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库收录台湾地区期刊,为给研究者提供原始资料,本库保存期刊原貌、未删改,不代表本库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用语,请鉴别!
文·鄧海翔敬撰母省永福縣蘇橋鎮太平小學,始建於百多年前清末,由科舉進士出身韋培謙先生,鑑於當時地方文化水準,不彰慨然解囊創辦。民國建立,哲嗣韋永成自蘇聨中山大學、德國柏林大學畢業歸國服務,再繼承宏謨,再出資整建。一門兩代、仁風義行,閭里尊頌。尤其永成先生自幼刻苦勤奮,學貫中西。從政則對廣西及安徽省政建設殊多建樹,役軍則對日抗戰官至第五戰區政治部中將主任,勛猷卓著。一九四九年,以抗戰勝利行憲第一屆立法委員名器,隨中央政府遷台,位列廟堂,問政立法,鏗鏘中肯,...
我的叔父蔣禩炆先生,於一九三九年投筆從戎,參加抗日作戰。抗戰勝利後,叔父即隨部隊遠赴台灣,與家鄕斷絕音訊達四十餘年。一九八二年叔父從香港寄信回家,爾後即互以書信連繫。一九八九年四月、一九九〇年十一月及一九九二年七月,叔父三次返回故鄕省親及掃墓,目睹家鄕親友貧窮及社會建設落後狀況,心中至爲悲痛,乃將其數十年軍公敎微簿薪俸積蓄之存款,全部匯回家鄕,辦理公益事業。其主要者則爲捐資修建「鄕情橋」及捐資修建母校(曉江口小學)校舍。茲將「鄕情橋記」及「校宇碑序」呈獻...
維公元一九九一年四月五日(民族掃墓節)不孝男本公專程由台返鄕,與兄弟、姐妹、侄甥、親朋好友等二百餘人,謹以淸酌素饈之儀,恭立紀念碑,追祭於先父吳公榮昌之靈前而奠以文曰:先母孫太夫人父諱榮昌 祖父早亡 孤兒寡母 厄運異常勤忠公務 造福里鄕 嚴於律己 待人寬讓忠厚傳家 詩書永長 刻苦自立 育子有方 ※ ※ ※ ※慈母孫氏 女中豪強 相夫敎子 孝敬婆娘當家立事 井然成章 敦親睦鄰 人人景仰晚年多病 艱苦備嚐 含飴弄孫 也亦天堂 ※ ※ ※ ※雙親恩愛 子女歡暢 吳門家風 淵源流長滄桑變異 ...
通风,窗明几净,色调流畅柔美,无喧噪之扰。馆前二楼正面走廊上由书法家书就「先庚古文书馆」六个大字,用大理石精雕,遥远处就可看到,为摄影人士猎取镜头。两侧上的大柱大理石楹联:上联:洱苍毓灵鸡足高耸两湖双绕弥苴中流看古滇城寰直奔眼底。下联:韎韐有奭武王会师庄蹻南迁六诏建国数文螫荟萃还让今朝。李先庚撰。张骏业书。敬师亭—为庚老得意门生先后完成博士级以上十位博士代表捐建,并立碑文:巍巍兮高山流水飘飘兮边城风光洋洋兮远古文化皎皎兮万世书堂受业代表:郑丁旺博士。马委如博士。林美
朔至一九八七年開放大陸探親,當時航班缺少,途爲之塞,人心浮動,熱血洶湧,以淚洗面,難以彌平相離四十年的鄉土。余故居洛陽,當時無航班,鄭州雖有,但一票難求,香港等待數日,只好先到西安乘火車轉回洛陽。時間相隔四十年,人事全非,所幸兒子長大,孫子成親,老人入土爲安,意外發生的是洛陽巿邀請出席「河洛文化研討會」議程三天,名家報告,學者提出論文,余以「我們都是黃帝子孫」一篇應景,最大的收穫是在二三百人中結識好朋友,對爾後返鄉取得了很多便利,情感激動,乃提議成立「河...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大陆赴台之各省市同乡会文献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您当前的IP是: Processed in 0.074 second(s)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08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京ICP备06036494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