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童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蔣萍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我的童年 收养经历 童年回忆

    作者簡介,蔣萍小姐,畢業於輔仁大學法律系,現任某補習班教師。

  • 文章不盡岷江滾滾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岷江 成都 童年 地理位置 简介

    余自四歲春(民前十七年)在綿竹發蒙讀書後,至四歲秋,余父因一次飮酒過量,鼻血不止,綿城羣醫束手,勢已危殆,諸兄自成都延名醫來,余父亦召三叔和卿來綿,口授遺囑,托三叔代筆立分關,告吾儕弟兄。謂姚崇唐之賢相,逝世前夕,曾遺令其子女以後分居,各以所學自立謀生,不必羣趨仕途,余今亦效姚崇立分關遺囑,望諸子不必拘泥於家族習尚的三世同堂五世同堂,必須依各人志趣,分居後進取事業。至現在僅有的區區薄產,完全不能賴以溫飽,端賴各人奮勉上進求生云云。余父並於病榻,詢問諸兄將...

  • 文章故鄉拾穗(五七)農業槪況——肥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8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武进 夹沟泥 肥料 童年回忆 农业

    夾講泥之時間,爲冬天或春天,冬天所夾之溝泥,是以之爲麥子之肥料者,始時麥未生梗,溝泥卽堆置於麥田內,對麥不致造成損傷,不須另挖溝泥塘。春天所夾之溝泥,是以之作稻子之肥料者,斯時麥子已秀穗,不能像冬天般將溝泥隨便堆置於麥田內,必須另於田頭,且須是近溝之田頭,以乾土圍砌一塊溝泥塘,以便存放溝泥。冬天所夾之溝泥,不攙其他雜物,純屬溝泥,同時在這天寒地凍之際,實際上亦無任何雜物可攙,俟溝泥之水份較乾時,卽由男子以畚箕將溝泥挑運倒於各畦之畦背上,再由婦女以鋤頭,將...

  • 文章秋的懷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8期  作者:梁力平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思故乡 广西平南 童年往事

    短短几句,首句都以"摩多"二字起头,中间四句歌词由对唱者临时随机自编唱出,歌词有责难,诘辩、嘲讽,对方唱一首,我方回一首,你来我往,有攻有守,直唱到半夜大家都唱累了,才不分胜负各自散去。听说大陆西南边区少数民族中有"摩多族",摩多歌与摩多族是否有关联,待査考。这些童年时所见所历往事,至今犹牢记在心头。自从避秦来台,居住在城市丛林之中,久已不见到昔日家乡农村情景了。现今与儿孙辈忆述童年往事,犹如白头宫女闲话天宝遗事。随着年岁增长,对季节嬗变,岁月流逝,感触日多

  • 文章燕雙飛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高映軫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思念故乡 童年记忆 乡音歌谣

    三十年代初,在棗陽縣境內的居民,恐怕十有八九是一生也從未進過縣城的。那時還沒有旅遊這個概念。除非有要事,是不會老遠跑到縣城去的。說老遠,是因爲當時交通不便。境內除一條從襄陽到武漢的汔車公路越境而過外,縣內各鄕鎭是沒有公路的。就是腳踏車,當時也是稀罕物兒,少得可憐。要外出,就只馬驢可騎,再就是坐「小車」。尤其婦孺,不會也不敢騎馬驢,就只有坐小車了。不過這「小車」,並非而今的小汔車,乃是當時極爲盛行的全木製獨輪車。它既可以運貨,也可坐人,走起來喞喞喞的叫個不...

  • 文章世紀之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5期  作者:張楓林 出版时间:2004-05-10
    关键字: 古樟树 童年往事 家乡新貌

    走在家鄕那條寬闊的水泥路上,放眼望去,就會看見一棵蒼勁挺拔的古樟樹。它高大、魁梧、自然而且生動。粗壯的樹幹,必須多人才能合圍;茂密的樹冠,直指蒼穹。它樸實無華,高高地挺立在家鄕的土地上,猶如一個忠誠的堅強衛士,守護著這片古老的充滿希望的土地。我在家鄕的這棵古老的大樟樹下度過許多美好的童年時光,由此對它結下了很深的感情。春天,風和日麗,樟樹抽出了嫩枝,綠油油的葉子也從樟樹的縫隙中探出圓圓的腦袋。遠遠望去,好像一把鑲著嫩綠色花邊的撐天巨傘。我和小伙伴們來到樹...

  • 文章回憶兒時光景如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陳潔泉 出版时间:1983-03-30
    关键字: 回忆 童年 糖豆 饮食 零食

    我們每個人的兒時生活,都是美麗而値得回憶的。由於兒時家庭環境富裕,所以記憶中的兒時生活是在幸福快樂中渡過的。當時伯伯叔叔們經常帶著我遊覽各地的名勝古蹟,還有城裏的茶館、酒樓、戲園子、民衆敎育館……等,無論是吃、喝、玩、樂皆享受怠盡,所以那段日子總是令人回味不已。而在我腦海中時常浮現的總是吃,因爲在兒時的第一慾望就是吃,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是白衣堂的「飯鋪」,還有沿街叫賣的「糖豆」了。南陽的吃食可謂應有盡有,上至山珍海味,下至饃和玉米仁湯,要什麼有什麼。...

  • 文章浪淘沙(思故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潘一和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思念故乡 沐河 童年 富民政策 格律诗

    一、月亮照故鄉,牽動心腸。沭河河水水流長。日日思鄉情切切,久久難忘。飲水思故鄉,源遠流長。童年景象豈能忘。水旱天災常不斷,糠菜充腸!二、沭海是家鄉,變化非常。富民政策放光芒。戶戶都將瓦屋建,趾高氣揚。兩鬢已如霜,渴望家鄉。沂長鐵路早通航。溫飽小康快過渡,邁向康莊!

  • 文章趙承孟回憶錄(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趙承孟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赵承孟 童年回忆 家庭变故 抗日战争

    而家兄却老是不及格,因此先生喜欢我。但他也喜捉弄我,以吃酒给奖的办法,骗我多吃几杯,他爱看小孩的酒醉姿态。我记得那时我尙没有桌子高,夏天常光着身体,一丝不挂的跑来跑去,但我能吃下二杯高梁酒而不致醉倒。而我的邻居小孩,与我同庚,则因吃下了半杯酒而醉倒了。由于账房会计先生喜欢我,常逗着我嘻笑,以解除他的寂莫。所以我虽有很多堂叔兄妹,却不常和他们一起玩泥土,家里的长辈们也都不太关心我,这几年算是我童年最幸福最快乐的日子,这大槪是我五至七岁的事。童年时代的国家

  • 文章剡溪竹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期  作者:·天衡· 出版时间:1970-10-31
    关键字: 嵊州剡溪 竹筏 交通工具 童年记事 思乡之情

    根横材,由篾索扎紧,或由技身中横向穿孔拴牢。筏首部分,先用火烧炙,使它膂曲,向上昂起一、二公尺,便具有破水挡波的作用。筏身通常两层重叠,以增加高度,免被水浸及货物。同时也可像火车一样,两节或三节连接起来。笔者童年曾有一次乘坐竹筏的经验,至今时隔四十年,但记忆中犹如昨日。那是从剡溪发源的四明山麓,顺流而下,直至溪口以东的萧王庙,全程约一百华里,整整坐了一天。起航点地名六诏,是个小村鎭。也是九曲剡溪的第一曲,靑翠的冈峦,环抱着淸碧的溪流,山不算高,但颇陡峭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