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共返回9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读梁敬錞著九一八事变史述之辨正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張振鷺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史料考证 梁敬錞

    张衡老此篇文稿,系由其哲嗣送来,嘱在本刋发表。此文之重要不仅更正误谬,意在存眞。实亦关键性之历史文献也。(大任附识)远在两年前笔者侨居巴西,阅香港天文台报,登载梁敬錞著九一八事变史述一文,只因报纸由海道寄递,往往两三个月始得一读,间或遗失几份,断断续续,难窥全豹。直至五十五年春于役台北,购得一册,反复阅读,发现几点错谬。本想默尔而息,又以这本书具有「高度学术水准」,(见天文台报梁致陈孝威社长函中句)非若普通报刋,一般读者随手丢掉,无人注意。此书既名之曰史

  • 文章日本的失败肇因于「九一八」侵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林国卿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日本 梁敬镦 东京裁判

    二十年前,史学家梁敬錞先生,曾经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将存在美国的「东京裁判」所有资料看了个够。梁敎授说:「那些资料,就如铁证,对九一八事变一事,日本人侵略东北的阴谋,他们是无法不承认的。」九十岁的梁敎授,精神很好,声音也很宏亮,面对着多位东北籍人士,他说:「我虽然不是东北人,但是,我与东北是很有缘的,我见过张作霖,我也在哈尔滨做过事。」而对惨痛的「九一八」,梁敎授说:「我看了不少资料。」事实上,日本对东北起不良之心,侵略满蒙,再侵略中国,是早有计划

  • 文章九一八事变史实及其发展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董文琦 出版时间:1982-08-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日本 张学良

    中央评议委员董文琦探讨九一八事变之因果说;「九一八事变迄今已五十一年之久,今日回顾此一惨痛历史,似应就其发生之前因后果作一探讨,仅就浅见略述如下,以供参考。「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即倣行英国制度,并有日英同盟,惟其内阁陆军大臣一职,未依英制由文人担任,而由现役职业军人担任。当时,日本虽为两党政治制度,但无论那一党组阁,如军部不推荐陆军大臣,组阁即告流产。因此,军人可操纵政党,遂逐渐造成专横跋扈穷兵黩武之气势。「日本两党,一名为政友会,一名为宪政会,这两党对

  • 文章亚洲太平洋的九一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陶希聖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日本 美国 外交 九一八事变

    轴心瓜分世界到三国次第败降。事情是明白的。九一八实即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起点,而中华民国九九受降与对日和约亦就是二次大战的终点。中日和约与旧金山和约一同结束亚洲太平洋战争,建立东方世界和平秩序。日本亦即从亚太区域集体安全体系之中,得以复兴。日本之复兴有赖于海洋路线,其所得于中国大陆毛**区者,只是渗透与恐布。这更是二十年来明白的事实。但是日本的大陆依存心理乃至大陆政策仍然残存。时至今日,适当日本从经济发展一转而为政治跃进之际,过去的军事大陆政策,死灰复燃,不仅

  • 文章九一八事变眞相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今井武夫 宋念慈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九一八事变 真相 关东军 经济

    关心之人,虽被紧张之空气所包围,但一般而言,即属在陆军部内,也并未想到一定会发生战争或事变,由此可知他们都是在太平心境笼罩之下。到了七月,关东军以中村已超过预定期限,仍未归还,亦无动静,故派一特别调查队,探得实情。驻奉天总领事林权助乃于八月十七日,就中村被杀问题,向中国方面提出交涉,因中国方面自始否认杀害之事实,故关东军之态度骤转强硬。结果,中国方面因关东军之追究,虽承认了杀害中村的事实,但它已成柳条沟爆炸铁路事件发生前仅隔数日之事了。中国方面在此期间,由于不欲

  • 文章顾维钧透露九一八前后一段史实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0期  作者:昌嗣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顾维钧 九一八事变 往事回忆

    故美国圣约翰大学副校长靑浦薛光前氏曾访问旅居纽约之嘉定顾维钧氏,有过一段史事谈话录音:原文为:「我对蒋公的认识,是在九一八事变以后,当时我在北戴河避暑,东北、华北都是张学良在主持,他的左右亦常到北戴河去,一九三一年七月中,我看中西报刋日本东京连日军界要人开会,讨论对华政策,我很感不安,恐怕日本军人对中国要有严重动作了。我们最好先准备起来,东北军人们一听都很吃惊,认为要报告张学良,但是他们说,他们部下的话,张学良不见得重视,最好由我去说,我说我写封信请他

  • 图片紀念九三軍人節,談抗戰精神

    出版时间:1988-02-01

  • 文章霜殘湖海風猶冷石補天大義凜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4期  作者:張過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昆明事变 诗文 九一八事变

    乃已笼罩着中华民族万亿人口生命财产,将使荡然无存,衍续着日本广岛、长崎两城彻底的原子毁灭。自认为任侠知耻的大和民族,竟是如此妄自尊大,恬不知羞,继续扫抹血腥手笔,涂染我纯净的历史扉页,中国的任何容忍,皆不能改变日本军寇狼子野心,终于又一次演化成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中、日两军的冲突。日本军寇假藉演习之名,战炮猛攻宛平,因而击碎了「芦沟晓月」名胜奇景,八年岁月,不能再见永定河中每日早晨,残月零星映波荡漾有致物化韵情,一场漫长而更惨烈的战斗,因此而蔓延

  • 文章紀念九三軍人節,談抗戰精神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5期  作者:王仲廉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九一八事变 抗战精神 演讲

    —民国七十六年九月三日,应中国现代文化基金会之邀,在台北市国立中央图书馆演讲词谈抗战精神,必须先从七七卢沟桥事变谈起。这次激起我国八年抗战事变,是肇因于欧洲的纳粹主义德国和亚洲的日本帝国主义相互勾结,签订了「防共协定」,对苏俄形成严重威胁,致使苏俄在国际路线上作了很大的修正—号召建立「反帝国主义」,「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在此之前的苏俄,当内部权力斗争,史达林战胜托洛斯基以后,使其全力巩固个人独裁地位及国内建设,因而对外交采取温和政策。迄九一八事变爆发

  • 文章記朱霽青先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陶希聖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朱霁青 九一八事变 人物回忆 抗日战争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事变爆发,平津震动,学潮汹涌,许久才吿平息。至二十一年,东北各地义勇军蜂起。此后,北平宣武门外之东北各会馆及前门外之客栈,往来其间者,颇多东北义勇军及其后方联络人等,可以说是学潮之后又一浪潮。二十一年之初,朱霁青先生以丁理中的化名,居留天津法租界北辰旅馆,约我去面谈。我们在那旅舍中谈说的事情就是朱先生将出关联络东北各地义勇军,编成国民救国军。朱先生这年六月出关。这时,辽西抗日军反攻锦西失败,退囘松岭山区,孤军奋闘,粮尽援绝。朱先

共92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