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电影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电影工业之刍议与形成过程之回顾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3期  作者:承錫康  出版时间:2004-01-15
    关键字: 电影工业 设备 制片厂 电影立法

    电影事业为综合艺术,也是文化事业及娱乐服务业,谈到电影是工业,以前争议颇多,在国际行业分业标准上,也认为是娱乐服务业,在我国也无法源依据可将电影认为工业。一般人的观念,更不认为电影是工业,争论颇多,难以形成共识。台湾光复以后的电影发展,自中影的《蚵女》、《养鸭人家》、中制的《扬子江风云》、《缇萦》、台制的《西施》、《梨山春晓》、联邦的《龙门客机》、《侠女》、国联的《七仙女》等在海内外发行成功,轰动一时,引起国片的制片热潮、促进了台湾电影事业起飞

  • 文章東南亞之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2期  作者:张應天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东南亚游记 台湾电影 电影出口

    及马路,均挤得水泄不通,观众莫不以和我国代表团员一加握手为荣,其热烈一如机场出口时。女明星与葛小寳等登台亮相时,掌声雷动,历久不弱。十二、十三、十四日上午,由梅团长率部份团员出席亚洲电影硏讨会;十五日上午参加亚洲电影协会理事会议,各项程序及议题,均获得预期成就;梅团长所提议案,亦均得各国代表支持与重视,各参加国也都制订了工作方案。亚洲制片企业联合会还指定苏玛尔佐诺为一九七六年将在香港擧行的亚洲电影座谈会的推动者;但第廿二届亚展地点,尙未确定,南韩、印度均有

  • 文章溫州之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蘇虹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发明 电话 电影 肥皂 学校

    聪为教师,徐淑英为职员,学生十二人,分两班授课。翌年十月十日,《温州日报》特发表题为《祝陈希聪、蔡润祥的结婚,兼为温州聋哑学校呼吁》的社论。温州最早放映的电影:民国七年农历正月十四日至十八日,温州城内翔舞台旧址,连续放映五夜时人所称的「电光影戏」。这是一部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情况的资料片,系驻宁波的英领事馆以筹集红十字会经费名义从国外运来的。这是最早放映的外国影片。民国十一年间,为了解决众多工人子弟的入学问题,协助其妻胡识英创办了新民小学。为筹集办学

  • 文章冽晓慶旬李行相見歡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2期  出版时间:1998-02-15
    关键字: 刘晓庆 李行 电影导演 台湾 影后

    大陆影后刘晓庆二月六日中午终于与最想见的台湾导演李行碰了面,一个是大陆知名的影后,一个是台湾的知名导演,两人一谈到了电影,便聊个没完,刘晓庆还问李行愿不愿意让她当女主角。在三立的安排之下,刘晓庆昨日见到了知名导演李行,两人在刘晓庆下榻的亚都饭店共进了一顿愉快的午餐,刘晓庆特别换上一件喜气的红色上衣,并且特别请了化妆师精心打扮了一番,才出来见李行,由此可见她对李行的重视。李行见到了刘晓庆,首先大力地称赞她在「火烧阿房宫」一剧中一人分饰三角的功夫,并盛赞她

  • 文章李行同意重掌金馬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1期  出版时间:1999-09-15
    关键字: 李行 金马奖 电影发展基金会

    电影发展基金会于八月卅日改选董监事,由片商公会理事长王应祥当选新任董事长。稍后,董事会以举手方式一致推选资深导演李行担任金马奖执委会主席。李行表示,他接任之后,当务之急是处理人事问题,他将大力慰留原有的工作人员。至于未来金马奖仍定位为华人影展,他希望今年能让大陆影人以观察员的身分顺利来台参加金马奖。王应祥表示,未来基金会除了金马奖相关业务外,也将注重国片产业的辅导,而昨日他们也成立了五人小组,研商如何提振国内电影产业。另外,他也再三地向前任董事长邱顺清

  • 文章一段兩岸人民應該記得的歷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2期  作者:藍磊斌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涠洲岛 抗击日寇 史料记述 改编电影

