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者共返回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欢迎云南来台考察学者和探亲同鄕餐会致词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3期  作者:陶鎔 出版时间:1993-12-25
    关键字: 大陆学者 赴台考察 探亲 餐会 致辞

    由云南来台考察和硏究的学者周学相先生、孙隆熙先生、陈永深先生、于燕京先生、来探亲的施慧中医师、施琳女士、施映秋小姐、同乡会名誉理事长、名誉理事、各位理监事、候补理监事、各位乡长:台北市云南省同乡会理监事同仁今天在此敬备便餐来热忱欢迎半月前来自云南的学者专家四位,和来台探望周总干事作民的令郎、令嫒和孙女三位同乡,并邀同乡会荣誉理事长杨宇光先生、荣誉理事李拂一先生、申完白先生、后希铠先生、李有光先生、莅临参与共叙,使我宾主欢聚一堂,至感愉快,使我们

  • 文章乡邦大老王作荣喜晤汉川学者张海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4期  作者:本社記者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王作荣 张海鹏 鄂台学者交流

    乡邦大老前监察院长王作荣先生,近年深居简出,鲜理世务,但去(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却非常愉悦的接见大陆来台访问学者张海鹏先生。张海鹏先生,系湖北汉川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为著名历史学者,曾多次自北京来台交换研究或讲学,与王作老系汉川同乡,对作老景仰慕名已久,但缘悭一面。此次应中央大学邀请来台作学术交流,与本社汪社长相识,迺经由汪社长陪同于十一月七日上午造访王府,拜会乡邦耆宿王作老。由于两人谊属同乡,两家距离祇有数里之迩,作老之姑祖母嫁

  • 文章漫談我國商業文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1期  作者:董志超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商业文化 学者论述 历史考究

    基于眞正的需要,而是由于一时的冲动而购买。最近中美菸酒谈判,为了广告而一时谈不拢,这就是西方商人重视广告的明证。可是我国固有商业作为与活动,乃是基于商业伦理与商业道德,是重视消费者的利益及其眞正需求的。于是特别注意商誉与品管。因此全国各地都有名产与其商标。根据学者韩格理、黎志刚两人的硏究,早在九百余年前北宋时代,就有济南「刘家功夫针舖」的白兔商标,要比西方早上二百年。九百多年前,中国商人已有相当现代的争取商誉的做法,直到淸代使用商标品牌的更为普遍,地方政府及

  • 文章西雙版納與西藏之茶葉貿易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李拂一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西双版纳 西藏 茶叶贸易 交通状况 学者论述

    盛时之南境为威远睑南界诸山,认为应求其地于普洱或思茅两地之中。据天下郡国利病书「兀良合台伐交趾,经车里降之。至元中置总管府、领六甸。其地东至落恐蛮,南至波勒蛮,西至八百媳妇,北至元江府,西北通孟连,由鎭沅南行二日入其界,又二日至普洱,又六日至九龙江外之宣慰司」。观此,南诏鎭南蛮之南境,至鎭沅南行二日程而止,亦即威远睑南界诸山,再南则为眞腊之领域,六大茶山未在境内,是以唐陆羽之茶经未载。且斯时尙无普洱之名[2]。藏人嗜乳酪,不得茶则病,南诏与西藏境土相接,阁罗

  • 文章沙漠絲路在哪裡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6、67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路线探究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丝绸之路」的称呼,首次出现于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教授于一八八七年出版的三卷本专著(中国—我的旅行志研究)中。另一位知名学者赫尔曼教授率先接受了「丝绸之路」的提法,他在一九一〇年出版的一部极有价值的著作,就以丝路为名,题为【中国和叙利亚间的古代丝路】从那时以来,各国出版和发表了不计其数的论述丝路的专著、论文,其中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博士(一九三八年)和法国东方学家旅斯布尔努瓦教授(一九六三年)出版的同名著作—「丝绸之路」是脍炙人口的两本书。中国古代

