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述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在專業領域中得享快樂人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9期  作者:謝森中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谢森中 人物自述 金融专业

    我出生在廣東梅縣的山區農村,先祖歷代以耕讀詩書傳家,我的曾祖父選門公爲淸末進士,在江西出任縣知事二十餘載,六十歲以後退休返鄕,性特敦厚,購置田產時均秉「買活不買斷」之原則,故田地可留賣方子孫日後贖回,至祖父時家產漸稀,二十餘歲因病早逝,此時家道中衰。一心執著讀書祖母茹苦含辛將獨子,即我父親,獨力撫育成人,故我幼年印象裡,家完全仰仗我祖母及母親二人在瘠薄的田地裡做些農事與零工維持。我自小學入初中,經濟已頗宭困,遑論高中,故初中畢業後暫休學三年在家。一年續讀...

  • 文章簡述生平並勉二女(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自述 人生经历 思亲 家庭团圆

    梨花淡白柳深靑。淸明合族郊区去,特别敬拜祖先坟。此为中华旧传统,凡有血气必尊亲。愼终追远民德厚,民族精神赖保存。有女如此我心慰,老怀不用百愁生。多年久别一相聚,限期离台促归程。但愿和风吹湛露,春云珍重护航行。桂林台北航空便,殷望今生长相见。邮政传笺亦快速,早晚好寄平安信。家书一字値千金,接到佳音心事宁。汝辈今将归鄕里,代我问候戚族子。特草此诗作自述,并祝前程如我意。词句冗杂不成章,读者谅之祈指示。民七九年庚午(一九九〇)三月台北

  • 文章张光宇自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張元和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张光宇自述 求学经历 人生回忆

    張元和恭錄余姓張,名焯福,字光宇,山西省崞縣,原平鎭班村人。清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農曆八月初六生於廣西省全州州衙內。時家父張杲老先生任全州知州。我母生我前,已生三男二女,都是自己親自喂奶長大。生下我後,母親奶疼,不能自己喂養,即僱奶娘代奶。奶娘喂養七個月後也無奶,暗自以甜米湯喂我充饑。母親因前已有五個兒女,又身爲一個州官夫人,雜事繁多,忙裡忙外,就忘了我的存在。過一年,母親又生下五弟,奶也不疼了,又自己喂養。我營養不良,小時,身體並不好,到七歲時才長...

  • 文章從事公路交通工作的囘憶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譚嶽泉 出版时间:1982-07-15
    关键字: 公路交通 台湾公路 往事自述 工作追忆

    譚嶽泉先生,湘潭人,武昌高師畢業,曾任浙贛湘桂等鐵路管理局、滇緬鐵路督辦公署處長主任秘書,湖北省政府建設廳長及臺灣省公路局長,交通處長,省政府委員等職,於六十一年六月退休,現息影臺北。

  • 文章我的一生

    来源期刊:《浦東》 第32期  作者:程宗陽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程宗阳 淮南煤矿 东北煤矿 湖湘煤矿 生平自述

    余程氏名宗陽,字祝頤,江蘇金山人。民國二年淸華畢業,七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礦冶學士,八年哥倫比亞大學礦學院碩士(同級者有秦瑜(慧伽)、劉起磐、朱世昀(星叔)程志遠、林樹模(可儀)、王錫蕃諸君),又在賓州及西雅州兩地煤礦區實習一年。九年九月始應河南六河溝煤礦之邀,任礦師之職,主管臺寨礦區工程達八年之久。十八年七月應張靜江先生之邀,任中央建設委員會技正,奉派赴河南焦作整理中福煤礦(秦瑜任主委,錢宗淵任運輸,郭楠任總務,余任工務),嗣以河南省政府有異議而撤退。同...

  • 文章我的錢幣因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钱币因缘 人物自述 钱币文物简介

    一、大學畢業論文「貨幣新論」三十多年前,民國四十三年(公元一九五四年)六月我在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畢業,畢業論文是「貨幣新論」。當年的指導教授是留美貨幣學借貸抵銷原理的專家、系主任林霖博士。也許,那就是我的錢幣因緣之起點吧?實際上,我們經濟學系的課程很多,銀行貨幣學祇是其中一門而已。當年我們所硏讀的,不過是貨幣的起源、原理、歷史、制度運作和經濟社會的關係等等而已;要說與集幣協會會友們所作集幣的學術活動之關係,恐怕仍然相距十萬八千里。這麼說來,我這個錢幣因...

  • 文章內鄉張維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张维伦 创业 石油气 自述 家庭成员

    自述张维伦民国十九年农历六月十四日生于河南省内乡县师兴镇魏营保张家沟村,民国三十九年后改为岞岫乡南庄组,学名应书,来台后更名维伦,号自立。祖父张建贤公,号九堂,祖母胡氏,务农。育二子一女,父玉俊公,字杰三,居长,母魏文凤孺人。玉俊公天明寺宛西乡村师范毕业,从事教育,精于书法,历任庞集、独沟、店子小学校长。内乡县实施新县制后,调派魏营济世中心小学教员,迄一九五六年劳改时始结束教育工作。痛于一九五八年二月病逝内乡医院。叔父玉奇公,张集高小毕业后依贯例参加地方

  • 文章科技界的抗戰精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刻苦学习 留学美国 回国效力 资源工程 人才培育 自述经历

    一抗戰期間,政府對科技人才的培養,不遺餘力,在惡劣的環境中,提倡節約,對年輕人作嚴格的訓練,期能掌握時機,作適當的努力。就我國人來說,一生默默耕耘,也可以反映抗戰精神之一斑。記得我在廣州唸書的時候,是「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年,日本人瘋狂的橫蠻作法,激起炎黃子孫同仇敵愾,奮力自強,以求自立自保,尤其是我們上一代的師長們,更義憤塡膺,渴望年輕的一代,能各盡所能,出類拔萃,一洗「東亞病夫」的恥辱,所以常常語重心長的吿誡學生,要腳踏實地,崇勤儉、棄侈糜,功課方面,...

  • 文章生平自述暨大陆二次之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呂明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大陆之行 从军事略 台湾任职 自述生平

    廣豐 呂明德余姓呂原名光禮,於中華民國十四年農曆二月廿七日巳時,生於中國江西省,廣豐縣,桐畈鎭,深坑村後塭(原爲十二都深坑後塭)。父諱成樟,大伯諱成楫,二伯諱成枝,四叔諱成柜,父居三,可惜余出生十三日,先父即因病去世。直至我十二歲,因受地方惡勢力影響,母親乃與二伯父再度結婚,斯時二伯母亦已去世,遺留長子光仁,過繼大伯成楫公爲嗣,次子光義與我同住同食。在此期間,地方動亂不已,母親、二伯余與光義兄,漏夜逃難至木山崗二姨媽曾梅花家中,次晨又至閭塢外婆曾陳氏府上...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