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父母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纪念父母回馈桑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祁昌年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探亲祭祖 纪念父母 奖学金 国民教育

    我在民国三十八年大学刚毕业即渡海来台,七十九年公职退休后,返回故里临汾市探亲祭祖;别离四十多年,父母已经作古,「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家鄕交通建设方面修了几条马路,但农村经济尙待开发,国民教育落后,国校教室门窗失修,课桌椅残缺。我在村中鄕亲建议下,捐了一笔钱,修理本村国校的门窗,添置课桌椅。我想起民国四十三年,我刚担任高雄县政府财政主管时,高县偏远鄕村国校教室残破及捐资兴学情形,深深体认鄕村父老,对国民教育的急迫需要与重视,也想起民国五十六年

  • 文章古稀老人回憶錄(三十)跨海探親(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6期  出版时间:2012-04-10
    关键字: 回忆录 跨海探亲 手足相会 父母辞世 公墓迁移

    七、爹于睡梦中辞世,岳母亦病逝此次出入境到大陆探亲,才发现当初我的户籍上资料所载父周承霖误写周承林,母胡志强简略为胡氏,欲更正却要我提出大陆証明文件,当时是不可能的事。一拖便四十余年,确增加不少困扰。到大陆后发现爹已改回周鸿飞,母已改回胡桂英。在赣弟协助下,取得赣州市公証处公証之户籍资料并証明我是周鸿飞长子。回台后先将我的人事资料中父母姓名改为周鸿飞及胡桂英,经由市政府呈报中央考试院铨叙部核准。至户籍上先从最初申报户籍户政机关找出封存四十余年申报书,确认

  • 文章恩勤九十年(中)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2期  作者:楊管北 出版时间:1977-08-10
    关键字: 老杨万顺酒行 孝顺父母 子女教育

    編按:楊管北先生,鎭江人,現任復興航業公司董事長,爲吾鄕航業巨擘,本文爲其封翁順源先生九秩華誕所作,孝思洋溢,特予闢載,以弘潛德幽光。

  • 文章能華詩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汪能華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怀念父母 返乡探亲 海峡两岸 感怀诗文

    憶夢夢中喜見爸爸面,媽媽同坐在身邊;緬懷雙親靈長在,雖是夢裡也覺甜。但願時光能倒轉,永遠停在十年前;此夢企盼常常做,繞膝兒孫天天見。送別送叔探親把家回,依依惜別戀芳菲;江寧兩晚同床眠,祿口機場沐朝暉。波音翱翔南天去,嬸娘麗妹盼親歸;叔侄平安回到家,電話問訊共欣慰。正月十六隨筆天上月圓逢月半,十五沒有十六圓;今日爲叔慶華誕,海峽兩岸齊祝願。汪氏門中人丁旺,雲台阿里共嬋娟;祝願壽星逾期頤,天遂人願滿園春。

  • 文章我從京九線上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吳夢桂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思念父母 探亲琐事 人生感悟 行程游记

    十年以來,這是我第五次回探河南老家。第一次在民國七十八年的深秋,也就是一九八九年的九月間,是用一個非常悲淒的理由,才被允許踏上一別五十多年了的故土。心裏不只傷痛,也有種未可知的緊張及茫然,或是那就是近鄉情怯吧!台灣是在民國七十七年開放可到大陸探親的,第二年開放公務員可以到大陸探病及奔喪,雖然先父已在那時的十年前壽終「禁地」,但吾母是在那個開放時間的前兩個月撒手人寰,所以合乎奔喪的規定,我的申請得以用這個哀苦的理由核准。但接著又發現我的職務等級未符可准之範...

  • 文章風雨樓隨筆(十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6期  作者:周啓範 出版时间:1997-05-01
    关键字: 多多餐厅 衣食父母 门庭若市 诚信为本 立桥修路

    那是到「多多」来吃饭的顾客,几乎皆是彬彬有礼的绅士,宾主之间,欢洽犹如家人,临走时,还要向我说声:「谢谢,谢谢!打扰,打扰!」这种移樽降贵的礼藐,不是一般菜馆中可能见到的。为了赚钱,生意人尊称顾客为「衣食父母」,其心可鄙,其情可愿,盖不如此,无以招徕。不过,不论开什么店,除谦和待客外,最重要的是诚实服务。我不希望顾客浪费酒菜,把剩下来倒掉,尤其是白饭,更不可糟蹋。所以我请李超哉兄写了一幅「细嚼浅飮,多福多寿」横条,悬之壁上。开菜馆最难配合人的口味,便是咸淡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