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腐败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灣經濟危機誰該負責?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1期  作者:張福淙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台湾 经济危机 政界腐败

    台灣三、四十年來的經濟成就,尹仲容、陶聲洋、孫運璿,及李國鼎等人有一定的貢獻。這批技術官僚有專業能力,在威權體制下獲得層峰的充分信任及授權,沒有外力干擾扭曲,可以盡情展現長才,做出合宜的經濟決策,並獲致了階段性的若干成果。最近十年來,不但財經決策品質粗糙,外力不當干擾扭曲之痕跡,更斑斑可考。面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及其他落後國家急起直追的強力競爭,與經濟不景氣的衝激下,台灣企業接連跳票倒閉,進出口貿易大幅衰退,景氣訊號摔落藍燈,金融風暴一觸即發,台灣經濟彷如...

  • 文章再說台灣歹戲拖棚幾時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2期  作者:應舜仁 出版时间:2007-02-10
    关键字: 台湾政局 陈水扁 红杉军 贪污腐败

    前題一縷秋風帶來瑟瑟寒意,大台北街頭上,經常出現紅潮的浪波,雖有幾分消退,但每到周末凱達格蘭大道及台北火車站廣場,仍然可見紅衫軍流落飄蕩,「倒扁」的浪潮仍是在新聞媒體上,一波又一波出現,筆者在上幾期寫過一篇,今老毛病又犯,如骨鯁喉不吐不快,還是借題老話再來嘮叨一番。一、紅潮幾波起伏施明德主導「百萬人民倒扁」,於九月九日在凱達格蘭大道,通宵達旦擠滿人潮二十多萬,訴求「阿扁下台」、「救台灣」,到了十五日夜「螢光圍城」,約有七十五萬人成為一股巨大洪流,浪濤似萬...

  • 文章明末淮鹽的一段痛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淮盐产区 明朝历史 盐政腐败 史料记载

    在《万历传》一书中写道:「福王除奏讨养赡地之外,还向皇上奏讨长江自江都至太平沿岸荻洲杂税,以及四川盐井、榷茶银,归其征收。其中最为厉害的是奏讨淮盐三千引,在洛阳等地开店出售,中州原来食用河东盐,一律改食淮盐,并且颁布禁令:非福王府出售的淮盐不得买卖。不仅食盐之利尽入福王府,而且河东盐引遭到遏止,边防军的军饷由此而短缺。」这段历史史家注意到了,文学家也注意到了。姚雪垠在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就借牛金星之口说出了淮盐这段痛史。作为国家财政命脉的淮盐,到了腐败的封建

  • 文章台灣的::蝗蟲危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2期  作者:彭懷眞  出版时间:2003-04-01
    关键字: 台湾 蝗虫危机 贪污腐败 官商勾结 经济 发展

    「剪蟲(小蝗蟲)吃剩下的,大蝗蟲來吃;大蝗蟲剩下的,蝻子(幼蟲)來吃;蝻子剩下的,螞蚱來吃……。有一隊蝗蟲,又強盛,又無數,侵犯我的地。牠的牙齒如獅子的牙齒,大牙如母獅的大牙。牠毀壞我的葡萄樹,剝了我無花果樹的皮,剝盡而丟棄,使枝條露白。我的民哪!你當哀號……。」這是聖經中約珥書的一段話,正足以形容當前的台灣。我們很少看到田裡的蝗蟲,卻常見「政治蝗蟲」。生活在台灣,從年頭忙到年尾,多數辛勤工作的百姓們一定不懂,爲何前幾年台灣錢淹腳目,沒幾年就經濟情況很差...

  • 文章民心士氣——社會秩序與當局領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盧學禮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台湾政情 社会问题 民生问题 政治腐败 献言献策

    建设,经过一段艰难岁月后,经济发展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民主政治的推行,都获得国际间的肯定,本属可喜,惜近年来正面进步呈现萎缩,而负面的丑恶腐败,迅速滋长,若干社会现象,令人怵目惊心。如:治安秩序方面—抢劫、绑架、凶杀等重大刑案不断岀现,其手段之残忍、用心之狠毒,骇人听闻。而被逮捕的一些嫌犯应讯时侃侃而谈并无悔意,甚至毫无愧疚表情。至走私、贩毒、私枪买卖、设局诈骗,更无论矣。社会习染方面—勤俭朴实、吃苦耐劳,原是华人好传统,但随着经济发展的成长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