  • 文章「相逢一笑泯恩仇」何其難!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粟明德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两岸交流 祖国统一 学者建议

    民國七十一(一九八二)年,原籍我省防城縣(原屬廣東)的美國聖塔巴巴拉大學電機系主任陳樹柏博士,率一批美國西部的學人,謁見當時中共的實際領袖鄧小平先生。鄧先生與陳教授的先尊、當年的「南天王」陳濟棠上將是舊識,所以相談時甚少拘泥。據陳教授事後轉述,他曾向鄧先生建議將「中國共產黨」改名,鄧先生不以爲然,反詢陳「你看要改個什麼名字?」談話結束前,鄧先生信手在一小紙片上,將故文豪魯迅的遺詩:「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寫下,授予陳樹柏。鄧雖未言明何所指,但稍...

  • 文章未來廣西開發的方向初探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粟明德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广西发展 地区资源 学者观点 致富方法

    廣西是全世界廣西裔人士祖居之地,我們對祂夢繞魂牽,希望祂興旺發達,人文與自然景觀一樣被世人刮目相看。只是,理想與現實永遠會存在一段距離,一九五〇年後的廣西,有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排名倒數第二,只比西藏好一點點。直到「改革開放」之後,費了很大的勁才追上寧夏、靑海、貴州等省,而依舊居於全中國的後段位置。這種景況,令素以好面子著名的廣西人難以忍耐。在空耗了幾十年光陰去搞有害無益的「階級鬥爭」之後,絕大多數省內的廣西人,像鄧小平先生所期望的那樣:「換了腦筋」,從「...

  • 文章東盟博覽會提升廣西的競爭力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7期  作者:嚴夢春 出版时间:2005-01-10
    关键字: 东盟博览会 广西竞争力 学者观点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三日,第一屆東盟博覽會在廣西首府南寧隆重開幕,東盟博覽會成員有馬來西亞、越南、柬埔賽、老撾、緬甸、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文來、泰國曁中國。此博覽會是以企業爲核心、互利爲原則,貿易、投資與技術交流爲重點,爲東盟各國提供一個雙向互動的平台,亦必然爲廣西南寧提供發展的有利條件,曁無限的商機。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競爭力,取決於六個基本要素;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經濟資源、知識資源(生物科技、資訊科技、奈米科技)、基礎建設以及環境因素。此六者是相輔相乘互...

  • 文章廣西百色「成功扶貧』的謅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6期  作者:吳彩光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广西百色成功扶贫 学者观点 扶贫开发

    工作是多元性的,内涵是多层面的。正如世界银行(二〇〇〇—二〇〇一年度)报告所说的:「贫困不仅意味着低收入、低消费,而且意味着缺少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贫困意味着没有发言权和恐惧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贫困报告」中也认为:人类贫困指的是缺乏人类发展最基本机会和选择长寿、健康、体面的生活、自由、社会地位、自尊和他人的尊重」。准此,大陆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目前大陆实施多年的「扶贫开发」作法,偏重于治标而消极,已经无法解决当前极为严重的农村贫困问题

  • 文章中國人什麼時候可以說不?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作者:羅孚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中国可以说不》 书评 学者观点 时政点评

    北京出了本暢銷書——《中國可以説不》,這當然是面向美國而言,其口氣則是從日本學來的,還搖頭晃腦,自鳴得意。什麼都説不,外交部的記者會不設英譯,實行以我為主。至於不讓蔣氏父子歸葬,如此説不,是否適當?北京最新出了兩本暢銷書。文化界傾心的是《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為這位學術大師的遭際多艱而長太息。一般人注目的是《中國可以説不》。説是「言」,中國人要看的更是「行」。「聽其言,觀其行」,看看中國官方到底做得出些什麼,足可使天下人刮目看。《陳寅恪》是個知識份子的悲...

共58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