    哨所、车库、电台等九个据点,全歼日军十九人,生俘一名,二名日军乘艇潜逃葬身大海。缴获汽车二辆,武装木船一艘,电台二部,重机枪二挺,高射机枪二挺,轻机枪四挺,步枪几十支和一大批弹药。起义者伤二人,一名士兵牺牲。笔者根据史料并采访当事人,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怒岛》并发表在大陆的核心刊物《电影文学》(二〇一二年八月),电影正在筹拍当中。这是目前为止,大陆有史料记载的日籍台湾兵倒戈的事件,意义非常重大。希望台湾的学者也能重视这一事件。如两岸学术界能共同研究这一历史

  • 文章大陆开心第一人的心声——台北荣总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陕西省电影电视学校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2期  作者:郭建學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陕西省电影电视学校 荣民总医院 患病往事 探望父亲

    我是陕西省电影电视学校一位职员,今年五十六岁。一九九四年春节去台湾探望家父时,因心脏病突发在台作了开心手术,术后一年多来,反映良好。因此,我感到莫大的荣幸,我要用手中的笔向您们、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朋友们写出大陆开心第一人的心声。一、五十年来父与子相聚在台湾我三岁时,父亲离开我从学校参加了抗日远征军去缅甸、印度,从那时我和母亲相依为命,受尽了人间的痛苦,无耐母亲改嫁。我勉强渡过了苦难的十三个春秋,于十六岁只身去到西安谋生,当了一名小勤杂工。四十多年父亲

  • 文章戲劇人生一甲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李影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痴迷戏剧 加入剧团 拍摄电影 台湾第一老生 赴港发展

    当地的地方剧——秦腔,还有山西省的晋剧,平时也到西安的新市场去听相声、评书,受益匪浅。离开军中剧团之后,我陆续加入过几个职业剧团,演过不少话剧,也拍过电影。民国三十八年,上海国泰电影公司筹拍一部以台湾高山族为背景的电影「阿里山风云」(即吴凤传),由我饰演吴凤,并带了大批器材、人员到台湾花莲出外景。像这样由国人自己来拍电影,在台湾还是第一遭,因此非常轰动,如今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人,大槪很少有不知道这部片子的。「阿里山风云」拍了半年多,大陆就陷共了,有家也归不得

  • 文章歡迎中國豫劇第一小生——王希玲蒞台公演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8期  作者:張廷魁 出版时间:1993-01-16
    关键字: 豫剧公演 王希玲 艺术魅力 王希玲生平介绍 名剧风流才子 电影巧配鸳鸯

    极广,无论是青衣,武旦甚至发生都演来得心应手,幷擅长扮演现代戏中的各类角色,是位极难得的性格型演员。自一九五五年从艺以来,先后朔造了花木兰,白莲花、李世民、王魁、唐伯虎等六十多个舞台艺术形象。还在「巧配鸳鸯」等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博得了文艺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赞赏,赢得了「中国豫剧第一小生」的美誉。天资聪慧的王希玲,艺术兴趣广泛。她爱书法,爱绘画,爱诗词,注重文艺理论的修养。多年来,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名著,从知识的海洋里吸取精华。由于她长期

  • 文章浙江圖書館建成新編地方誌中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袁逸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浙江图书馆 地方志 浙江省外事志 浙江省电影 西湖志 莫干山志 金融 财税 单位志 浙江年鉴 杭州年鉴 浙江同乡会

    八十年代初,浙江各地陆续开始编修方志,迄今已编印,出版的各类方志超过一千种。浙江图书馆向以保存、弘扬两浙文献为己任,经历年不遗余力征求、搜集,该馆地方文献部已建成国内收藏最全的浙江新编地方志中心。该中心共收藏有各类方志九百八十余种,主要品种包括:一、省级志,如《浙江省外事志》、《浙江省科学技术志》、《浙江省名鎭志》、《浙江省电影志》等,已出的数十种均已入藏。二、市县志,包括宁波、绍兴、温州、嘉兴、舟山等共七十四种市县志全部收齐。三、特色专志如《西湖志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