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授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毛寿彭教授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毛寿彭 教育 水利 教授 悼念

    先生諱壽彭字松齡,祖籍河南省永城縣人,生於民國三年三月六日。父元岭公爲鄕之名儒望重一方。母李氏系出名門,樂善好施,急公好義,望重鄕閭。先生於二十七年參加全國第一屆大學聯合招生,考入國立西北農學院農業水利系,次年轉入國立西北工學院水利工程系,三十一年六月畢業,獲工學士,留校任助敎,後轉往重慶行政院水利委員會工作,三十三年考取政府公費赴美,入加州大學硏究院硏究,並在墾務總局任工程師。抗戰勝利後,三十五年返國,在南京水利部服務,旋受命派往河南鄭州,參加黃河花園...

  • 文章鄉長陳廣沅先生老當益壯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3期  作者:承允 出版时间:1983-06-10
    关键字: 陈广沅 大学教授 储运厅 教育委员 竞选

    同鄕陳廣沅老學長在國內當過大學敎授,各鐵路機務主管以及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儲運廳廳長,晚年在美國敎書。退休以後,精力充沛,體力猶健,服務興趣仍高。在家閒得無聊,竟然跑到當地小市政府內担任一名區區工程繪圖員。沒有多少薪水,而幹得非常起勁。到職三週卽將那部門的積件淸理得乾乾淨淨。當地新聞記者深以爲異,特地去訪問他。寫了一篇專欄文章,對他備極讚揚。結尾還寫了一句:「誰能料到他以後還要幹甚麽哩?」那篇文章筆者曾翻譯出來登在六十九年十月十日第一〇七期鄕訊增刊上。那記...

  • 文章五十年前辦學校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包明叔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吴南轩 创办小学 学生来源 学习情况 教授唱歌 火神庙搬场 离开小学

    教授人刀尺开讲山水田我与吴南轩兄,虽籍仪征,但都生长在扬州城内,中学同学,毕业时正値辛亥革命,我时已二十一岁,南轩比我稍小,亲如手足,又同在南京洪承典(醒黄)部下当司书(文书),民国二年我考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前淸称第三陆军中学),南轩囘到仪征县新城鎭任初等小学校长。我在武昌一年,因咯血告退囘扬城,病愈后正徬徨无所之,南轩促我到新城去办学校,任他的助敎,我以为自己是中学生,又干过军队,不甚相宜,辞不愿就。他说:「我也是中学毕业,当小学敎师,只要居心

  • 文章大陸浦東派琵琶國手——林石城向鄕親拜年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林石城 琵琶国手 大师级音乐家 客座教授 江南丝竹

    浦东派琵琶嫡系传人,大陆琵琶国手林石城鄕长,年前自北京寄来贺卡,向本会鄕长们拜年问好,并谓明(八二)年四月可能再度来台,除应邀演出外,并担任国乐演奏之评审。林石城鄕长年逾古稀,以琵琶绝艺,在大陆被尊为大师级音乐家。去年九月曾应国立艺术学院邀聘来台,以客座教授身份至该校授课,并在台北、高雄等地巡廻演讲及演奏。十月间曾来本会拜访,本会则设宴欢迎,两岸鄕亲畅谈鄕情及琵琶艺术。林石城鄕长出生于浦东南汇,自幼即从乃父学习二胡、三弦、扬琴、琵琶,以及笛、箫、笙等中国

  • 文章(開卷有益)孫敎授的見解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高希均 出版时间:2005-02-10
    关键字: 书生报国 经济学出身 富而好礼 群我伦理 元智大学担任教授 伦理价值

    在我們經濟學界,很難找到像孫敎授這樣學貫中外古今的人;這樣有豐富公職生涯的人;這樣有誠信、謙和、嚴以律已、寬以待人、不居功、不爭名的人。如果這塊土地上還有君子,孫敎授就是這樣一位難得的君子。在那經濟起飛與學習成長的一九七〇—八〇年代,媒體的焦距都集中在李國鼎、孫運璿、趙耀東等幾位首長,但幕後策劃與傳播的功臣就是王作榮、王昭明、孫震、葉萬安等幾位。與其他工程出身的財經首長不一樣的,孫敎授是學經濟的。他會以嚴格的經濟邏輯,貢獻他的論點。一九七〇年代初,書生報...

