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景古迹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二〇八處古蹟盡沉水底不復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8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8-07-10
    关键字: 三峡工程 风景古迹受灾 文物被淹

    影响。而西陵峡内的屈原祠原俯瞰江水;大坝建成,江水将淹到祠门口,诗人地下有知,当叹生前投江而亡,死后仍受水患相胁。除了风景古蹟,将来因大坝建成而被淹的文物,有一千二百零八处。这些文物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涵盖「巫山人」化石到新、旧石器时代,商、周、秦、汉、唐、宋、明、淸两百万年的人类历史,可说是一部完整的中华民族历史缩影。由于中国秦汉以后,在四川、湖北广置郡县,中原文化在三峡得以发展。三峡地区的汉代遗址、墓群及崖墓数量众多,未来都将尽付江水。从大江截流

  • 文章處處皆是故園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胡升堂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游记 旅游 故乡 风景 古迹 洛阳 开封

    今年探親,我參加了「古都之旅」旅行團,一共十二個人,旅行社派了一位領隊,沿途招待大家,所以一切都順利愉快。第一天,由台北經香港過境直飛北京,於當天下午三點就到達了;在北京待了三夜四天,參觀了明定陵、長城、紫禁城、頤和園、及天壇等處,然後飛往西安,又停了兩夜三天,參觀秦朝兵馬俑,大、小雁塔、半坡遺址及碑林,然後乘火車去洛陽。一到洛陽,就好像回到了家一樣,心理上感到十分親切,精神興奮不已!處處皆是故園情。我們住在牡丹大酒店,是三星級觀光飯店,新式的建築、新穎...

  • 文章開發中的洪洞歷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李學智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洪洞历山 风景介绍 修复古迹 发展旅游

    編者註:一九三八年胡春霖編「山西名賢輯要」中有「虞舜」一篇,可併參考。

  • 文章瀟灑桐廬邁入工業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4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桐庐 工业化 富阳 山城 古迹 风景

    水准,陆上行程不及一小时,但我往来其间需时总在两小时半,何以故?一言以蔽之,路不宽而车辆多,而且大家还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这次富阳县境刚大兴土木,对于交通亦不无影响。其实游览桐庐不必仅就名胜古蹟的景点,沿途的风景仍大有可观,奉劝观光旅客于车次放松心情,多多领略沿途景观之情趣。杭州武林门长途车总站,虽简陋落后,请不必介意,但登车启动之后,先则可观杭州闹区的繁荣景象,近年来杭州商业的确发达,交通有时难免发生紊乱,但一至西湖南山路,过长桥,就进入了活景的西湖了。令人

  • 文章探親散記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4期  作者:定父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亲友团聚 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

    往年與我姊錫煒口頭有約,每隔一年,要回鄉看他們,與杭州石沁華嫂(錢詒祿夫人),松江周韻芳嫂(詒型夫人)以及姪甥輩也如是說。照說去年就該回鄉探候,而前年秋間,臨時去了一次美國,先作夏威夷美西之旅,再到美東探親兒孫。退休生涯,一年中作二次長程之旅,於力有所不逮。但每月總有二次電話與姊敘談,閒話家常。記得前三年在滬敘談時,姊曾說:「一回相見一回老」,事實的確如此,于今我若未與瑞芝同行,外出總攜手杖,三隻腳要比二隻腳多個支撐也。去年十月,秋高氣爽,我與瑞芝、華芾...

  • 文章探親遊廬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0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旅游见闻 庐山 自然风景 景观古迹

    夜宿省卫生厅招待所,次晨八时乘火车往九江庐山。我为了个人游览不受拘束,即单独行动,谨将参观庐山名胜略述如下:庐山,古称匡庐。位于九江巿南,紧傍鄱阳湖,相传殷周间有匡姓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山体面积八百平方公里,人口一万余,属九江巿庐山风景名胜区管辖。高峰奇岭,飞泉瀑布,雾山云海,凉爽气候等自然风貌的「奇、特、秀、丽」,使庐山自古就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庐山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风韵,夏季,最高气温只有三十二度,成为我国著名的风景

  • 文章陶澍吟聯雲臺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云台山 楹联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淘澍

    提高,心情十分愉快。游遍了云台山,并留下了大量诗、词、书、联,能搜集到的对联共有七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云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云台山景区和海滨景区组成。云台山又分为南、中、北三座山。北云台山即海滨景边,山南的宿城素有世外桃源之称。(附图一)陶澍于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第二次来宿城时,进一步考察和认定宿城就是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的背景,并在宿城法起寺东边建起一座「晋鎭军参军陶靖节先生祠堂」,俗称陶公祠,亲题匾额:「羲皇上人」,并书有一联:此间亦有南山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