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学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崇尙自由經濟言其所當言蔣碩傑求是精神流芳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0期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蒋硕杰 王作荣 经济学

    的直言作风,在当年引起不小的议论。同样以直言著称,但不同见解的王作荣对他的看法即予强烈的回应,引发了一场至今仍脍炙人口的「蒋王大论战」。他们主要的歧见在于利率方面,蒋认为利率应由市场决定,在当时经济环境下即等同于高利率政策。王则站在利率为企业经营之资金成本的角度,主张政府应扮演更积极角色,引导利率下降,用以协助企业发展。这场热烈的论战并无决定性的胜负,但无疑为国人上了一门经济学的课。于今观之,王作荣则表示,其实两人基本精神并无不同,只是针对当时经济环境应采何种

  • 文章吳大猷蕭萬長推崇蔣碩傑對我經濟自由化貢獻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0期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蒋硕杰 吴大猷 萧万长 经济学

    自由化的步伐仍不够快,这或许是我们今天在追悼蒋院士之际,应该深思的问题。而中央银行总裁谢森中则表示,他是于昨日才知道蒋硕杰过世的消息,心中百感交集,一下子不知该如何说才好。他说,蒋硕杰是国内的经济学大师,在货币学方面,更是理论独到,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央银行重大货币政策的咨询对象,也是中央银行诤友。中央硏究院院长吴大猷今天傍晚从中央社获悉中硏院院士蒋硕杰日前在美国去世,很惊讶的表示实在很可惜,这么一位为国家贡献良多的重要经济学家,与他也是几十年的朋友,他感到很

  • 文章应城鄕贤经济学家蒋硕杰在美病逝——为曾获提名角逐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唯一中国人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0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蒋硕杰 经济学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学界大师,也是中国人中唯一曾获提名角逐诸贝尔经济学奖的中华经济硏究院前任董事长、中央硏究院院士蒋硕杰,十月二十一日晚病逝于美国芝加哥,享年七十六岁。蒋硕杰,湖北应城人,一九一八年八月三日生于上海,一九三三年留学日本庆应大学经济系,一九三八年留学英国伦敦政经学院,一九四五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一九七五年获科学博士学位,一九八五年获选为伦敦政经学院荣誉院士。他曾任北京大学、台湾大学敎授,国际货币基金硏究员,美国罗哲斯特大学及康乃尔大学敎授。一九五八年获选

  • 文章經濟法規的制度與經濟分析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0期  作者:薛立敏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经济法规 经济制度 法规经济学 市场

    政府干预,加以矫正。但某些政府官员则认为猪肉价格应由市场供需决定,不必加以干预。干预不干预都会遭到某些人士的反对,因而陷于两难之境。法规经济学的诞生虽然市场活动不如理想的情况很多,但是从经济学的理论上来说,市场失败的原因祗有三个:第一是有外部效果时,即当个人收益或成本和社会的收益或成本不同时,资源的分配就不是最有效率的;第二是公共财,亦即一种货财一旦存在了,就不能禁止他人的享用,但提供者却得不到额外的好处,个人因此不愿意提供此种物财,或提供的数额远少于最适水准

  • 文章經濟X世代與民主Y世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吳琬瑜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经济 民主 服贸 太阳花运动 涓滴经济学

    酿成全球青年世代的反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迪格里兹,更直言所谓的「涓滴经济学」并没有发生。也就是反驳了前财政部长李述德所说的,把鹅养大了,就会掉下许多鹅毛。经济成长不会自动使所有人雨露均霑。它需要有效能的政府,有能力收到税金、重新分配,投资于教育、创新与基础建设。事实是,台湾税收不足,税收占GDP比例,是世界第七低。即使年轻人不懂经济,但他知道「我照规矩行事,努力读书,努力工作,却只能温饱」,这个体制是不是有问题?如果服贸是让有竞争力的产业对外征战,它必然

  • 文章為當前世界經濟風暴把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亚当·斯密 《国富论》 凯恩斯 经济学著作 世界经济

