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母亲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別忘了這片深情的土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0期  作者:馬中原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深情 土地 武进 儿女 母亲

    树再高有根,海再深有底;远飞的大雁呀,别忘了这片深情的土地…你中间有我,我中间有你;只要血在同一条血管裏流淌,有离别必定会有欢聚。篱笆小院坐北朝南,故鄕的摇篮天天在想你;老外婆坆头的小草轻轻抖动,牠在哭诉人为的骨肉分离。一炷清香点燃三代人的心愿,四十多年的相思化作七月的泪雨。今天我们在故鄕重逢,明天将接受新的洗礼;别忘了武进永远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永远是武进儿女!不管你走遍天涯海角,母亲时时在看着你;跌倒了,您就喊:武进——站起来!成功了,您就喊:武进

  • 文章祭母文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不孝男劉利瀛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陈治清 追思母亲 沉痛悼念

    朝朝暮暮望儿归心愿未了含恨而终时时刻刻念母恩孝思难尽遗憾终生维中华民国八十三年四月十六日,慈母逝世百日于台北市善导寺诵经追思,不孝男利瀛、媳李绣梅率同子女国贞、宏贞、彦贞、素贞,谨以鲜花素果,致祭于母亲大人之灵前曰:呜呼!哀哉!时代悲剧造成家庭不幸,上不能享受含饴弄孙之乐,下不能尽承欢膝下之义,终致母亲「朝朝暮暮望儿归心愿未了含恨而终」,「时时刻刻念母恩孝思难尽遗憾终生」。造成这种人伦悲剧,「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苦汁满杯。只有儿一身承担,一口呑下,但儿必须

  • 文章我與外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王守中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两岸交流 台湾探亲 《我哭母亲

    中原文献第二十六卷四期拙文「我哭母亲」有:「生我者母亲,养我者大姐也,长姊比母」之句,但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大姐的长子袁志贤于三十八年也随军撤退来台,直到三十多年以后才相逢,现在想起来回味无穷,如果当年我没有北上参加新鄕同鄕会春节团拜的话,说不定一直的到今天,甥舅还没有见面的机会哩。台湾虽然是个蕞薾小岛,人稠地窄,机缘未到,擦肩而过也不相识?何况当年我从军抗日,外甥还是个不过十岁的孩子,提起甥舅会来也颇戏剧性。溯自民国七十一年的三月初,春节刚过去不久,台北

  • 文章温瑞塘河整治美景母亲河初绽笑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陳天賞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温瑞塘河 母亲河 整治 治污纳污工程

    在浙江的温州与瑞安之间,有一条终年流淌著河流,叫温瑞塘河。它北起温州的瓯江,南到瑞安的飞云江,河道全长一二〇〇公里,由一条主河道和千条左右的支流河道组成。它穿越鹿城、瓯海、龙湾、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瑞安市,流域面积为七四〇平方公里;河道两岸有一七一·七万人口和一七八五公顷土地与之息息相关。温瑞塘河最早开挖于东晋时期,唐太和年间大规模疏浚,它以博大的胸怀,千百年来,为城乡防洪、排涝、航运、工农业生产供水和两岸人民的生活用水默默地奉献著,人门亲切地称它母亲

  • 文章温州的母亲河 塘河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瑞裔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塘河 母亲河 历史变迁 往事回忆

    中午午休时,我梦见姑妈走了,正惊著,爸来电话证实了我的梦。他的口气又回复重前,权威、冷静、果断,不像在塘河船上那样。如今父亲走了也近五年了,我在逛网路时看到塘河整治后的美景,水清了、岸直了、绿化了、摩登了……好棒好棒好棒。才想起要好好了解塘河,才发现她是温州的母亲河,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于晋时初成河道。从南朝永嘉郡守谢灵运《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及《游赤石进帆海》诗,可见他曾由此河自温州至仙岩、帆游。唐会昌年间(841—846)温州太守韦庸倡疏

  • 文章憶母贈舅詩(五絕七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1期  作者:劉奎耀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回乡祭祖 返乡诗 怀念母亲 赠诗

