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老兵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次難忘的採訪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作者:劉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采访老兵 人生感怀

    还辗转到了美国,由于对国民党台湾的神秘好奇,很想见见台湾那边过来的人,了解一些台湾的真实情况。一九八七年,我在县广播电台当副台长,当然也是一线记者。腊月的一天早晨刚上班,副县长王义派人找我去说:「你跟我下乡去采访。」王义是我的老领导,我俩无话不谈。上车后才知道,最近有一名国民党老兵礼县人回家探亲,家在马河乡一个村子里,我们代表县政府去看望他。我们乘坐吉普车从县城出发,驰过盐官镇,开进了山区颠簸的乡村公路,走了十多公里,车子停靠在半山腰窄窄的公路边。走下公路

  • 文章老兵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6期  作者:劉先賢  出版时间:2012-02-11
    关键字: 老兵 荣民 生活现状 大陆探亲

    难耐日子,也得耐下去。数十年的军旅,在解甲过后,仍然退而不休,照样融入社会,又再日复一日的为台湾社会耕耘著,可是,一如陈水扁般的族类们的视觉裏,仍然找不到有真实感和归宿感,将军也流征夫泪也。老兵,一直都是永远忠诚和爱国者,老兵们除了有些许的给予,使免以挨饿受冻的生活条件外,并无奢念和应有的尊严,甚而民进党的族类在说,米虫大陆猪、老芋仔,滚回大陆去(一如日前民进党的蔡同荣均如是说,但蔡英文的主席者,亦充耳不闻),但老兵拥抱着国民党高层和宿将们,过去在军中,他们

  • 文章讀陽明先生之瘞旅文「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劉先賢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瘗旅文》 去台老兵 遗产继承 迁葬骨灰 申请流程

    读明代(明孝宗及武宗年代)教、哲、文学家的王守仁(阳明)先生的瘗旅文,其意在先生被贬,任贵州龙场驿时,有来自京城掌文书收发的小官员,在赴任途经龙场驿,不日,其子及仆三人均先后客死在蜈蚣坡下,先生闻及,带往二童子与之瘗(掩埋之意)并赋歌两首,对该死者、子仆三人藉作安慰。大意为:为什么祇不过是为五斗米而成了异乡之鬼,我念及你三人皆来自中土,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云云……我读完过后,心中一阵悲伤,深觉该客死他乡之三者,皆与我等于38年及39年来台之老兵相类似,遂

  • 文章老兵感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趙承孟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老兵感怀 散文诗联 人生感悟

    ㈠黃金雖盡志未衰,且把頭兒抬起來,暮年壯士雄心在,漂泊了幾個十年,曾住過多少樓臺。誰家否,誰家泰,誰曾吃過不老金丹,誰家掛着永恒照牌,勸君少把精神邁。天理中自有循環,冥然中自有安排。㈡居微職心胸廣大,守本分不在人下,晨起工作克盡職,按時把鐘打,但求賺得溫飽,卽是餘年造化。客來了,薄薄酒,淡淡茶,閒來談些古今話,下班後靜坐斗室,讀一會兒書,再把字來畫。唉!這點趣味也罷。㈢山路崎嶇賓客少,茅屋蒼髮任意老。春花開得早,夏蟬枝頭叫,樹葉沒黃秋來了,雪花未飄冬又到...

  • 文章自序(為拙作集書而寫)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劉先賢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书序 往事回忆 国共内战 两岸关系 国民党老兵

    不禁要问三十八、三十九(一九四九及一九五〇)先后来台的老兵们,是为何而战?是为谁而战?这些的孤臣孽子,却找不到公平和比例原则的对价,在在是为了什么?我身历其境的在军中生活过二十二年多之后,解甲从商又约一十年(而在自营贤山公司约十年)。有讯息予我,快将开放老兵返乡探亲,我便又弃商优而游走两岸,于是为老兵权益,为家人,为故里一些重建,或为当年情治单位派大陆工作未被处决者,申返回台等,又几经奔走和努力付出了廿多年,自己问自己,你!又为了什么?因此,我写了一首打油诗

  • 文章受降日,两岸老兵共忆光辉岁月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4期  作者:都怡文鍾 曉敏 都怡文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纪念活动 两岸老兵 回忆受降时刻

    大型文艺晩会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唱响。当胜利与和平的钟声响起,在九月九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所有的人都为了「团结、胜利」而欢呼、歌唱!昨天共有二百多位两岸抗战老兵观看了演出。《长城谣》、《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歌唱二小放牛郎》、《游击队之歌》、《保卫黄河》……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抗日老歌,在人们的耳边再次回响。昨天整场晩会以「现场访谈」的形式串联起来,出现在晩会上的嘉宾给了观众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他们有亲身经历过日本签降仪式的王楚英老人;《歌唱二小放牛郎》曲

  • 文章記參加《滇西抗戰暨赴緬對日作戰六十週年紀念會》的經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石炳銘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滇西抗战暨赴缅对日作战六十周年纪念会 参会经过 凭吊先烈 慰问老兵 故乡风貌

    人员伤亡才对,如果只一味藉著各种神圣理由,驱千人万人于死,恐怕也不是仁者之道吧!本日上午,车队于渡过怒江桥后,到达一处山顶平坦处暂停,左侧松山耸立云表,和我们距离已很接近,既然大家未能亲到山顶凭吊,也只好在此处远眺凭吊一番算了,领队人员大声促请知战史者出来向大伙说明解释当年两军拼斗事蹟,我见迟迟无人反应,乃自动出列向大家解说一番。大伙听我解说后,似乎都还满意,都以为我是当年参战的老兵。说起攻克松山之战,不能不提到李弥将军,将军原籍腾冲,时任第八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