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牌坊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外传宗谊,梅村建牌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2期  作者:吳偉勳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牌坊 梅村 抱柱联 宗亲会

    香港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为了崇仰吴泰伯祖先的三让精神和开拓江南之功绩,特在无锡县梅村建造一座大型牌坊,高达15米,宽是18米,共花费四十余万元,经过三个多月的酷暑天气,群策群力,终于十月初全部竣工,一座代表江南形式古朴的牌坊耸立在锡甘路,梅南路的入口处,显得十分雄伟壮观堪称为江南之最。这牌坊的建立,意义深长,是把梅里平墟的历史地位定下来,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在纪念画册上,把会旗就揷到无锡的梅村,因为这是吴氏的发源地,是根的所在地,这牌坊的兴建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 文章威遠誌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3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1-03-01
    关键字: 威远县 清水溪 节孝牌坊 青峰书院 炼铁厂

    威远城厢内外街道大小合计尙不及二十条,城内街道,南街较长,北街最短,其宽者可容两马奔驰,若驷马缓行,路人亦须避让。民国二十年以前,主要街道多有节孝牌坊耸立,沿街住户商肆并筑有廊沿,状若今日之骑楼,远远望去,圆顶拱门,百十相连,形势甚为壮观,而拱门之上又多雕绘山川草木鱼虫图案,路人行经其下,颇觉悠然自在。二十一年起,逐渐拆除廊沿,并迁除已坏之牌坊,寻复以三合土改舖原来之石板街道,不惟路面宽敞,仰且市容为之焕然一新。其时井邓公路(自流井至邓井关)业已通行汽车,而

  • 文章記重慶藥材幫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作者:張 鏞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药材帮 山广药材 城墙边 牌坊 火灾 重庆

    三栈,老板都是广东人。又因那时四川交通不便,外销药材是用大木船运到沿海各省及海外,一般人称大木船为广船,货物外销谓之打广;香港、澳门以及南洋一带的药商,用于招徕生意的招牌,多书「山广药材」四字,其由来或在于此。重庆药材商人的行栈,全都聚集于储奇门城墙边及三牌坊(以后改为林森路)一带,共约二、三百家。古岗、顺德、海南三栈规模最大,经营外销港澳及南洋各地。内销多由川人经营,并分生药、熟药两类。民国以后,由于海禁开放,海运日益发达,药材外销,逐渐由川人经营。又因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