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源流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黃河(一)——河源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黄河 河源 历史文献 梅溪 源流考

    因溯源浸蚀,发生河川袭夺,故黄河折而北流,而列渠亦复倒流……」。由以上这段引敍,我们可以有二种推断:第一个推断,据禹贡:「导河于积石,导江于岷山」。也就是黄河现在的星宿海源流是岷江的上源,后以河川浸夺作用,变成河源,连梅溪这一段岷江也受侵夺,倒流归河了。第二个推断:依地形图仅南侧唐古喇山及北侧积石山有雪线高峯,中间巴颜喀喇山在这一段本为湿泽草原,北纬三十四度为其约略中线,以南者随江东南流,以北者随河东北走。但不知某年大地震,地壳折曲,造成自西北向东南走向之

  • 文章湘漓源流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湘江 漓江 方志资料 源流考证 灵渠

    形似之讹。应氏「零山」抑「零陵山」皆不见他书:实皆无关宏旨,毋烦辞费。本文从唐以后通称「海阳」,或「海洋」。海阳山图四 湘水源流湘源灵川东南海阳墟,东二里,有石峯特立,徐霞客所谓海阳山也。东南有读书巖,有水从巖下石穴涌出,水与口平。査礼谓为湘滩水源,作歌曰:我昔读水经,曾究湘漓流,源出始安县,海阳山之陬。涓涓始一派,觞泛乃为舟。盘盓导东北,水分西岭头。咫尺同源异千里,北曰湘水南漓水。湘过巴邱入于江,漓至苍梧注郁止。漓流水弱湘流强,为㴑狂波筑华觜。利凿灵渠万世

  • 文章我的家鄉——玉斗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2期  作者:康祿新 出版时间:1971-07-10
    关键字: 玉斗镇 思乡 康姓源流 风俗 社会状况

    我生長在玉斗鄕臚地村。年靑時代便負笈外鄕求學,及涉足社會又跟隨著服務機構到處遷徙,有如飄萍。時常離鄕背井,僕僕風塵,歷江南諸省,曾到過戰時的陪都重慶,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都感到不如在家鄕的舒適,可能是爲了流浪他鄕,懷念桑梓罷,故有時也請假囘里省視雙親,却因職務纒身而不能久留。因而對故鄕情況,亦不大了然。頃永春文獻雜誌社囑撰玉斗鄕史料,俾海外諸鄕長洞悉故鄕之一切,藉以增進他們敬恭桑梓,愛慕祖國的熱忱,爰不揣淺陋,以僅有的聞見列述於後:週界玉斗鄕位居永春縣治西...

  • 文章簡說中華中國台灣與中華人中國人台灣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中华名称 中国之称 华夏之称 台湾省名 历史源流

    峽江 陳有聖一、中華之稱華之得名,理論甚多。神靈之胃,以雍梁二州爲根本,其地東南爲華陰,東北爲華陽,就華山而定限,因名國土曰華,華本國名,非種族之號作主張,華的得名是因華山而來。又云:舜因重瞳子而名重華,國家因舜是天子,故名其國爲華國,而民族又因舜之名而名華族,以紀念虞舜之仁聖,亦爲華由舜而得名。並因舜耕於歷山,歷山又名虞山或吳山,虞吳二字通用,吳與華古爲同音,故舜國號虞亦即爲吳,亦爲華,是華由虞而來。尙書舜典云:「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于帝」。史記五帝...

  • 文章翡翠文化產生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7期  作者:周經綸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翡翠文化 产生地 滇西 历史源流 学者论述

    翡翠文化的產生,是以中國玉文化爲本體,以中國雲南省滇西地區爲根據地,長期醞釀發生出來的。據滇西騰衝的文獻記事,時間約從元朝開始,那時的文官武將,已經經手裴翠。如:「晉公公採珠翠」,「錢能擁兵索玉」等等的文獻記載。可想,玉石裴翠已實存市場大價値,因而產了很大的誘因,這才鼓起當時當地鎭守邊疆的武將錢能,擁兵索玉;晉公公是太監,採珠翠幹什麼?必定是向中央皇宮送貢品。滇西騰衝管轄之地出產玉石裴翠,加工琢磨成「珠翠」,此種「珠翠」成爲當地的名貴特產,晉公公的職責當...

  • 文章台灣與大陸不容分離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台湾史迹源流研究会 海峡两岸 历史研究 地缘文化

    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主办的台湾史蹟源流硏究会七十二年会友年会,于去年十月间擧行,参加的会友及学者专家三百余人。据指出,野心分子否认大陆与台湾的地缘、血缘关系,抹杀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渊源,妄倡省界观念、部落思想,以求从内部分化、瓦解国内的团结,因而今日对台湾史蹟源流的硏究,阐明台湾与大陆的地缘、血缘关系,较前更为重要,更具有国家建设开展与民族文化复兴的意义与使命。这次年会择于台湾光复节擧办,目的也就是缅怀先民开拓台湾的精神,效法先贤先烈的爱国行为。该会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