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文化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由臺灣建築看我們的「根」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2期  作者:邢福泉 出版时间:1984-05-01
    关键字: 文化建设 台湾建筑 民族文化 艺术

    近幾年來,國內文化界有兩點現象値得我們留意:一是社會人士對中國文化、藝術的熱愛與重視。這一方面可以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傳播媒介,大量報導或硏討與上述主題有關的題材爲例子。第二個値得留意的現象是「尋根」的意向和熱情正方興未艾,尤其在知識份子與靑年學生之中。所謂「尋根」,是尋找我們文化藝術的根源,特別是與我們現在生存的社會及環境有關的「根」。自文化建設委員會設立後,台省古蹟的鑑定和維護,成爲重點之一,亦爲各方所矚目。在建築方面,其以豐茂圖片介紹者居多,從...

  • 文章福建省的山胞——畲民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9期  作者:阮北道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畲族 畲民 风土习俗 民族文化

    篮、钟四姓畲族或同姓畲民,结婚其妣称为亦民,因自称系公主及功臣之后,乃贵族,汉人为百姓,系平民,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职是之故,因其血统过于单纯,故比汉人愚蠢。㈥畲民对男女性交非常开放,女者除有夫之妇外,闺女及寡妇极为随便,故有「我哥已死三年,我嫂还添一个唐晡孙(姪男),眞是好风水。」的笑话流行,可见性自由之一斑。㈦畲民结婚多采入赘方式,其原因1需要人力帮助农作。2娶媳妇要花相当多的聘金,招赘则付出象征性的聘金即可。此外闺女招夫谓之招赘,寡妇招夫谓之

  • 文章鄭州:全國最好的曲藝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陳煒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曲艺宫 民族文化 演出 观众 戏曲

    九月八日这天,是値得河南民族文化曲艺宫纪念的日子。从这天始,它的名字又一次走出郑州,走出河南,远播世界。因为这天晩上,有一三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来到这里,幷观看了演出。他们是曲艺宫今年八月被河南省旅游局定为旅游景点之后接待的第一批客人。这是一批不寻常的客人。他们中许多人的头发已经花白,步履已经蹒跚。他们从广东,从香港、台湾,从日本、泰国、新加坡,从世界各地,不远万里来到中原,是为了了却一桩心愿「寻根」。他们是黄河流淢汉民族的后裔。一六〇〇年前,他们

  • 文章回到台北(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3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89-08-10
    关键字: 台北 城市建设 民族文化 文化教育 社会治安

    九、都市建設與環保林園工業區日前發生民衆抗議公害被迫停工事件,目前雖已賠償暫時告一段落;但此一事件的成因及影響層面的廣泛,不得不令人慨嘆與憂心。「工業與環保」以及「都市建設與環保」這兩個對我們都重要,但本質却是對立的問題,在國家未來建設發展中,將更凸顯其重要性與複雜性。我們欣見國人環保意識的覺醒;更慶幸政府對環保工作的重視,設立各級環保機構專責推行。然而,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意義在於預防,預防及減少對環境汚染與破壞的發生,然而才易於處理。所以唯有人人愛惜這...

  • 文章從民族文化史看臺灣與大陸的關係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作者:李亦園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两岸关系 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 民间信仰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台湾与大陆之间有非常密切而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一般论台湾与大陆关系史都以明代末年汉民族移居为起点,较早者则亦有以宋代之移殖澎湖为始。在此以前,则认为只有史乘上的记载,而没有较大规模的民族文化迁移,例如隋书所记载的「流求」、三国志的「夷洲」、汉书的「东鳀」、甚至史记的「瀛洲」等都为史家考证为台湾,但都认为其间只有短暂的接触而已,并没有持久的经营。不过,若从民族文化史及考古学的观点而论,在更新统末期,约在距今五万年以前

  • 文章蒙藏詩歌民謠的特質——民國七十四年三月廿一日蒙藏委員會與中華日報蒙藏詩歌民謠座談會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蒙藏诗歌 民谣 人物讲话 民谣诗歌座谈会 蒙藏民族 民族文化

    以文化的了解促進各民族間心靈的溝通

  • 文章中原文化與中原水系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龐儀山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中原河流 民族文化 中原文化 中原地势 中原历史

    一、河流乃民族文化的成因古代各国民族文化(Culture)没不依存河流而发展——不论是埃及,巴比仑、中国、以及其他的古代民族,都赖其河流而生存,发展、茁壮。是以历史学家把人类文化分别为三类:一为游牧文化;二为农耕文化;三为商业文化。游牧文化发源在高寒草厚的地带;农耕文化发源在河流灌漑的平原地带;商业文化发源于滨海的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这三种文化、又可兼并为二类:游牧商业文化为一类;农耕文化为一类。游牧商业文化起于内部物产不足,需要向外寻求、因此,是流动

  • 文章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喜看朱仙鎭木版年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王孝松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朱仙镇木板年画 文化交流 民族文化 中原文物

    本文作者王孝松先生現任開封市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對由台返鄉探親交流旅遊之同鄉接待親切,服務週到,且熱心於兩岸文化交流之推動,曾幾次爲本刊提供稿件,報導家鄉文化藝術等活動,在此特向王先生致謝。 ——編者

  • 文章建設雲南國際大通道的啓示與思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施毅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云南国际大通道 交通现代化 社会经济 民族文化 启示思考

    并带动云南经济的发展。云南绿色经济建设方兴未艾、生机勃勃。⑷促进云南旅游业和民族文化建设把具有云南特色的旅游业和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文化有机结合,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第一流的国际性旅游大都市,从而幅射全省,云南旅游业和民族文化建设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云南是中国最具有旅游发展前景的省区之一,处于几种文化荟萃交流的地区,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绚丽多姿。那常年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丽江城中的纳西民居;大理的三塔映月和小桥流水;鸡足山的小乘佛教胜地;迪庆高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