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埔文化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说不尽的客家香格里拉—大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9期  作者:羅大榮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大埔风貌 大埔文化 大埔特产 旅游

    的区域品牌,进一步激活丰富的特色资源,整合好人名居游、名镇名村游、生态养生游、红色热土游、陶瓷文化游五条精品线路,打响文化之旅、生态休闲之旅、红色之旅、美丽乡村之旅四个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客家香格里拉和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大埔大公圜 最美小山城大埔二日游线路D1:李光耀祖居、田家炳祖居—三河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明代古城、韩江源、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肇庆堂、通议大夫第—花萼楼—坪山梯田—西岩山度假村D2:张弼士故居—父子进士石牌坊、茶阳古镇—丰溪森林旅游度假区五条

  • 文章海外傳鄉訊 溫暖遊子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文化 海外同乡 二十周年纪念 大埔会刊》

    大埔文化积淀深厚,有「文化之乡」美誉,钟灵毓秀,人文鼎盛,近百年来,将领过百,名士风流,工商巨贾甚众,多在异乡或海外发展,成就非凡,大放异彩。大埔人的奋斗进取,是一首高低起伏的组曲,有慷慨激昂的节奏,也有忧愁哀伤的旋律,不管激昂或哀伤,总是带着大埔精神,展现出客家人坚忍不拔超凡气势的光芒!国际编号3611小行星,以「大埔县星」命名,是世界唯一;与2886田家炳星闪耀碧空、光照环宇、日月同辉。廿年前「大埔乡讯」顺应时代潮流而发行,内容简朴,编印精美,为故乡

  • 文章大埔的家庭文化掠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大埔 家庭文化 文化娱乐 衣食住行 现代生活

    暑假回乡,耳闻目睹,深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埔山区人民逐步摆脱贫困的同时,家庭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生气蓬勃,生活多采多姿。电视已普及城乡千家万户,成为家庭必不可少的文化生活。电视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色,从小频幕到大频幕,从有线电视到加密电视,从收一至三个台到十多个台不等。多形式、多层次、多频道满足各阶层的文化享受,使人们从电视中得到精神享受。大埔县“文化之乡”,爱书、读书蔚然成风。到书店的购好书成了家庭文化的新时尚。每逢节假日,各大

  • 文章大埔文艺界雅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楊燕秀 簫紹彬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埔文艺 文化交流 两岸文化 文坛集会

    时序已进入深秋的十月廿四日,适逢第二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召开之际。台北市大埔同乡会理事长罗绍新先生及理事兼台北《大埔会刊》主编廖世觉先生等假座大埔县城龙湖大酒店,邀请埔邑文学艺术界同仁雅集餐聚。应邀者有现旅居马来西亚年逾八旬的文坛老前辈、马来西亚专栏作家胡文彪先生。有文坛金凤的大埔文学艺术联合会秘书张红梅小姐。其他有曾参加中国首届世界兰花博览会,今年春又作为中国兰花协会考察团赴日本参加世界兰花博览会、中国兰花文化研究会会长曹展领先生。有中新社广东分社特约

  • 文章大埔西岩名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西岩茶场 茶文化 自然条件 发展规划

    大埔西竺牌西岩茶其产地在枫朗鎭的西岩山区,自然条件优越,高山天然,盛产独具兰花香味的西岩茶。一九九五年,大埔西竺牌西岩单丛茶和西岩乌龙茶分获九五年第二届中国企业博览会金奖和银奖。一九九七年,大埔西竺牌西岩茶又获中国国际茶会技术与茶文化交流会曁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五项奖殊荣,其中西竺牌西岩黄枝香和单丛茶双获金奖。自然条件优越 西竺品牌质佳西岩山,属粤东名山胜景。山高海拔一二五六公尺,周围层峦迭嶂,山岚雾迷,云蒸霞蔚,泉水潺淙,林木滴翠,百鸟争鸣,景色旖旎

  • 文章大埔荣选中国十大文化休闲基地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林旭穩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文化休闲基地 休闲产业经济 休闲发展论坛大会

    二〇〇八年十月廿三至廿五日,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富阳市举行,大埔县荣获「二〇〇八年中国十大文化休闲基地」称号。该会由中央《小康》杂志社、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世界休闲组织举办。由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富阳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协办,由杭州市旅委、杭州市体育局、中国国际贸易促道会杭州市贸促会承办。由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有限公司、富阳市运动休闲委员会办公室执行。出席大会的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部委领导

  • 文章大埔近况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楊培然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大埔现状 经济交通 文化教育 发展见解

    西河北塘长一二二米宽七米)。三河坝大桥(位于三河凤西亭跨韩江,长二四八米宽七米)。湖寮大桥(位于湖寮街尾,长一五五米宽七米)。百侯大桥(位于百侯街尾,长一五七·七米,宽四·五米)变新大桥(位于西河黄堂,长一二一·五米,宽四·四米)。全县除古野外,各鄕鎭公路,均已通车,每天从县城开往广州、深圳、汕头、梅县、漳州、龙岩等地客车达四十多班次。五、文化教育教育方面目前全县有普通中学三十间,中学生一九五四一人,小学六八八间,学生五四三五五人,幼稚园二九五间,儿童一

  • 文章大埔之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張乃焯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家乡风物 地方之最 历史名胜 文化教育

    大埔,自东晋安帝义熙九年(西元四一三年)设置义招县以来,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人杰地灵,拥有数不尽的数一和海内外罕见的人和事特辑其要,以供共赏。岭东第一高峰铜鼓嶂铜鼓嶂是埔梅丰三县接壤之地,群山环抱,丘陵绵亘,为岭东群山之首,粤赣边群峰之颠。她高于海拔一五〇六米,比东岳泰山高出四米,是岭东第一高峰。铜鼓嶂风光秀丽,峰峦迤衍,方圆百余里,峰(嶂)顶平阔,约有数亩宽的平地,古寺古寨废址犹存,铜鼓嶂之名,一说其形似铜鼓,一说嶂顶常响铜鼓咚咚之声,她曾为农民起义

  • 文章我们心目中的大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顧正平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家乡建设 文化教育 侨胞贡献 特色产业 陶瓷茶叶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大埔县是一边远山区,也曾经是贫困区。香港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就出生在这块土地上。为摆脱贫困,大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在众侨贤鼎力支持下,狠抓经济建设,脱贫奔小康,同时大抓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了大埔人民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埔已是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新侨乡。大埔素有「四乡」之称,即「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茶叶之乡」,这是大埔发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广大华侨爱国爱乡,亲本思源,参与并大力支持家乡建设是大埔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