 文章红楼梦》中的「茶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張明達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红楼梦 《茶经》 品茗

    我国的「茶道」包括色、香、味、形、水、具、时、温、烹、礼十大要领,是一门飮食艺术。这十字眞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都有所述。如二十五回中,凤姐给宝钗、黛玉吃暹罗(今泰国一带)进贡来的茶,宝钗道:「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第四十一回中:「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觉赞不绝」。品茶的优劣可以颜色、香气、形态、味道四个方面来进行,而且得细细品赏。《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妙玉和宝玉说笑道:「……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

  • 文章我对托玛斯的印象谈红楼梦翻译难点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周彪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红楼梦 翻译 汉字改革 拼音

    托玛斯是德国人,林寒的丈夫。他到平阳我家来过两次,两次都是林寒担任翻译,没有林寒在场,我们的谈话无法进行。其中一次谈的是汉字的改革。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很冒失,当然,这无疑要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托玛斯认为,如果真的这样,可能要成为一场悲剧。乍一听,令人大吃一惊,仔细想想,觉得不无道理。汉文著作《红楼梦》的翻译,一般是认为比较困难的,如果再加上拼音这个关口,那就要难上加难。举例来说:《红楼梦》有许多人名,这些人名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次要的人

  • 文章红楼梦》从乍浦出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4期  作者:陳啓文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红楼梦 外文版 出版

    出于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辛末秋,曹雪芹「披阅十载,以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屹立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的《红楼梦》,于清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癸丑十一月廿三日,由南京海域王开泰「寅二号」商船,将中国六十七种图书,其中有《红楼梦》九部十八套,从浙江平湖乍浦港运抵日本长崎。至嘉庆八年(一八〇三)癸亥三月,由「亥七号」商船又有《红楼梦》二部四套,运去日本卖给印刷商。从此在日本出现大量《红楼梦》书籍,传至美、英、德、俄、法、义、匈、韩、越、新加坡、加拿大

  • 文章榕語闡奇

    来源期刊:《闽聲》 第20期  作者:仰靑 出版时间:1968-04-15
    关键字: 榕音 榕语 火灰 红楼梦

    行当 行,榕音恩下平声;当音上去声。行当,乃常例所应有者也。亦即俗所谓规矩也。例如:做一囘喜丧事,行当眞多呀!见:各字书。嬾怠 怠,榕音尸(古音),惰也。嬾怠,即嬾惰也。如例:这只女佣眞个嫩,不肯做事计。嗝 榕音ㄍㄜ上入声;国音ㄍㄜ去声。噎了。例如:拍嗝;拍屎嗝。见:各字书。抖 榕音斗,由器物内搜寻个所不见之物也。例如:「忽又从金桂枕头内抖出出纸人来。」红楼梦八十四囘。灰 榕音夫。物经烧后,所剩之粉末也,例如:火灰(木柴烧后所剩之粉末);元宝灰(锡箔烧后

  • 文章評昔人評石頭記(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1-06-01
    关键字:红楼梦 古人评说 内容解读

    焉知「可与雪芹公子前后辉映」?又雪芹生于康熙五十五年,袁枚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一说五十五年),是则相差不过一岁,甚或还是同年,所云「相隔已百年矣」,宁非笑谈?周春(红楼梦记)㈠乾隆庚戌秋,杨畹耕语余云:「雁隅以重价购钞本两部:一为「石头记」,八十回;一为「红楼梦」,一百廿回。微有异同,爱不释手,监临省试,必携带入闱,闽中传为佳话。」时始闻「红楼梦」之名,而未得见也。壬子冬,知吴门坊间已开雕矣。玆苕估以新刻本来,方阅其全。相传此书为纳兰太傅而作,余细观之,乃知非

  • 文章評昔人評石頭記(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红楼梦 情节解析 昔人评论

    接上期)(附凡例)一、此书本于「红楼梦」,而另立格局,与前回异。一、书中无违碍忌讳字句。一、此书虽系小说,以忠孝节义为本,男女阅之,有益无碍。一、此书照依前书绘图,以快心目。一、书中因果轮回报应,惊心悦目,借说法以为劝诫。一、书中不用生僻字样,便于涉览。一、此书雅俗可以共赏,无碍于处世接物之道。一、前书仅写大观园,无暇他顾;此则无事不书,无家不叙,细微周密,未尝遗漏。一、前书人物事实,每多遗其结局,此则无不成始终。一、此书以祝为主,以贾为宾,主详而宾略

  • 文章红楼梦丛谈之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81-06-01
    关键字:红楼梦 时代背景 缠足考据

    八旗妇女,大抵「天足」,这与我们汉族远自两周便已「足」的传统,一「大」一「小」,迥异其趣。红楼梦一书,产生于八旗统治中国的时代,也正是「大小」并陈,「纤秾」互见的一个时代。而作者曹雪芹氏,其先世虽为汉人,但已归化旗籍,从龙入关之后,乃内务府所属正白旗的包衣。因此,如就政治立场而言,曹雪芹是一完全旗化了的汉人。时代如此、作者如此,然则,红楼梦中的一般女性,尤其那些具有「正经主子」身份的,如贾母、如邢王二夫人、如正十二钗,他们究竟都是「大脚」,抑是「小脚

  • 文章評昔人評石頭記(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红楼梦 情节解析 昔人评论

    (接上期)五十三、易云「冥豫」,豫至於冥,則匪所思。揣寶玉之心,須眾女郎得駐顏之術,年雖及筓,無庸出嫁,只挈伴在大觀園中,妝臺聯句,繡戶飛觴,口餐櫻桃口之脂香,裙易石榴裙之水漬,聚而不散,老於是鄕可耳。設想荒唐,由其冥也。(同上)「設想荒唐」,徒增「色空」之悲。五十四、寶玉鄙人爲祿蠹,其伯兄之世爵,乃父之郎中,獨非祿蠹乎?食祿者慎毋爲頑石所譏。(同上)以之問雪芹,當亦無言可對。五十五、寶玉之別父母,似老杜「無家別」;寶玉之別寶釵,似老杜「新婚別」;皈依三...

共49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