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追忆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本社社務委員李克溶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91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4-10
    关键字: 李克溶 人物追忆 湖北文献社

    李克溶先生,號渭川,湖北省沔陽縣人,父德卿公,爲當地望族,樂善好施,設帳課徒,母翟氏相夫教子,勤儉持家,賢聲著鄕里。先生兄弟凡三人,居次,幼承庭訓,深受書禮薰陶,及長,日覩軍閥混亂,國勢凌夷,乃毅然投筆從戎,投考中央軍校第七期武漢分校,學習軍事,遂能以文韜武略,報效國家。先生於軍校畢業後,先後擔任見習官、排、連、營長及補充團長,參加剿匪、抗戰諸役、冒險犯難、迭著勛績。抗戰勝利,響應政府轉業號召,接受甲級警官訓練,旋奉令擔任保安副司令,督率各縣團隊淸剿**,...

  • 文章高州啊!妳的子弟回來了!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8期  作者:麥瑞台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追忆亲人 父亲旧居 暨南大学

    今年三月二十九日,我踏上茂名故鄉的土地,這塊我有生以來渴盼的土地,它已在我內心呼喚我歸鄉刻數十寒暑了。那天夜裡末班車在十時的夜空下,來自台灣的第二代茂名人走了下車,內心嘶喊著:「高州啊!妳的子弟回來了!」在等候舅父來接的半小時中我心澎湃,直到拜見舅母,在外婆神位骨灰罈前上過香仍難壓抑激動的情緒,所以秉燭與未曾謀面的舅父與舅母聊些期待已久像似渾然天成的話題,直到天將明為止。舅母曾問「你一個人從廣州回來不害怕嗎?你怎麼認出是舅父呢?」我回答兩個問題只有一個答...

  • 文章從事公路交通工作的囘憶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譚嶽泉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公路交通 台湾公路 往事自述 工作追忆

    譚嶽泉先生,湘潭人,武昌高師畢業,曾任浙贛湘桂等鐵路管理局、滇緬鐵路督辦公署處長主任秘書,湖北省政府建設廳長及臺灣省公路局長,交通處長,省政府委員等職,於六十一年六月退休,現息影臺北。

  • 文章雍廬雜咀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4期  作者:陸君才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人物回忆 洞庭东山 保甲

    廿五、記洞庭東山一隻虎瀋陽事變,東北淪陷以後,吾政府爲積極準備民族戰爭,除整軍整武以外,更積極從事於全民總動員的準備工作:舉凡幣制的改革、鐵道和公路網的整修、國防軍事工程的佈建、勵行禁煙禁毒和保甲制度、發起新生活及國民經濟建設兩大運動,五、六年間,便把民生凋蔽、社會貧困,四分五裂的國家,激勵得仕氣如虹,萬眾一心,誓滅朝日。民國二十四、五年間,陳果夫先生主持江蘇省政,以疏導黃、淮,禁絕煙毒,剿除土匪,編組保甲四大要政爲重心,雷厲風行,執法如山,吸鴉片煙者勒...

  • 文章敬述左其淳表姐生平二三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顧爲邦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左其淳 生平追忆 两岸交流 注重乡情

    其人如玉,昔日音容今宛在淳德留芬,他年跨鹤再归来追悼会上一副挽联,引起我对她生平的追忆。左其淳表姐后改名顾玉芬,系今江苏滨海县人,公元一九二三年一月三十日(民国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出生于滨海东坎鎭一个名门望族的耕读世家,后因逃避战乱,迁居今射阳县新港。淳表姐和我是亲上加亲的嫡亲表姐弟,我的亲姑奶奶是她的亲祖母,在五服内的重平姑母是她的生母,加上家二叔早年仙逝,我和三叔家为德弟同时过继给二房,婶婶左淑宜成了我的继母,而继母又是她的亲六姑。因此,我从小就习惯

