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灵渠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灵渠(又一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8期  作者:鍾鼎鼐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水利工程 灵渠 回忆

    世人知「桂林山水甲天下,及阳朔风景甲桂林」,然而此山水风景,如果无漓江穿流其中,则山成颓山,水乃死水,岂能称「甲」?惟言漓江,必言灵渠,因灵渠乃漓江水源,于公元前二二三年秦始皇命令在兴安所兴建,为我国重要水利工程之一。时至今日,沿漓江各城市物丰民安,皆拜漓江之赐。漓江因不仅景致秀丽而已,自秦亡汉兴,言秦必责其「暴」,说汉则诵其「仁」。其实,秦始皇命令兴建灵渠之外,又在泾水洛河之间,兴建郑国渠,及在四川灌县建都江渠。此三大水利工程,对国计民生,助益其大

  • 文章湘灕源流攷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湘江 漓江 方志资料 源流考证 灵渠

    城东南海阳山。兴安县,湘漓二水,源出灵川县境东南海阳山,东北流入县境。是海阳山既不在兴安之东,更不在兴安之北,而在灵川东南海阳鄕。(西直桂林。)唐人知灵渠在兴安,源实出始安县属海阳山,龙朔二年(六六二)析始安置县,因名灵川;与全县远不相涉;楚马希范之改湘为淸湘,盖亦以此。三 海阳山方舆纪要:「海阳,本名阳海。」谢通志山川略,兴安县湘水条,引水经,案曰:「阳海,宋以后误为海阳。」盖指宋吴曾湘水记引水经注,实则唐休符桂林风土记已作海阳矣。湘中记作阳朔,郭璞注山海经海内东经,以

  • 文章兴安灵渠是漓江源头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鍾鼎鼐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漓江源头 兴安灵渠 历史传说

    消息,以掌握敌情,并预测天候、分析地形。其中,地形分析对作战指挥有相当关系,为确实了解防区地形一一包括山岭、河流、道路、桥梁、丛林等等状况,曾亲自调查。因而得知漓水源头,乃在兴安灵渠灵渠者,湘江漓江之分界处也,然而湘江汹涌澎湃,漓江则安静柔和,此何故耶?乃兴建灵渠之初,主事者引相水(俗称相思江)入灵渠后,即以「三分漓水七分湘」为其施工策略之故,原因不详。灵渠乃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公元二百二十三年前,秦始皇为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派其大臣史禄,主持此事

  • 文章谈广西两千多年前运河——灵渠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期  作者:韋永成  出版时间:1978-05-20
    关键字: 广西运河 灵渠 交通水利 史料记载

    阅今年四月廿七日中央日报副刋,中有友好朱光彩兄所写的「灵渠」谈一文,提到我的名字。朱兄早期留学德国习水利,为国内水利专家,在抗战胜利后,中央派朱兄主持堵塞黄河决口工程,非常艰钜,朱兄不眠不休,尤其是朱兄之夫人为德国人,热爱中国,陪同朱兄在最后最重要围塞阶段,其夫人亲自陪同工人,冒险犯难,以克服此最艰苦之抢堵工程,而竟全功不负中央所付使命,値得吾人钦仰。抗战初期中央派朱兄赴广西办理农田水利,当时我在桂林绥靖公署政训处任处长。朱兄之文是摘录:「中原文献第八卷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