    舅父攜子歸,鐘樓前徘徊;分離逾甲子,重逢鬢毛摧。(灰韻)午間離台灣,申時太原還;相聚在老院,握手淚自潸。(删韻)敘舊斷愁腸,往事多芬芳;香茶悲中飲,細聆母話長。(陽韻)戰亂離故鄉,歷盡苦風霜;姐弟皆有業,相見歡一堂。(陽韻)祭祖最爲先,舅甥心緒牽;舅公體康泰,母念永在天。(先韻)根深在故園,葉茂殖海藩;但願多往返,情濃祖蔭繁。(元韻)天地無私情,家族多精英;各盡其職責,欣欣共向榮。(庚韻)寫于壬辰(二〇一二)年三月廿六日舅父回鄕祭祖探親之日

  • 文章孝親二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陶士君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孝顺 诗歌 母亲 教育 王庄学校 捐款

    鱼雁无往还白发娘念儿 每日倚门前 光阴如穿梭 转眼四十年日日盼儿归 希望成云烟 养儿防备老 出征竟不返儿苦未尽孝 无语问苍天 游子思娘切 梦中闻娘唤劳瘁为儿女 母恩重如山 欲报三春晖 娘亲不复见撤手离人世 令人心痛酸 世上多母亲 吾母最可怜漫长坎坷路 永远走不完 云雾遮日月 终被风吹散两岸齐开放 返鄕人不断 儿自海外归 匍匐跪坟前恳求娘宽恕 带罪祭祖先 男儿去报国 忠孝不能全娘贤比岳母 美名千古传 为祖争光荣 子孙立志愿吾母有灵验 含笑在九泉二、为捐资兴学敬

  • 文章中國文化在黄河、黄河文化在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河南 文化 母亲河 水利 旅游

    的黄河游览区之内,因此,二者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同一地点。特区在郑州市北郊,黄河南岸之滨,面积约十七平方公里,以岳山(即俗称的邗山)的五龙峰为中心,幅射发展,兹就其有代表性者,择要叙述如后:黄河母亲意义深长进入岳山五龙峰游区,第一个人令人瞩目的景观,就是「黄河母亲」雕像,雕像是矗立在一个梅花池中的一座巨型白色塑像(见照片),一位慈母怀抱婴儿,端坐池水中央,慈祥中带有端庄慧美,像征黄河的化身,她怀中的婴儿,自然就代表了中华民族,也就是以这样一座雕像,作为黄河孕育中华民族

  • 文章五月双修:诗人节·母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诗人节 母亲节 端午 屈原 格律诗

    感人至深,而「岁月不催人自老」,苍凉中谦冲自抑,犹胜古人,令人肃然。五月双修—母亲节人类繁衍进化,母氏的劬劳,十百倍于父亲,所以「母子连心」,是天性,也是人性。古今中外歌颂母爱伟大的文章,最为生动,言简意深的,要以基督教的宣传词「上帝不能在每人身边,因此赐给你母亲」,令人刻骨铭心,泫然欲泣。因此美国政府在一九一三年,认可一位孝女安娜的呼吁,将她母亲在一九〇七年五月第二个星期日逝世的日子,定为「母亲节」,因为契合人伦孝道,普获举世响应,可见东方西方,对伟大

  • 文章保护温州人的母亲河——飞云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4期  作者:夏珠明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母亲河 飞云江 黄河世纪构想 南水北调 珊溪建壩

    看今年(九九)四月二四日之杭州日报,黄勇先生等于该报第七版著文,题为「关注母亲河」,另黄炳元、翁焕明二先生更特别呼吁应保护哺育千万人民及四万余平方公里土地之浙江人的母亲河——钱塘江。而黄勇先生以「中国世纪行动——保护黄河」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后回』,奔腾不息的黄河,自古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据记载:黄河自一八五五年至一九五九年的一〇五年间从未发生过断流现象、一九六〇年由于三门峡水库关闸蓄水,首次出现断流,但仅二十五天,黄河自然断流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