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性”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情深似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深深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亲情 情感 人性 人生感悟

    人为感情动物,故人与人相处,会生各种不同之感情,一般言之,不外乎亲情、爱情、友情等,即是家人、爱人、友人三者之关系,诸如父母儿女夫妇兄弟姐妹等家人,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几十年,自然会生亲情,此人性自然现象,亲情深似海,共享天伦乐。至若男女相处,日久生爱情,海誓山盟,永偕白首。再如朋友交往,会生友情,忘年之交,情如手足,朋友为五伦之一,足见其重要性。我们在生活中,受了亲情的温暖,爱情的滋润,友情的安慰,实是人生乐事,因为这种情感的流露,都是发自内心的眞挚

  • 文章人性的善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人性 善恶 进化论 孙中山 荀子

    性善性恶之说,乃中国学术史上二千年来争辩未决之问题,迄今尙无定论,余以为此一问题可依据 国父之宇宙进化论说明之。国父认为进化之时期有三:㈠物质进化时期,㈡物种进化时期,㈢人类进化时期。在第三时期中,人类初生,与禽兽无异,本物竞天择之原则,亦必如猛兽之凶暴残忍,始克制胜禽兽以求生存。及至第三时期,人类始长成人性,其进化原则,已由竞争而进为互助,以社会国家为体,以仁义道德为用,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如此者当已行之数十万年,然而人类犹未能尽守此

  • 文章修興樑鄕親書法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6期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修兴梁 乡亲书法 书法人性论

  • 文章聖賢與禽獸——曾國藩的兩種哲學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亦耕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曾国藩 哲学思想 圣贤禽兽论 人性论 进德修业

    面对太多的人生选择而迷失了自我,最好的得不到,求其次,其次得不到,再求其次,一再降格以求的结果,便是人性堕落的开始。人性如水之就下,是很容易堕落的,因为外界的诱惑太多。史记礼书上说:子夏入闻夫子之道而说(悦),出见纷华盛丽而乐;二者心战,不能自决。连圣门高弟的子夏都有抵抗不了花花世界诱惑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持不住,意志开始发生动摇,此时应该唸起曾国藩两极哲学的紧箍咒;也许我们不见得想当什么圣贤,但我们绝对不想当禽兽,由于不想当禽兽,我们只好极力克制自己,不做

  • 文章我所知道的繆斌秘辛(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0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9-10-20
    关键字: 缪斌 秘辛 人性 “兽性” 后大椿

    后大椿也非善类,后来随李士羣投入汪伪政权,当起什么「田粮处长」、「粮食局长」,却又以贪汚不法,而被敌伪处决,缪闻讯后,幸灾乐祸,逢人吿诉,表示庆忻。这亦证明缪斌的修养不够,因为,人总是人,照说,人活到世界上来就是要为社会造福,互相创造,则社会就能振兴起来。但人的本性中,仍存有「兽」性的潜在因子,以「人性」的学问道德来约制克服住「兽性」的意念,则就不会做出非份越规的事情来了,假使「人性」无法克服「兽性」意念,则一切贪汚、犯法、淫欲、贩毒,……见不得人的行为

  • 文章叮嚀集養成好習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3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5-09-30
    关键字: 人性 教育 环境 家庭 生活作息

    洁西卡: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似乎各有所偏。我们从历史文献和现实社会中观察各种人性的表现,似乎并非所有的人生下来都是好的,也不会所有的人生下来就是坏的,而是所有的人生下来就有的好,有的坏。然后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或许好的变坏了,也有坏的变好了。教育能使人变好,但效果有限,环境能使人变坏,却轻而易举。因此显得教育更为重要,因此我对家庭教育更为重视。幸而,我们的家庭教育并不难,只要稍为用心一点就好了,因为我们家的孩子天生就是好的。你

  • 文章全是胡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4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10-11-25
    关键字: 二十四孝 古人 古语 常理 人性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古人说的有许多事都是不合常理,不近人性,不足为训的,不能人云亦云,认什么眞的。现在举几个例来说:「孝感动天」,大象帮虞舜耕田,虞舜是大孝,没有错,但大象会自动跪来帮虞舜耕田吗?没有的事,还不是人类把大象驯服了,训练牠来耕田的。「卧冰求鲤」,爹娘爱吃鲤鱼,寒冬腊月,河面结冰,捕不到鲤鱼,就脱光衣服,躺卧冰上,等冰融化了,再来捉鱼,你说会有鱼在冰下等着他去抓吗?事实上是人已冻僵了,冰还没化呢!还抓什么鱼!「郭巨埋儿」,郭巨为了孝养

  • 文章談人的生老病死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梁光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世间人性 人生哲学 老年感悟 处世哲学 顾怀祖

    的荣华富贵、众星拱月的生活,不要老是怀念过去的辉煌与门庭若市的盛况,怨叹什么人情冷暖、什么社会炎凉啊!其实,人生数十寒暑,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返璞归眞才是人生至性啊!老年应该有两颗心,一颗是信心,一颗是爱心。信心要思想年轻,要不断求知,要赶上时代,要勇敢迎接新潮流,坚持理念,继续奉献社会,继续贡献家庭。爱心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有了爱心才有高贵的情操、高尙的品德,也会有高贵的灵魂。过去旧观念是养儿防老,积谷防荒,很多老人遭遇子女不孝弃养于街头,流浪栖身于废墟地道

  • 文章人之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2期  作者:蕭炎興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万物之灵 人类起源 人性天赋 善与恶 私欲

    人为万物之灵,亦为万物之主。人在地球上最为尊贵。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是有智慧,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人为万物之主,因为只有人能主宰地球,未来可能主宰太空。而其他动物对人是怯怕的,虎狮豹狼都要避人。例如,在丛林中行走的人,脑后必须有一套像人的假面具,在背后的老虎,便不敢来袭;又如,人不去惹蛇,蛇就不会随便咬人。有关人类的故事,太多太多,这里只探讨人类的起源,及研究人性的善与恶。人类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由中猿演化而来;一说是由外星人送来的;再一说是由

  • 文章中國本該有的樣子——大陸人看台灣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0期  作者:蔡娜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台湾观光 社会文化感 城市人性化 仁义忠孝

    編者註:作者現住北京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