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追思共返回7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慎終追遠故鄉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揭阳 探亲 风俗 追思

    前言自從政府於民國七十六年開放大陸探親以來,我由於對故鄉的感情,十餘年來已回去上十次,每次我回鄉都是有事回去的,事情辦完之後即返回台灣。去年我回故鄉是應約前往汕頭市參加世界潮僑聯誼會的,會後我即返回故鄉揭陽桂嶺柏旺鄉與弟妹們為雙親覓妥佳城用地,經過一個多月近三百個工作天的趕工營造,全部工程於去年年底完工,上墳祭拜那天,因我家大小均身在海外,來不及趕回,祗得另訂時間回鄉祭拜。為慎終追遠,表達後人對祖先的孝思,我家拜祖時間定於二月八日,即農曆正月十二日,我家...

  • 文章憶父親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蔡充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父亲 往事回忆 追思悼念

    生命的末端接受了您和母亲进入她的殿堂。(注:一五七五一一九九九年三月次子婚宴全家福照片)(注:蔡似静留给女儿之书法)(注:蔡似静长子蔡充在追思会上之照片(忆父亲)作者(左上))(注:追思会上蔡似静生平光牒在温州家乡之青年照片)

  • 文章同深悼念羅碧齡女士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罗碧龄 平生行述 追思悼念

    今天,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與羅碧齡女士的遺體告別。羅碧齡女士今年五月二十九日由台灣回漢探親祭祖,八月十六日上午十一時五十分因心臟病突發經醫護人員全力挽救無效,在武昌湖北省人民醫院仙逝,享年六十三歲。噩耗傳來,與羅碧玲女士同風雨、共患難、相依爲命四十六年的丈夫羅雲璋先生和在海內外工作的子女及大陸諸位親朋好友,無不爲之震動,痛心疾首,悲痛萬分!羅碧玲女士一九三一年農曆十月十五日生於湖北省嘉魚縣牌州鎭,後隨父親羅少清和母親王秀移居漢口循禮門,在這裡度過了童年和...

  • 文章祭母文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不孝男劉利瀛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陈治清 追思母亲 沉痛悼念

    朝朝暮暮望儿归心愿未了含恨而终时时刻刻念母恩孝思难尽遗憾终生维中华民国八十三年四月十六日,慈母逝世百日于台北市善导寺诵经追思,不孝男利瀛、媳李绣梅率同子女国贞、宏贞、彦贞、素贞,谨以鲜花素果,致祭于母亲大人之灵前曰:呜呼!哀哉!时代悲剧造成家庭不幸,上不能享受含饴弄孙之乐,下不能尽承欢膝下之义,终致母亲「朝朝暮暮望儿归心愿未了含恨而终」,「时时刻刻念母恩孝思难尽遗憾终生」。造成这种人伦悲剧,「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苦汁满杯。只有儿一身承担,一口呑下,但儿必须

  • 文章祭父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王鑑泉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王志信 往事回忆 父子分离 追思悼文

    維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國曆三月二十八日,農曆己卯年二月十一日之良辰,兒鑑泉奉二叔三叔曁諸姊之命叩祭於父親大人之靈前曰:哀哉!吾父正迎新歲兼慶登耄之際遽而西去,雖言天命難違,出於無奈,但爲子女者侍奉無狀,實不能辭其咎!回首旣往,聚短離長,爲公者多,爲私者少,捨家小而救大衆,顚沛流離,夢斷天涯,父子一別五十載,物換星移,人事已非,祖父廬墓無痕,慈母靈骨所處之地不過盈尺,荒煙蔓草,即鼠禽也厭其居。歷經風霜,兒亦年逾半百矣!所幸上天好生之德,兩岸相通,始得有短暫之...

  • 文章深切懷念敬愛的外祖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魏秀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怀念外祖父 往事回忆 短暂相处 追思悼念

    臺北時間一九九九年二月十四日上午十一時左右,我由美國打電話給姥爺拜年,因第二天要赴外地出公差,故提前幾天賀節。誰知電話中聽到的是佩泉姨哽咽的聲音,內心慌亂中方得知姥爺于十三日晨離我而去了。原本準備四月份去臺北慶賀姥爺的九十大壽,誰料行程卻提前了一個月,參加姥爺的葬禮回來已有一段時間,但每每想到再也聽不到姥爺的聲音,心中的悲傷不自而來,懷念之情油然而生。我生長在山東淄博市,自小只知道有姥娘,而姥爺的存在與否,父母總是閃爍其詞,到我升高中後才隱約從長輩口中得...

  • 文章二叔安息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3期  作者:李峰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二叔 生平回忆 追思悼念

    項頲鄉兄,字孝直。上海交大民廿八級校友(電機)。來台卽任職台電,公慎廉直。數十年如一日,好公務員也。溫州乃町人社會,俗尚文法貿遷,工農礦等實學,非衆好。余在校四年,鄉人僅項頌,徐璘,樂清洪式張秀華叔姪,永嘉胡煥堂數人而已。曲不高而和寡,亦異數也。虎尾台糖李峯鄉兄,為其世姪,近述其在台晚年,獨立卓行事。讀後深寄慨嘆,斯人斯疾,不把握近年探親機會,返鄉團聚,亦智者一失耳。 編者眉山謹註

  • 文章悼戴珍老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4期  作者:呂作芳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温州同乡 戴珍 患难之交 参军经历 追思悼念

    戴珍去世消息傳來,使我無限悲傷與感嘆。我與戴珍是溫州平陽同鄉,也是錢庫小學同學,年紀相差無幾,卻情同手足。一路走來已超過一甲子,可說是患難之交,也是知己中的知己。一起參軍一九四一年冬,日軍炮火席捲全國,政府當局號召知識青年從軍,發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運動,當時溫州城區淪陷,郊區知識青年不落人後,尤其平陽人數最多。戴珍與我、鄭紹根、胡思敬、陳仁珪等一百餘人,效法儒生救國投筆從戎,並編入二〇八師六三八團三營第九連,尤其記得當時戴珍身高體重都...

  • 文章何雲老致弟侄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何雲凌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郑孟津 林成章 海峡两岸 追思悼念

    葉青表弟、崇文賢侄:如晤。年關將屆,又是新的一年開始。我在今年歲首,曾偕萬里兒,參加旅行團,渡海至廈門、泉州、湄州(媽祖廟)、福州,武夷山、漳州等地觀光。五月間、又與萬里有溫(州)杭(州)「探親之旅」。眼見錦繡河山,繁榮進步,各親友事業有成,至感欣慰。在溫州;由青弟陪同,首訪少年老友鄭嘉言、慎麗君之快婿—克成、若麗賢侄。偎承招待午飯。小睡片刻,一同往訪孟津兄嫂、恭聽「養生之道」,錄影錄音後,親筆簽名,惠贈新著「西邨窗稿」三冊。(已送逝江、溫州同鄉會各一存...

  • 文章舂鄉橋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李發强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台湾 千禧年 追思悼念 枣阳同乡会

    一、為兩岸和平祈禱我中華文化,乃世界人類之可貴資產,惜自鴉片戰爭後,內憂外患,百年頻仍,自強之聲,此起彼落。今猶國共鬩牆,似乎非文攻武嚇,不足以解決統獨之爭,莫非「中原成敗寧非數」,中國人的智慧,豈是「江郎才盡」!?要知兩岸統一之基礎,在於民族親情與中華文化之認同,戰爭祇能「一時勝負決於力」,且其後遺症很大,不若「千古勝負決於理」之受人尊敬。國父中山先生,以三民主義,解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問題,誠如其所說:「時代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臨...

共74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