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成都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都江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2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都江堰 成都平原 岷江 由来

    成都平原的西边,平地尽处,岷山山脉的大山羣突然隆起,高峯插天,危崖耸翠,雄伟奇秀,兼而有之。岷江从羣山中冲泻出来,「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不亚于西陵峡口。风光明媚,史蹟辉煌。岷江到达成都平原以后,为地形所迫,顺势向南急冲,当然容易氾滥成灾,同时,整个成都平原得不到岷江的水利,更为可惜。东周战国时代(不是秦朝),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想开一条河,把岷江一半的水分向东北流去,灌漑整个成都平原。但他理想中的新开河,循虎头崖而下,约二里许,在今天灌县城的西南角下

  • 文章成都囘民状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7期  作者:虎世文 出版时间:1975-12-01
    关键字: 成都 回民 清真寺 现状 史料

    成都是四川的省会,位于本省中部,附近平原,成为盆地,当泯江与大巴山之间,土地极为肥沃,为全川之冠。城周广二十二里三分,东西城距离九里三分,北七里七分,市街整洁,商业辐辏。城内分大城与少城两区。少城在城之西隅,周五里五分,康熙五十七年筑,为满人居住之地,称曰满城。民国以还,满人势衰,城垣亦被当局拆卸,屛藩既撤,遂受同化,向之雕梁画楝,侯门王府,今则悉被汉人购得,任人居处矣。本文敍述成都囘民状况,以民国二十六年春之调查为准。此时成都囘民约千户左右,人口约万余

  • 文章不盡岷江滾滾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岷江 成都 童年 地理位置 简介

    余自四岁春(民前十七年)在绵竹发蒙读书后,至四岁秋,余父因一次飮酒过量,鼻血不止,绵城羣医束手,势已危殆,诸兄自成都延名医来,余父亦召三叔和卿来绵,口授遗嘱,托三叔代笔立分关,告吾侪弟兄。谓姚崇唐之贤相,逝世前夕,曾遗令其子女以后分居,各以所学自立谋生,不必羣趋仕途,余今亦效姚崇立分关遗嘱,望诸子不必拘泥于家族习尚的三世同堂五世同堂,必须依各人志趣,分居后进取事业。至现在仅有的区区薄产,完全不能赖以温饱,端赖各人奋勉上进求生云云。余父并于病榻,询问诸兄

  • 文章成都造币厂铸币情形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成都 造币厂 铸币经过 种类 铜币

    成都造币厂,成立于前淸光绪二十七年,停铸于民国二十三年,中经三十三年之时间。铸币种类:银币分大元,五角,二角,一角,五仙四种。铜币分当五,当十,当二十,三种;后增当五十,当一百,当二百,三种;后三者为不合条例之特殊铜币。自光緖二十七年至民国十二年,主币辅币兼铸。民元以前,银币以一元,五角为最多,幷兼铸二角,一角及半角银币;铜币则只造当五,当十,当二十等;注重主币。民国二年至十二年,只铸一元,五角两种银币,其半角,一角,二角等,概行停铸。铜币则将制钱镕化

  • 文章抗戰時期四川特種工程紀實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1期  作者:潘光晟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四川特种工程 轰炸机场 驱逐机场 施工情形 成都机场

    缘起修筑特种工程,是抗战期间四川省政上一件値得大书特书的大事。我是躬与其役的人,早想写一篇文章,追记这件大事的经过。但是事隔二十多年,许多细节都记不淸了,因此因循没有动笔。前两期四川文献刋载了周开庆兄的一篇文章,阅读之后,觉得还有好多事値得补记,引起了我写本文的动机。所谓特种工程,包括了四个轰炸机场,五个驱逐机场。轰炸机场一个在新津,一个在邛崃,一个在彭山,一个在广汉;前两个是把原有的机场加以扩修,后两个完全是新建。五个驱逐机场在成都、温江、德阳(后两县

  • 文章談筒車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0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蜀中梯田 灌溉筒车 制作材料 筒车制作法 成都坝子

    本栏以往曾谈及筒车,玆补述之。蜀中梯田,有看天田之称,丰收欠收,全靠天公雨水调剂适时。除成都坝子,有都江堰可资水利灌漑之外,其余地方,是看天吃饭的。所以割稻以后,急急需要犁一次榖桩田,并糊田坎,用防漏浸,而关储冬水,备来春插秧。天旱最严重之现象,无过于无水插秧;其次是稻子扬花之际。每一股地方,自有一两口水塘,水塘在高处者,吸收森林之水,层层缺田坎下灌。水塘在低处者,乃吸收诸田过多之水,到上田缺水时,须行逆灌。逆灌之法,丈高左右用水车,即龙骨车,雅名桔楻

  • 文章水利的興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水利 四川 地质史 成都平原 历史沿革

    在现今理番汶川交界的边区之中,岷江由山下注直到灌县,分歧网布成都平原,南流至宜宾入江。关于蜀王杜宇丞相开明治水的传说外,还有一段神话流传至今,唐李义山诗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鹃」,就是指的这故事。据说丞相开明,因爱杜宇王后的美丽,便将王杀了,竟演了一出夺后篡位的戏。蜀王英灵不灭,化为子规鸟,每到春末便夜夜啼叫,因此一般人就称子规鸟为杜宇,又称杜鹃,亦名蜀鸟(注三)。但据华阳国志所载:「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

  • 文章小麥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3期  作者:青峯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四川物产 春小麦区 冬小麦 成都平原 小麦收获区

    若在二三月间播种,当年八九月间亦可收获),及黔江一县种麦甚少外,其他各县均盛产冬小麦,早者九月即播种,迟者十二月中播种。详言之,如雷波、筠连、古蔺、黔江等县,均在九月底以前播种。云阳、城口、酉阳、秀山一带;岳池、蓬安、通江、南江、北川、绵阳、洪雅、峨眉、长宁、江津、壁山,成一大圆周内;除成都平原一部份,及靑神、乐山、井研、威远、合江、隆昌等县在十月以后播种外,均在十月内播种。其他达县、营山、酆都、奉节一带,则皆在十月以后播种。小麦收获期早者在四月中旬,迟者

  • 文章成都文化之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5期  作者:董翔飛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成都 人文景观 文化之旅 自然风光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书法篆刻艺术展览「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当年在成都为官时,对他在西郊浣花溪畔所建的一座草堂所作的描述。如今这座唐代诗人居住过的草堂经过历代扩建与整修,已成为国家一级古迹也是举世闻名研究杜甫及搜集杜氏文物的文学圣地。去岁有缘,获该馆函邀于10月25日至次月2日在草堂正厅大雅堂举办个人书法篆刻特展,展出作品计书法130余幅

  • 文章省親,記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探亲 成都游记 乐山大佛 夜游重庆 三峡博物馆 游武昌市

    假餐厅设宴款待,席中知其孙女盺盺将于今夏自该校毕业,我两老同以五百元人民币示贺,并以勗勉。饭后返其住所巡视,环境清幽,实为养老佳地,其政府对退休人员,如此妥善照顾,欣羡不已。此次北来,预计可两周停留,已见直公玉体安泰,心神爽适,悬念顿释,遂决定出游,以扩视界,旋念抗战入川,曾居数年之久,近闻成渝突飞猛进,便欲旧地重游,以欢其盛,即属向明姪为订机票,十五日下午便直飞成都,机行平稳,天气晴朗,视线广阔,俯见山川壮丽,村野如绘,心神舒畅,不觉劳累,薄暮落地,出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