  • 文章玻璃工業首創者——許鼎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許述曾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玻璃工业 许鼎霖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許鼎霖字久香,江蘇省贛榆縣人,他是清末民初一位著名實業家和政界要員,本世紀初他致力於開發蘇北,曾創辦十餘家企業,對推動我國民族工商業發展頗有建樹,和張謇等被後人譽爲「開發蘇北之先驅」「江北名流」。本文著重介紹其創辦我國首家玻璃工業—宿遷耀徐玻璃公司之經過。本世紀初我國玻璃工業尙是一片空白惟廣東香港僅能製造玻璃器皿,此外山東博生亦間用土法製造零件,而門窗屛鏡所用平片玻璃,曾無一廠自製,即此一項約計中國每歲溢出之銀不下二百餘萬兩之多有損利源非細,爲此我國許多...

  • 文章故鄉的交通(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期  作者:槐靑  出版时间:1972-02-20
    关键字: 故乡 交通 黄包车 交通工具 往事追忆

    3、黃包車:黃包車實爲東洋車之化身。初到臺灣的人,大概還看到輪子較大,人高高坐在上面的東洋車。常州於民國六年開闢新西門,造馬路直通城裡東西橫街,才有黃包車行駛。那時我家住局前街,表姊高玉璇(蔣超俊之岳母)家住西橫街。通車之日,她們曾着一老媽子來邀我們去一觀盛況。我還記到那老媽子來時,形容得天花亂墜,說馬車(實是黃包車)如何在馬路上跑來跑去,煞是好看。當時的黃包車公司,祗有「合興」一家,後來又增加一家「快利」。拉車的都是小三子、小六子蘇北老鄕。到抗戰前夕,...

  • 文章憶百歲人瑞彭精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彭精一 教育贡献 政治贡献 人物追忆

    (注:百歲人瑞彭精一老先生)在本刊第三十卷第三期中,看到民國四十八年(一九五九)年被印尼遣送回台「八鬥士」的照片,我認識的便有三位:彭精一、丘正歐、徐琚清。早現聰敏彭精一先生是百歲人瑞,廣東省梅縣石扇堡人,家名昌明,字精一,以字行。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九月二十九日生於書香之家。祖父慶芳,經商南洋,頗有成就。父發興在家鄉持家教學,嘗設私塾及任會文小學校長。精一先生幼隨父就學,聰穎異常,過目成誦,且愛好數理,成績優異,深得同學及師長讚賞。讀小學時,...

  • 文章病中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光遠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病中感怀 往事追忆 两岸统一 深切期盼

    住院期間,閒著無聊,寫了兩首詩,刊於文獻一角,以作紀念:一、病中感懷金陵一夢五十秋,風華少年已白頭,身染沈疴臥病榻,國事家務兩無憂,人生百歲終有期,胸懷坦蕩排憂愁,但願親人少拖累,一代更勝我一籌。二、盼兩岸統一五十年前正初春,一家骨肉兩離分,從此久別無音訊,隔海相望拭淚痕。叔祖英烈諱季篔,開國北閥隨孫文,民國元年身殉國,忠烈祠內存英魂。兩位叔父承父志,收建寶島建新勛,台灣淪亡五十載,重整家園獻終身。耄耋之年喪異鄉,有家無歸遺恨深,長兄自幼隨叔父,戎馬一生...

  • 文章追忆与感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鄔迅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从军经历 往事追忆 开放探亲 家乡情怀

    进贤 邬迅一、抉择正确从军奋斗之岁月今年是我踏上第二故鄕台湾宝岛整整五十三年,也是我在陆军官校正二十四期,学生一总队(原第四军官训练班、学生总队第十九期)毕业五十一周年的良辰吉庆。追忆民国三十八年五月一日在基隆码头,由延平轮下船,乘火车到达台南车站,薛排长凯锋任连値星官,整队前往旭町营区(现成功大学校址)时,望着阴沉细雨的天空,自叹这一走可远了,心中茫然无著,时而松宽宽的,时而觉得挺委曲的,心想这一走値得吗?国民党如果没有明天,这一走到底代表了什么?父母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