  • 文章榮達坊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荣达坊 东吴大学 化学工程 污水处理 大学教授 追思故人

    榮先生達坊,民國前十二年十一月廿五日生,籍隸江蘇省無錫縣西門外河埓口上蔣巷。父厚卿公,急公好義,望重桑梓。母陸太夫人,慈孝賢淑,鄕黨同欽,兄弟四人,先生居長。先生幼承庭訓,聰穎好學,抱科學救國,造福人群之大志,在江蘇蘇州私立東吳大學攻化學工程。民國十二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獲東大理學士學位,卽受聘任上海工部局工務處主任化學師及技術顧問等職,負責調節三個汚水廠之處理及管理黃浦江水汚染工作,卓著聲譽。抗戰勝利後,先生奉派於民國三十五年來台,先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 文章張奕等鄕長獲國家文藝奬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8期  作者:蔡石如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哲学教授 新闻主笔 贾亦棣 话剧编导 外交官 人名录

    張奕等獲國家文藝奬本年二月二十日第十一屆國家文藝奬頒發時,全部受奬者共十六人,吾蘇卽佔四名,茲分別介紹如下:張奕先生張奕先生,江蘇丹陽人,民國三十三年出生於上海。十五歲卽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靑年團」,五十七年畢業於中共「對外貿易學院法語系」。六十三年被派往非洲,擔任中共駐剛果「大使舘」隨員及醫療隊翻譯,六十五年調回大陸,曾任「普及農業學大寨運動天津北郊區工作組組長」、「天津巿科技委員會委員」。越兩年,再度被派往非洲,擔任中共駐薩伊「大使舘」經濟參贊處專員。...

  • 文章父子同心 振興中華 周振華第三三次回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0期  作者:钱月航  出版时间:2005-06-25
    关键字: 周振华 医学院教授 生平介绍 故乡情 文化交流

    注:每次回鄕,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很少,总是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继续看书做学问,凌晨才睡觉。)四月二十五日,国民党主席连战「登陆」的前一天,台湾国防大学医学院教授周振华踏上了回鄕的旅程。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不是回来休息,不是回来旅游,也不是回来做生意,他所有的忙碌都是「奉献」,把他的热诚奉献给亲人,奉献给城市,奉献给故鄕的各项社会事业。白天,他穿街走巷到处奔波,晩上每每写作到深夜。他随身带着降血压、降血糖的药片,却浑然不把病痛放在心上。十多天来,我们一直在

  • 文章會務報導及會員動態

    来源期刊:《同安》 第38期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教授讲学 同乡子女结缘 候选人选举 返乡建设 会费捐赠 司法建设 周年纪念

    △旅美同鄕陳永裕敎授,在美硏究第六代電腦原理基礎—神經計算網路原理及其應用,已有突破性新的成果。上書 洪理事長,希望來台講學,原爲鄕親盡力效勞。△翁常務理事維鈞鄕長第二千金翠芹小姐與陳劍雲先生第二公子小宇先生,係文化大學同學,相戀多年,感情深厚,因男方移民美國,歲末在美國加州締結良緣,於本(81)年元月十七日(星期五)下午七時,假台北市敦化南路蓮園餐廳宴請乾宅坤宅雙方在台親友,筵開數十席,宴前由田文仲先生司儀,亦莊亦諧。繼由雙方家長致詞歡迎。郭小莊等國劇界...

  • 文章楊故敎授必立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杨必力 经济系 官员 财税工作 大学教授 因病去世 祭文 诗词作品

    故敎授楊必立先生字卓夫,民國鼎革紀元之年正月,出生於江蘇省灌雲縣葦南鄕,世爲邑之望族,考少棠公,以博學而爲一方紳董,片言決獄,物望攸歸,妣黃氏太夫人,系出名門,樂善好施,賢淑著稱,長幼咸欽。先生昆仲三人而居季,幼承庭訓,長就外傳,從名師徐金伯茂才治經史,大肆其力,斐然有成,以穎悟超人,筆算學科,無師自通,故未經小學階段而於民國十六年逕自考取灌雲縣立初中,十九年負笈江南,入蘇省最負盛名之無錫高中,廿二年以優異成績考取國立中央大學經濟系,學行分數,均列前茅,...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