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白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專載)廣州學術會議小記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2期  作者:姚秀彦 出版时间:1996-10-03
    关键字: 学术会议 科技 李白 孟子

    里之外;「顺风耳」,电话可以无远弗届;「缩地术」,有高速飞机可朝发夕至,上天、可登陆月球,入地、有海底隧道,回想李白的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及庄子所说的大鹏鸟,「朝苍梧,暮北海」,都是自然而平凡的事。科技惊人的发展,人们的心灵和胸襟是否也同步进行?目前看来,似乎仍配合不上,不但我们周遭的人在划小圈子,什么原住民、非原住民、客家、福佬,自筑藩篱,让心灵越来越远,越看,越想,大家似乎眞不一样,连美国哈佛教授杭廷顿,也说文化冲突的时代来临了。是眞

  • 文章李白的投资创业观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徐世澤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李白 人物著作 投资观念

    李白是唐朝的一位伟大诗人,世称「诗仙」。我们对他的传世名句,都能朗朗上口。现在我来谈谈他影响今日企业家们投资创业,重视资金和人才的两首诗—《将进酒》、《行路难》。前首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观念正合乎今日投资创业所讲究的时势和潮流,必须顺应潮流,不能逆势操作。否则将资金停滞,人才难留。接着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他提醒投资创业必须掌握时机。因时机稍纵即逝,一旦时机错过,那就空留悲叹了。其次,「天生我材必有用

  • 文章(鄉情報導)南陽—燦爛的中原之珠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5期  作者:李清彪  出版时间:1995-01-03
    关键字: 名胜古迹 张仲景 诸葛亮 李白

    张仲景、军事家诸葛亮、水利学家召信臣、法学家张释之等一代先哲的发明和创造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都闪烁著灿烂的光辉。南阳,山川秀丽,名胜古迹繁多。「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古诗十九首曾极言汉代达官贵人在南阳观光游乐的闲雅景象。自唐以来,文人雅士更是慕名而来,李白、孟浩然、韩愈、苏东坡、元好问、范仲淹等大文豪都曾寄情南阳山水,凭吊先贤遗积的诗章。而今,历代遗积遍布南阳各地,曾载入「中国名胜词典」的就有武侯祠、医圣祠、汉画馆、张衡墓、古县衙、荆紫关、陕山会馆、水廉

  • 文章三下三峽話三峽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2期  作者:王用楫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长江三峡 水利工程 瞿塘峡 李白

    请嫁他。临行时元帝才发现其容貌出众,但已不便挽回。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意思是带给匈奴安宁的王后。元帝为表彰昭君,改年号为竟宁。昭君和亲,对结束汉匈长期战争具有重要作用,符合人民愿望,深受人民爱载。两千余年来,昭君的美丽、贤慧、善良、勤劳的形像,常住在人民的心中。香溪之水,四季常青,碧绿透底;与长江水比,清浊分明。传说昭君入宫前,曾在溪边洗脸梳妆,项链上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馨馥郁,香气扑鼻,香溪从而得名。八、李白三次过峡诗人李白,生平好游

  • 文章記故鄉的一次水患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允中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故乡水患 李白 黄河决堤 丰北决口 《金壶七墨》

    之,惟恐倾跌,色蔼然以和。进而问曰:「若!汝母乎。」曰:「然!」「日得食,奉母正也,然汝身甚寒,不己饥乎?」曰:「得母饱暖,以终天年,即身死亦乐,冻饿安足忧。」天河生曰:「嗟乎,穷困而至于丐,竭其力犹足养亲,独寿命见阨于天,遂无可如何?丐有母,丐而福矣。」问其姓,曰:「王」。不知其名,沛邑人,子死,妻去,有田三亩,去年河决丰沛间,家被淹没而丐也。后语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小时候,在家乡常听老年人说:「黄河是从天上飞来的」。这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错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