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书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鄕集吟 有序

    来源期刊:《連聲》 第9期  作者:江舉謙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家书 故乡 泰山 英雄

    两岸开放探亲,鱼雁稍通,世事如梦,感怀万千!师友或惠玉章,中怀怆然,自抒积愫,缄藏 中却寄。㈠五绝五首⑴家书辗转达,展读泪为滋。花甲惊人老,古稀不自知!⑵洲载绝音问,几回入梦思!青灯怜白发,尺素喜题诗。⑶少年一转眼,两鬓忽飞霜。买棹更情怯,他乡成故乡。⑷花朝问字去,绛帐晚风薰!别易会难矣,海天停暮云。⑸故乡山与水,从未觉雄奇!今看属中景,断肠别离。㈡七绝十二首⑴故国神游梦若眞,浑忘客馆寄篱人。年年杜字催归去,春晚落花且自亲!⑵漠殿奏宫巳不传,神州锦绣幸

  • 文章歷歷往事都上心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梁萍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家书 求学经历 思乡 思亲

    編案:本文作者梁萍,是大陸國家重點高校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法律學系四年級學生。這位廣西才女原就讀於廣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品學兼優。畢業後在競爭劇烈的全國高考(大專聯考)中,錄取入交大就讀。交大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更因有大陸國家級領導人出身該校而獲加分,一直是各界矚目的焦點。能入交大就讀,向被認為是「菁英中的菁英」,學生個人固充滿榮譽感,各地學校也以能培育出入全國重點高校就讀的學生為驕傲。梁萍在交大連年苦讀,承受高標準的繁重課業考驗,四年下學期將應學...

  • 文章家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老兵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亲情难忘 家书抵万金 温情家书 慰问六爷 邮寄照片

    六爺:您好!來信收到,内情盡知,敬請放心。六爺您老的身體始終是孫兒們放不下的心結,您的眼疾和腿病我們很感不安和痛心。孫兒沒有經常去信及時請安,孫兒不孝,敬請六爺原諒。萬望六爺保重身體,您老的安康是孫兒們最大的心願。親愛的六爺,咱們家中的一切都好,敬請您不要牽掛。六爺,家中您已經有了個玄孫和兩個玄孫女,我們也時常向他們提及臺灣有個高祖,六爺您感到欣慰嗎?咱們王家永遠後繼有人。隨信附寄您玄孫(女)照片數張,聊慰心籍。樹高萬丈,落葉歸根。河南鞏義始終是咱們的家...

  • 文章向在臺灣的外公匯報桂師大生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8期  作者:李慧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家书 广西师范大学 大学生生活

    編案: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四年級學生李慧,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的外公在臺灣苗栗定居,十年前曾回家鄕省親,當年的小外甥女現已亭亭玉立,並對在臺灣的尊長多有思念。在一封家書裡,對她的師大學生生活做了匯報,内容甚是真切,相信也是各地廣西後生所樂於與聞的事。茲商得同意,將原函在「廣西文獻」刊出,供各方廣西鄕親垂覽。

  • 文章《一封发人深省的家书》读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家书读后感 规劝书信 健康状况 写作技巧 真情

    家书作者钟久祥先生,系瑞色名士,家学渊源,学识渊博,修为庄重,国学深厚,诗文俱佳,作品散见于各报章杂志,颇为读者赞赏。本篇致三弟家书,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旁征博引,颇具实用价值。作者祥公,师范体系出身,历任中心国小校长暨中学教师兼教务主任等职四十余年,佥表现优异,绩效卓著。桃李满门,育才无数,清廉自持,誉满杏坛,为人所称道敬重。家书文字平实通畅,如同说话,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布局圆满,述说深入浅出,读来体悟颇深而回味无穷。其特点约可归纳下述三点。一

  • 文章兩岸談和憶高賢 永懷張沖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2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99-02-10
    关键字: 西安事变 淮南先生 家书 王安石金陵怀古

    长空。因满怀景仰鄕贤情愫,多年来收集有关照片、书札,以及死后哀荣、挽联、悼文、墓园等资料,在今日两岸和谈正待展开时候,择要予以披露,对今日和谈后辈,而言,想必有正面的效应。「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风簷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谨将高贤有关资料复印公布,让鄕亲们一睹他的风范。家书:给夫人的一封信,鄕贤在抗日战争武汉撤退以前,于民国二十七年七月八日致函疏散到湖南沅陵的张夫人余文(柳)女士,在这封信里可以知道他对领袖一片赤忱,侍亲之情、优俪之爱,忠孝溢于字里行间

  • 文章煦生感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張煦生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家书 云台山 思念家乡 海峡两岸 诗词作品

    一、闻家书至有感一别姑苏廿八年,杳无音讯梦魂牵;喜闻天外鱼书至,望断云山犹怅然!二、致在台湾阿叔李父恩情重,犹子感愧深,爱抚无为不,反哺未一分;惟祝期颐寿,起居起自珍,今世多不幸,结草待来生!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