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争共返回1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修建陝川機場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3期  作者:林則彬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机场 交通

    林則彬先生,福建省林森縣人,民前十一年生,十二歲入馬尾海軍製造學校,研習造船,民國廿年起參加我國鐵路交通事業,來臺後歷任高雄港務局局長、臺灣省公路局總工程司、副局長、局長、臺灣省鐵路局局長、臺灣航業公司董事長,凡六十五年,對我國交通建設貢獻卓著。現任台北巿福建省同鄕會常務理事,林森縣同鄕會理事長。

  • 文章仲撝囘憶錄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0期  作者:陳惠氏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回忆录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旅居生活

    我出身在一個農村裡的小康之家,家世耕讀,其樂融融,祖父澤崇公好學不倦,誨人自娛,憶兒時教余讀唐詩,稍長又教余讀古文觀止,岳陽樓記、五代史伶傳,余親受教誨培植,終生感念莫忘。父親學業未成然安份守己潔身自好,母親賢德相夫教子主持中匱譽滿鄕里乃標準之賢妻良母也。吾兄弟三人,幼弟吉人早逝,家兄吉甫公,好學不倦,畢業於武昌一師,一生從事教育,晚年習醫有成造福人群,享年八十餘高齡而逝,兒時隨兄共讀於四伯父玉堂公私塾三四年,後兄至武漢升學,而余仍讀該塾達六七年之久,若...

  • 文章絶處逢生話當年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3期  作者:唐景田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参战回忆 湘桂黔战局 抗日战争 战争险境 桂黔交通

    哗啦一声剧震!湘黔旅馆已成破瓦残壁,幸好无人伤亡,住客与同志们对我的及时呼叫,同声赞誉备至,此乃余初出茅庐,第一次脱险也。火车出轨,幸未成灾免祸三十三年春天,欧洲战场的轴心国家德意志和意大利已成强弩之末,败亡在即。与此同时,东南亚地区驻在缅甸的日军也被我远征军打得落花流水,没有还手之力!而此际侵华的日军尤图作困兽斗,竟调来关东军二十万,发动侵湘入桂战争企图打通通往缅甸国际路线,希望挽囘欧亚整个形势,故不惜孤注一掷。自从长衡失利之后,我国军第五集团军后方根据地之

  • 文章認識日本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張鴻文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日本 侵略战争 大和族

    一旦国际风云变色,英美却必然的并肩作战,共赴大难。相反的,喜欢高唱「同文同种」高调的中、日两国,竟是长期敌对关系,终且发展到延续十四年(由民国廿年九一八到卅四年抗战胜利)的残酷战争,宁非怪事?因此,我主张我们必须认淸中日之间「同文异义、同种异俗」这个事实眞相;同文异义已略如前述,至于同种异俗,举例说:中国人和日本人都用筷子吃饭,但中国菜和日本菜的作法和味道却完全不同。如日本人战败之后,由我国东北遣送回国的几十万日军、把在中国东北吃惯了的饺子的作法带回日本

  • 文章靑島與八年抗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李先良  出版时间:1979-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市政建设 青岛 沈鸿烈

    社新闻记者二十余人自东京来靑岛到市府访问,询及市府仇视日人,管制极严,有无发生战争危险?氏答谓靑市宣布戒严,实为保护中外人民之必要措施,正所以谋取和平,倘有甘冒不韪,擅自起衅者,当与之周旋到底。继询靑市有无保守之把握,氏答以土地为中国所有,工商财产则多为日本所有,万一不幸,惟有同归于尽耳。该等记者知氏抱有破釜沉舟保国衞民之决心,尤其吿以同归于尽者示焦土政策,暗含中国之资源决不为日人所据有,而日人在靑之资产亦决不得保全。旋日本国内各报纸均披露此记者等之访问报吿,日本

  • 文章溫州甌海實業銀行滄桑誌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王書之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金融 银行

    溫州私營金融業之興起,源于錢莊。晩清光緒末年,通商四明銀行在溫設立支行,始有銀行之稱。嗣後,大清銀行與中國銀行繼之。但都屬外地銀行之分支機構,本地人士創辦之銀行,則始于甌海實業銀行。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溫州手工業仍繼續發展。土產如茶葉、木材、木炭、南屏紙、草蓆、雨傘等,遠銷國内外。航運暢通,申、通線有定期輪船航班,沿海各商埠有汽帆船常川行駛。商業發達,市場繁榮。因經營錢莊利潤優厚,殷商富戸紛紛投資,加入錢業公所之大同行從民國七年三十五家,十年后增至六...

  • 文章鸦片战争和温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胡珠生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鸦片战争 港口 海战 清军

    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所发动的臭名远扬的强盗战争。这次战争,“表面上看来是为了强迫中国人买印度的鸦片,而实际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要突破自由对华输出英货的障碍”。(英人莫尔吞《人民的英国史》)由于它在强迫中国人买鸦片上极其不得人心,在英国历史上是讳谈的。这次战争打破了我国的闭关自守局面,使我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从此开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不幸历程,成为我国近代史开端。早在一七七三年(乾隆三十八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独占印度孟加拉等处鸦片专利权,开始

  • 文章(藝文戲曲)先慈百齡晉三冥誕感言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作者:葛紹武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两岸 往事 墓前 战争

    的逃过一次劫数。父亲德高如山,母亲恩深似海,每当我返鄕,偕同儿孙们跪倒在双亲墓前时,就会情不自禁,含悲落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战争是造成人类悲剧的祸因,使无数人离鄕背景,家破人亡,但愿今后两岸能够以兄弟相待,和平统一,国泰民安,社会祥和,人人幸福快乐。

  • 文章湘軍骸骨廟——淡水萬善堂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李益果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湘军 淡水万善堂 中法台湾战争 文献史料 战争始末

    砲兵一小队,配八十密厘山砲二门。舰队计巡洋舰三、砲舰二、通报船二、运输舰三,共十艘。八月十三日以战舰五艘,载战士约六百余名,由仙洞东南再行登陆,迳向仙洞西侧山地进攻;守军毕长和以百余人力战不支,阵地遂陷。法军自山顚抄击,章高元、陈永隆率部力战,始稍挫其锋。是日法军陆续上岸,同时猛攻沪尾,以作牵制。当是时,刘铭传虑沪尾吃紧,恐危及府城,乃撤基隆守军,以增援沪尾;仅留曹志忠部据七堵以至狮球岭间为守。2沪尾之战(今淡水)初法军基隆之败,转窥沪尾;孙开华谨饬部属

  • 文章浮生七十述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吳以平 吳澄源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军旅生涯 油漆工业 公会事务 两岸经贸

    予生不辰,童年負笈外鄕,身經北伐、抗日、戡亂諸役,而抗戰勝利後,東北地區慘遭俄共之掠奪,我部隊長之專權跋扈,軍紀嚴而不明,蹈致國破家亡;個人擔任軍事運輸工作,因忤長官意旨,陷身囹圄,倖得逃避劫難。居處恒以「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得失毁譽,唯吾良心」自箴。繼之神器東遷,予乃投效海軍來臺,奉命擴充福利機構,拓展服務設施;嗣又籌建被服、裝具、橡膠、針織等廠,興辦軍需工業;得以竭盡棉薄,報答長官師友提携知遇於萬一也。歲次丙申,自軍中退役,應...

共137条记录 1/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