    壹、主导近代世界经济的几种经济学说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于公元一七七六年,称为「古典经济学派」,以整个国家的经济为研究对象,崇尙自由经济市场,透过价格制度,自由调节,趋于均衡,所谓「看不见的一只手」,而假定充份就业为社会常态。二、马夏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于一八九〇年,重点一反过去古典学派以国家整体经济为研究对象,而置重点于个别产业或单一厂商,称为「个体经济学」,亦称「微思」,被称为「新古典学派」。三、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

  • 文章常文熙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9-02-25
    关键字: 常文熙 武修县 北平大学 医学院 经济学 博士 农业合作事业

    國民大會代表常文熙先生,字輯甫,河南修武人,系出衞康林之後。常氏代有賢能,史不絶書。先生族居修武西鄉之張弓舖,世代耕讀,鑒於滿人統制,闔族不求仕進,隱於斯鄉。先生尊翁樂善好施,修橋補路,救苦濟貧,為一鄉所仰望。先生幼年,卓然不群,讀書穎悟,非常人所能及。民國十二年畢業於河南汲縣省立第十二中學,旋考入北平大學醫學院。痛恨軍閥之割據,民不聊生,憤然參加革命。任秘密時期北平市黨部幹事,兼任西直門平綏鐵路工人運動。一時革命怒潮,風起雲湧。軍閥張作霖大肆搜捕,罹難...

  • 文章恭錄 國父孫中山先生曁 總統蔣公對先賢王安石評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王安石 孙中山 蒋介石 人物评价 新法 经济学

    著:「中国经济学说」一书中,备极推崇!兹恭录其原文如下:「宋之范文正(仲淹)、王荆公(安石)、明之王阳明(守仁)、张江陵(居正)都是理论学与事功两者并茂的大经济家。…王荆公继范氏之后,实行变法。他的学说是本于孔孟相传的经济学。他说:『经济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学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这就是说经学就是经济之学。不过经济的施设,必须依『所遭之变,所遇之势』而定。故后世对于经学,只可以法其意,不可拘泥于其迹。他有这样的见地,故与寻常的儒家不同

  • 文章(開卷有益)孫敎授的見解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高希均 出版时间:2005-02-10
    关键字: 书生报国 经济学出身 富而好礼 群我伦理 元智大学担任教授 伦理价值

    在我們經濟學界,很難找到像孫敎授這樣學貫中外古今的人;這樣有豐富公職生涯的人;這樣有誠信、謙和、嚴以律已、寬以待人、不居功、不爭名的人。如果這塊土地上還有君子,孫敎授就是這樣一位難得的君子。在那經濟起飛與學習成長的一九七〇—八〇年代,媒體的焦距都集中在李國鼎、孫運璿、趙耀東等幾位首長,但幕後策劃與傳播的功臣就是王作榮、王昭明、孫震、葉萬安等幾位。與其他工程出身的財經首長不一樣的,孫敎授是學經濟的。他會以嚴格的經濟邏輯,貢獻他的論點。一九七〇年代初,書生報...

  • 文章學人報國劉大中博士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悼念愛國學人劉大中鄕長特刊  出版时间:1975-07-15
    关键字: 刘大中 经济学专家 财税改革 生平事迹 伉俪情深

    在国际闻名的我国计画经济学专家刘大中博士,不幸于八月十四日在美国纽约州一鄕间假日旅馆中弃世,他的夫人因与他有同生共死的誓约,亦伴随他同赴天国,国人隔洋闻耗,无不悼惜。刘博士近年虽长居外国,但对国家的财经大计,不祗是书面提供了若干宝贵的意见,并曾一度返国两年参与财税实际的改革工作,中华民国今日经济之所以能欣欣向荣,固然是国人朝野努力的结果,但刘博士个人的贡献,也不在小,而他的书生报国,实为海外学人留下了良好的典型。至于他的夫人戢亚昭女士生前与刘博士相敬如宾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