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建议州市广植花案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9期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梅州市 种植梅花 提议

    提案单位:世界客属总会 理事长陈子钦台北市嘉应同鄕会 理事长黄道宜台北市县同鄕会 理事长杨尚霖一、案由:为激励客家人坚忍卓绝精神,发扬客家人进取勤奋的优良传统。建设州市为花鄕,广植花以突显州市特色,进而创建花节,使全体客家人在花精神指引下,奋发创业,服务人群,造福社会案。二、说明:㈠花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有国魂之誉,前人诗句:「虬枝如铁,花鲜似血;以象国魂,万年屹立」。亦有四君子,岁寒三友的美称。㈡花有肇始于炎帝之说,早见于诗经三

  • 文章踏出「送钓竿囘黄运动」的第一步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帥元甲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故乡 思乡 黄梅县 黄梅剧团 黄梅调

    从唐人王维的「君自故鄕来,应知故鄕事」,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鄕」以及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等怀鄕的诗句中,充分表露「故鄕情」,乃人类的天性。当我三度回到黄故鄕,发现民生凋蔽,各种落后的情况,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常思对其有一改善措施,但苦于力薄能微,无从着手,思维再三,想起谚云:「与其送条鱼,不如送支钓竿」,以经济的手段,促进黄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之后,大家的困扼,自然解除,生活必能改善,台湾的经验,可以充分证明。这样就如同送了

  • 文章湖州粽子和宁波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5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70-06-15
    关键字: 褚老大粽子 杨梅采摘 杨梅功用 各地杨梅

    还有一种应时的水菓,那就是杨。杨在浙省若干地方均有出产,然而不能像旁的水菓似的遍布外埠,其原因除了它的果实无法放上三天的理由外,交通不便和运输设备不够完善也有关系。另一原因是适合生长的地区不广;像宁波三北一带,一样的连绵数十里的山区,却只有三个山峦内有杨生长——田央鄕西南方五六华里一个小山区,凤蒲岙及邱王山区一带。(编者按:以上属慈谿县,此外奉化的楼岙,和舟山本岛也以产杨出名)。每当仲夏五月,就可看到如台湾李子般大小,紫黑色的杨上市;装在鱼筐似的

  • 文章感懷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7期  作者:羊牧之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咏梅 水仙 感怀

    怀蒋贵麟居然渡海越苍烟,遥访郑公仰昔贤。台北风光游半纪,江南名胜别多年。思怀故里情犹暖,看到家乡月更圆。何日归来重聚首,白头相对笑樽前。咏岁尽天寒雪作堆,冷香枝上最先开。小窗初见横斜影,便觉东风万里来。水仙托身泉石亦前缘,意在凌波便是仙。留与南窗数晨夕,诗肠为尔发清妍。

  • 文章州端的种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7期  作者:花协会 出版时间:2003-02-15
    关键字: 古梅花保护 梅花景区 梅文化 果梅种植 市花

    州市花协会自一九九六年成立以来至今已六周年了,在市有关领导的关心下,在协会同仁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市花—花在我市人们的心目中有了较深的认识,我市花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今年来我们又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一、做好古保护,树立市花形象我市县城东潮塘古,是迄今发现的华南的最古老花花协会自一九九八年始投入经费,进行管理工作,使前几年濒临衰亡之态的古又恢复了生机,但因协经费欠缺,古保护的好些工作尚未能做好。二〇〇一年

  • 文章服务同鄕与囘馈黄——话黄同鄕会年度工作方案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7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黄梅同乡会 工作方案

    湖北省黄县旅台同鄕会,八十二年度会员大会曁第五届理、监事改选,经于本年一月三十一日,假台北市大安户政事务所举行。热爱鄕梓、勇于任事的帅元甲先生,经当选为理事长,全体理监事,旋即于二月十一日,在悦宾楼餐会中,举行本届第一次理监事会议,并通过年度工作方案。该方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如何服务在台同鄕;第二部分则为如何回馈故鄕的黄县。关于服务在台同鄕方面,帅元甲拟将同鄕会组织,分为财务、文化、连络、总务四组,每组设干事若干人,由总干事负责督导、协调、指挥

  • 文章一夜鄕心四处同——黄同鄕会欢迎故鄕佳宾侧记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8期  作者:吳紹華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汉剧 黄梅同乡会 思乡

    同鄕会,于六十九年三月九日,经台北市政府社会局核准成立迄今,已逾十三个年头。在此期间,除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联谊餐敍外,其余很少再有若何重要活动。但自帅元甲先生担任第五届理事长后,由于海峡两岸情势丕变,各项交流活动日益热络,黄鄕亲,因探亲、参观、访问、讲学等因素,而被邀来台者计有吴苾雯、陈丽姝、程炜、程勇等四人,同鄕会基于「游子心、故园情」的襟怀,均曾分别邀请餐敍,以尽地主之谊。一、吴记者苾雯:海峡交流基金会,去年九月五日,邀请大陆十八位记者来台,作为

  • 文章世客、嘉应等「五单位」为种事告乡亲函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本會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7-02-15
    关键字: 梅花乡 建设提案 通告

    各乡亲惠鉴:敬启者:世界客属总会第十二次恳亲大会于民国八十四年冬在州巿集会时,在台乡亲基于爱护桑梓之热诚,曾由世界客属总会、台北巿嘉应五属同乡会、台北巿县同乡会、旅台州中学校友会、旅台县东山中学校友会等五单位联名提出〔建设州巿为花乡〕的提案,获得大会通过,认为系最有意义的提案,且得到故乡人士的回响,已在州巿率先以高速度的行动完成了六千株的花种植,写下州种的新页。兹者:州巿有关方面,经成立〔州巿花协会〕,由州农校侯校长主其事

  • 文章海外传宗谊,村建牌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2期  作者:吳偉勳  出版时间:1994-12-20
    关键字: 牌坊 梅村 抱柱联 宗亲会

    香港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为了崇仰吴泰伯祖先的三让精神和开拓江南之功绩,特在无锡县村建造一座大型牌坊,高达15米,宽是18米,共花费四十余万元,经过三个多月的酷暑天气,群策群力,终于十月初全部竣工,一座代表江南形式古朴的牌坊耸立在锡甘路,南路的入口处,显得十分雄伟壮观堪称为江南之最。这牌坊的建立,意义深长,是把里平墟的历史地位定下来,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在纪念画册上,把会旗就揷到无锡的村,因为这是吴氏的发源地,是根的所在地,这牌坊的兴建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 文章今日村与鸿声(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9期  作者:錫志  出版时间:1993-11-20
    关键字: 梅村 鸿声 农业 工业 交通

    鴻聲鄕,位於無錫市東南,距市區二〇公里,全鄕總面積二五.五平方公里,六七七二戶,二三三一八人。有鴻聲、茅塘橋,西倉三個集鎮,鄕政府設在鴻聲鎮,轄十三個行政村,二七八個村民小組。鴻聲鄕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市內公交十九路車頻繁往返。有直達上海、蘇州的長途公共汽車,農民班車、招手車不計其數。現代化的郵電大樓有近千門自動電話交換機,國際直撥電話四十四門,六部用戶傳眞機。醫療衛生事業設備精良,商業服務網點功能齊全,文化體育活動設施完備,全鄕有完全中學一所,中心小學...

共80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