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纪念碑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賣地修橋造福村民 南投縣埔里鎭建碑紀念 劉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6期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刘阿梧 建设故乡 卖地造桥 纪念碑

    〔本報記者章强專訪〕已經去逝的南投縣里鎭民劉阿梧,生前克勤克儉,對地方公益不遺餘力,曾獨自捐獻臺幣三百餘萬元,興建一座長約三百餘公尺的木橋,爲村民造福。地方人士爲了敬仰劉老先生的功德,誌碑紀念,俾使他生前的光榮事蹟,留芳百世。劉老先生的後裔劉阿財,年已六十九歲。他對記者表示,他父親原籍廣東省大埔縣,生於民國前六十五年,十九歲時,隻身來到臺灣,留居埔里,由於他的勤儉,十多年來頗有儲蓄,首先就在埔里買了十多甲田地,自耕自作,因此生活也日益富有,並成家立業,他...

  • 文章(碑记辑存)水利委员会还都纪念碑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6期  作者:薛篤弼  出版时间:1968-02-01
    关键字: 水利委员会 还都纪念碑 歌乐山 薛笃弼 李冰

    歌樂山去重慶市三十五公里而遙,山巒重疊,樹木葱鬱,爲陪都附近名勝之一。中華民國三十年九月一日水利委員會奉命創設於此。經之營之,四年之間,規模略備。三十四年九月三日日本降服,國土重光。其明年五月五日,本會隨國府還都。茲於將去之際,低徊往事,覺其可紀念者約有四焉:我國抗日之戰,始於二十六年七月,終於三十四年九月,前後共歷八年。本會成立未幾,適値太平洋風雲險惡,局勢突變,我國卒由單獨抗日進而爲與英美並肩作戰。政府於戰事方殷之際,籌設全國水利機耩,冀以治水之功,...

  • 文章顾氏北徙庙湾始祖纪念碑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顧爲邦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庙湾顾氏宗谱 家族史 始祖纪念碑 碑记全文

    有力的历史见证,这不能不说是我顾氏历代祖先积德所致,也是世代为顾家守墓人一家忠心维护的结果。始祖墓地所在的方位确定后,我先公旋即多次分期分批组织邀请台湾顾氏宗亲、旅沪的顾姓后裔有关族众和家乡族人代表进一步考察,取得共识,一致议定:兴建为大型顾氏北徙庙湾三位始祖(思义公、仁九公、从一公)的纪念碑,并建亭护碑。同时大家也意识到我们都是七老八十的人,这一宏伟计划如不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完成,事后恐难再有热心人去操办此类事情。所以接着由思义公十七世裔孙建东将树碑、建亭的意图用书

  • 文章南遊記之二 吉隆坡風貌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4期  作者:杜雲之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吉隆坡 橡胶园 锡矿 马来西亚独立纪念碑

    ——這是去年五月中,作者參加中華民國代表團,去新加坡出席亞洲電影節,會後赴馬來西亞國都吉隆坡觀光的遊記。另一篇漫遊泰京曼谷,將於下期續刋。——

  • 文章羅大春鄕賢開闢蘇花道路史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2期  作者:胡國藩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罗大春 开山抚番 苏花道路 罗提督开路纪念碑 罗提督里程碑

    连雅堂先生曰:「开山之役为台大事。而能聿观厥成者,则沈葆桢创建之功,而闻柝、大春、光亮疏附之力也。吾闻闻柝所建之昭忠祠,今已荒废;死事诸人,亦将湮没。」[17]笔者以蒙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国璠敎授之助,得识「罗提督开路纪念碑」及「罗提督里程碑」。两碑以历百十有余年,除开路纪念碑尙可照相,窥其原貌外,里程碑已不堪风化,仅释其碑文。谨分别刊、录于次:(注:罗提督开路纪念碑 碑高二〇四公分,宽六一公分,厚八·八公分。现存宜兰县南澳公路局车站旁。)碑文大

  • 文章鄕行掠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家乡风貌 返乡探亲 牛山新城 新浦新貌 沭阳街景 新县人家 抗日纪念碑

    ,乃要求司机先生停车,下来参观一番,原来此地为新县也,现改名「朝阳」,座在云台山山脚下。兴之所至,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承女主人答允,欢迎我们参观。楼下是一房一厅一厨房,楼上是两房,上下楼各一个衞浴设备,天井中还有一个小花园,大环境有山有水,门前又有宽濶的水泥建造的马路,住在这里,可说是人间天堂,极高的享受。家中有电视机、电冰箱、四声道电唱机倶有,比比台北住高楼大厦要享受得多了。(五)光耀的史蹟——抗日纪念碑连云朝阳一块抗日纪念碑,遭到开路之摧毁,弃于泥沟内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