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刻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峡大坝 石刻壁画 台湾不缺席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1期  作者:羅際鴻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石刻壁画 台湾画家 洪耀

    全球耗資最大的三峽大壩工程甫隆重慶祝,在最後一次灌漿後宣告完工。世人可能只見它的硬體建設。忽略它背後也有文化建設;中共結合百餘位當代主要華人畫家分別創作,在背對三峽山壁上刻石永存,參與這項浩大的藝術工程當中不乏居住在臺灣的畫家。定居臺灣今年剛滿廿年的畫家洪耀(全名洪耀華)指出,一九九七年因大壩工程第一次長江截流期間,當時中共相關部門即開始運作,由領導全中國畫壇的中國畫研究院、廣東畫院和湖北省美術院合作,邀集海內外具貢獻和代表性的畫家分別創作作品。起初取「...

  • 文章裝點此關山 明朝更好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王孝松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河南大学 校庆 碑林 石刻 文化艺术 李公涛

    在隆重慶祝國立河南大學校慶八十周年之際,爲配合這一重要活動,以盧團長博文先生,彭副團長全德先生、楊副團長月明女士爲首的河南兩岸同鄕書畫展出團,征集了呂佛庭先生等七十餘位著名書畫家的百餘幅精品,於民國八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在河南大學校長靳德行先生和開封巿人民政府官員劉福興先生、王惠先生、馬林先生等人士的熱情接見並與展出團團長盧博文先生一起爲展覽開幕式剪了綵。九月二十三上午,盧團長率團到中國翰園碑林實地參觀,受到了碑林創建人李公濤先生的熱情接待並引導參觀碑廊,...

  • 文章西南絲道話唐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楊鵬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西南丝道 唐袁滋摩崖石刻 南诏政权 国家统一 历史集萃

    不可否认,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西南丝道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关系国家统一的大事。屹立在今盐津豆沙关石壁上的一块唐碑—也称《唐袁滋摩崖石刻》,就镌刻着七世纪时期的南诏地方政权,在尝够战争的苦难后,从民族利益出发,从分裂走向统一,向唐王朝输诚归顺,受到册封的历史文物见証。碑文共一二二字,直式,左行七行楷书,第八行篆书「袁滋题」三字。文曰:「大唐贞元十年,九月廿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倶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御史中丞袁滋,副使成都尹庞颀,判官监察御史崔佐

  • 文章從古到今話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郝保倫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古郡 秦东门 旅游胜地 石刻奇观 历史遗迹 古典名著 商贸中心

    海州是东海的一座古郡,也是秦始皇东巡立石「秦东门」的朐阳所在。据史书记载:东魏建郡始称海州,自唐到清向为海赣沭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历史沧桑,时代更递,旧时的古城除保留重大历史沿革外,又新添了诸多颇具匠心的风韵,更令人神往。她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境内山川纵横,风光秀丽,石刻奇观蜚声中外,石棚、白虎、孔望三山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秀绝,江淮。蔷薇河绕城而过,沟通腹地与对外港口的联系。十几座古刹庵堂分布于城乡山谷的绿松翠柏之中。这里物

  • 文章雲台草木皆仙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西游记》 花果山 药用植物 地区气候 古庵庙寺 碑文石刻

    条件,为孕育和保存中草药的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南北药植相互引种驯化的有利过渡带。像生长于陕西、云南高山林间的天麻,经人工引种驯化后在云台山已安家落户,四川的黄连、宁夏的枸杞,美国、加拿大西洋参引种后,长势良好,均获成功。云台山,古庵庙寺,碑文石刻,琳琅满目。尤以《西游记》中描绘的「四季好花常开,八节仙果不绝」的仙境花果山,吸引国内外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如果能在这里建立一座植物园,引种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奇花异木,那它必将成为云台游览区的一颗璀灿明珠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