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西安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常州机场新增西安长沙、重庆三航线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0期  出版时间:2007-10-31
    关键字: 常州 机场 航线 西安 重庆

    深圳航空旗下的支线航空公司——鲲鹘航空日前在常开航,当天共开通常州—西安、常州—长沙、常州—重庆三条航线,新航线均由四十八座的CRJ-200飞机执飞。常州—西安每天一班,常州—重庆每周一、三、五、日有航班,常州—长沙每周二、四、六有航班,三条新航线全价分别为:常州—长沙八五〇元、常州—三重庆和常州—西安均为一一六〇元,目前均能享受折扣价。新航线的开通,弥补了我市与西北、西南城市空中走廊的缺口,至此,常州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九条,每天航班量达十一班,每周

  • 文章台商望向大西部,陝西堪當橋頭堡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9期  作者:李孟洲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西安 科技发展 工业 矿产资源 旅游

    注:陜西省简图)预定从厦门飞往西安的俄国制造TU—一五四飞机机件故障,滞留厦门,本报记者和其他旅客困坐厦门机场长达十二小时。到了将近午夜时分,谨愼小心的「中国西北航空公司」决定撇下坏掉的飞机,临时从西安调来一架崭新的「空中巴士」,把精疲力竭的旅客载往西安。飞机在漆黑的夜空中从福建沿海地带直奔大西北,在到达距离西安大约一小时航程的地方时,突然遇到强大乱流,飞机宛如在台风中顽强地摇荡,全机旅客莫不表情肃然。记者依自身的地理知识硏判,这儿肯定是鼎鼎大名

  • 文章西安交通工具的变迁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7期  作者:馬登崧  出版时间:1993-05-20
    关键字: 西安 交通工具 人力车 汽车

    一、前言西安—古称长安。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周、秦、汉、隋、唐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长达一千余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古城,也是西至罗马「丝绸之路」的起点。尤其汉、唐之时为盛;当时京都长安,已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素有「西罗马」,「东长安」的美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衣、食、住、行是人生的四大需要;道路交通是「行」的一环,不仅供人行走,也需要交通工具运输。尤其城市中人数众多,必须要你来我往,物资补给,商品运输,送达文书,调动军队,交往外邦等

  • 文章北京、江南、西安十日游记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7期  作者:郭光啓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上海名胜 西安名胜 北京名胜

    外甥等大家共聚一堂,我做皇帝请全体家族吃了一顿御膳,畅谈甚欢。十六日上午结束北京之旅,搭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225班机飞往中国西北历史文化古城,包括周、秦、汉、唐等朝在内的十二朝古都—西安市。在咸阳机场下机后,搭乘专车驰往西安城,沿途由导游张先生介绍了许多坟头,个个雄伟,而且占地很大,第二天(十月十七日)清早先在城内参观游览,城中心的钟楼、古城墙、城门楼、大雁塔等景点,然后搭车前往位在临潼县城南门外骊山脚下,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出浴之处

  • 文章大陸探親旅遊記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楊大乾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大陆探亲 北京 西安 名胜古迹 回乡祭祖

    在苏联往事,他仍记忆犹新,述说历历如在目前,见他精神振奋,并且健谈,我顺口说了四句「四十余年梦一场,许多老友均云亡,今日相见称幸会,经之大哥尙康强。」随后并访问了几位陕西留京的朋友,相见分外亲切。●重囘长安,家族团聚因急欲回老家探亲,所以同长女端容及外孙等,于七日飞行西安,这是我壮年服务的地方,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故都之一,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起,先后有,周、秦、汉、隋、唐,五个强盛朝代,都在这里建都,历时一千余年,在我国历史上,成为政治中心,经济、文化汇萃

  • 文章旅行日記(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0期  作者:嚴立三 出版时间:1986-07-10
    关键字: 旅行 严立三 西安 旅行日记

    以其距咸阳三里许故也。咸阳城南临渭水,渡设东门外,所谓咸阳古渡是矣。入城投宿北街中州旅社,天色尙早,亦不甚倦。自昨午及今,所行迂曲,后之游者,由西安出西门,向正西即抵镐京村,再西北至咸阳城,一日可达,问路亦便也。十月三十一日阴凉早起出北门,登高原,约行二十里,至周文武陵,二陵前后重叠,前有享殿,牌坊外有土墙围绕,内附设周陵小学校,齐太公墓,在文武陵东北约半里许,成王陵在西南,康王陵在东南,则相距较远,此外东西南附近三方,陵墓极多,大都汉室君臣埋骨处也。惟高祖

  • 文章西安稚童唱儿歌希望能去阿里山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西安稚童 阿里山 大明宫遗址 托儿所

    陈其佑报导】中国古都西安仍残存著许多秦、唐时的遗迹,其中已改为人民公社的大明宫遗址仍不时成为外人抚今追昔之处,爱屋及乌,对于当地托儿所更有一份特别的情感,而这些小孩子们也似乎格外欢迎来自海峡对岸的「圣诞老人」。人们似乎只能在土堆墙角间追寻昔日唐朝大明宫遗址,但是对于生活在遗址上的「大明宫人民公社」的人们,生活是现实的,白天必须为了生活而工作,人民公社托儿所及幼稚园乃应运而生。这些孩子年龄由两岁到六岁不等,二、三岁的孩子上托儿所,穿开裆裤,中午休闲时间睡

  • 文章关系国防民生的「西安集成三酸厂」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馬登崧  出版时间:1989-05-01
    关键字: 西安集成三酸厂 工业建设 抗日战争

    西安在对日抗吋以前,是一个落后的消费城市。经过民国十五年镇嵩军八个月的围城战争,和民国十八年三年六料未收的特大旱灾以后,百业凋零,人民困苦不堪。工业方西除了一些手工业外,对于国防民生有密切关系的工业,可说是凤毛麟角,绝无仅有。如制造军械、弹药,所需要的无烟火药,则需要大量的硫酸和硝酸,其他轻工业方面,也需要大量的盐酸。时市埸上所销售的三酸,主要是由日本进口的,这就等于必须直接或间接向日本购买。但自「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正在步步深入

  • 文章返鄉探親記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回乡旅游 北京古迹 西安古迹 大陆行

    我们是一个小型返鄕探亲团,全团计有金希针、洪玉丽夫妇,王慕吾、王世夫父子;作者与陈秀英夫妇及封先生等等十一人。自七十九年八月廿四日起程,九月十六日返台,共计二十四天。由金希针先生领队,(江苏铜山县黄集人),行程自高雄至香港至南京,往返乘坐飞机,其他探亲后的旅游时间。徐州至北平。北平至西安西安至南京。南京至杭州及再回南京,均乘坐火车软卧。返鄕探亲,骨肉重逢,亲人拥抱,良久不语,进而痛哭失声,是我们离鄕背井四十余年来的愿望。在家时鄕亲围聚,密不透风

  • 文章忆述抗战时在西安的一段经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李立初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西安交通情况 陆军大校参谋班受训 饮食居住 班级情况 西安风光 长恨歌 受训感想

    一这已经是四十六年以前的事了。民国三十三年春,我正服务于第五战区兵站总监部参谋处,那时,是我国对日抗战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无论前方或后方所有国军部队及各级军事指挥机构,均普遍需要大量补充各级队职干部与幕僚人员,故各军事学校,莫不奉令加紧招训或调训,以应军事上的需要。就在那个时候,我奉派与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的高汉明(目前在台)及林芳菁两中校前往陆军大学参谋班受训。当时的陆大参谋班,共设有两个班,一为西南班,设于我省的桂林,另一为西北班,设于陕西的西安,分别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