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物产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華槪況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五华 行政区划 地理物产 交通教育 著名人物

    一、地势及物产远在汉初,尉陀筑长乐台于五华山下,其后人民聚居,台旁村落,便名长乐鎭。至北宋神宗熙寗四年,设县治于长乐鎭,故以长乐名县。民国三年,政府调整全国县名时,因福建、湖北两省均有长乐县,而以福建长乐建县较古,故得保留长乐之名,湖北长乐改为五峯,本县则因城北有五华山,而改为五华。本县位居本州最南端,全县面积约为八千平方华里,县境由东到西,约长一百五十华里,由南到北,约长二百二十华里,略成扇形,扇轴在东端,地沿分向西北西南延伸,南北则略成一弧直线如扇沿

  • 文章浙人經營的八閩特產——香菇生産事業經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0期  作者:少翁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物产 香菇 地理

    香菇是八閩(福建省古稱)的特產,年產量可觀,値價亦高。說來來也頗有趣,香菇的生產地在八閩;可是,八閩的特產——香菇,自生產、製作、以及批銷,全係浙江省慶元、泰順等縣菇農和菇行經營,促進八閩的特產——香菇產銷,聞名中外,成爲筵席上的名餚;尤爲素宴不可或缺的素食主料,調味的珍品。抗日戰爭末期,於役閩北,曾親自參觀香菇的生產、製作、以及批銷經緯。八閩的香菇生產地區,在閩北順昌、將樂、明溪、沙縣等縣山區;而製作香菇的菇農和菇行,則係來自浙江省南部慶元、泰順等縣的...

  • 文章嘉應五屬絮談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嘉应五属 地理 气候 物产

    嶂。紫金县则有鸡笼嶂,黄草嶂等。此一线又称为大望山。陆丰县境内又有乌凸,旗头嶂,鹰嘴嶂,南连海丰县境的莲花山,东连揭阳县境内的揭阳山、大塘崠、双髻山。入丰顺县有鸿图嶂(五华县界)猴子崠,明山嶂、铜鼓嶂、阴那山(为梅县丰顺大埔界山)天柱山、银瓶嶂、纱帽崠、莲花山(与海丰县的主山同名)飞猿山等。铜鼓嶂之东入大埔县为昆仑山、角髻嶂、石燕嶂、西巖山。入福建省的永定县境有马石山。此一排羣山横亘于嘉应州五属之南。地理书上称之为莲花山。说到「莲花山」,岭东地区最少有三座

  • 文章樂清前景無限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林紹濂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雁荡山 风景区 地理 物产

    锛,以及年代稍后的黑陶和青铜器,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这里就升起了人类文明的曙光。《普晋书·地理志》云: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公元三七四年)「分永嘉郡之永宁县置乐成县」。至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九〇八年)吴越钱镠为避梁太祖朱晃之父朱诚之讳,奏请改乐成为乐清。乐清人杰地灵,俊彦辈出。这里的青山绿水曾哺育了一代代仁人志士,这里的丹青史册上曾留下贾如规、王十朋、翁卷、李孝光、章纶、高太玑、赵士桢等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的英名。明代杰出的火器专家赵士桢发明

  • 文章垣曲縣目前情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李如意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垣曲县 地理环境 物产 经济 旅游

    垣曲縣位於山西南部,運城東端,東北與陽城、沁水毗連;北和冀城、絳縣接壤;西與聞喜交界;西南連著夏縣;東鄰河南濟源;南與河南澠池、新安隔黃河相望。全縣國土面積一六二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占九七.二%,耕地面積三九.四萬畝;轄十一個鄕鎭、一八八個行政村、一二七七個自然村;總人口二三.一萬,其中農業人口一六.一萬。垣曲是山區貧困縣。一九九二年被列爲國定貧困縣,二〇〇一年國家重新審定時,因小浪底水庫移民建設各項經濟指標快速增長,掩蓋了我縣貧困的眞實情況,被降爲省定...

  • 文章興寧概述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期  作者:王漢君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兴宁 物产 地理 著名人物

    所谓「嘉应五属」,而兴宁县之名,乃东晋时之旧称也。兴邑位于粤东偏北地区,东界梅县,北界平远与江西毗连,西南界五华,东南界丰顺,四面高山峻岭,形成天然与各县之分界线。全境地势,北高南低,中部构成一大盆地,宁江穿流其间,由北而南,县城在江之左岸,一块宽广数百方里之平原上,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灌漑便利,航行快捷,沿江两岸,物产富裕,庐舍栉比,风景优美,千百年来,人民安居乐业,实系宁江天然功能所赐予。因宁江中游,有一合水地方,系一低洼沼泽,积水成湖,自然成为宁江天

  • 文章甘肃地理槪况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甘肃地理概况 人文物产 交通要地

    语言习俗皆同,浑厚温和,甘于勤苦,勇于任事。藏人笃信喇嘛敎。汉人通行北方官话,藏人沿用其方言,亦解汉语。物产山中野兽有狐狼熊虎鹿麝猁等,西北部盛行畜牧,家畜有马牛羊豕及骆驼。农产有小麦高粱豌豆及玉蜀黍之类,种于山间梯田及溶雪灌漑之区,以烟草为特产,兰州水烟,全国闻名。药材遍地皆是,有「药材鄕」之称,陇南徽成地区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风物宜人有「盆地」,「粮仓」之称。林木以松柏为多,山间有天然林场。矿产首推石油,油苗分布既广且旺,煤田蕴藏祁连山区。党河流域藏金

  • 文章諸曁簡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3期  作者:金福民 出版时间:1980-03-06
    关键字: 诸暨简介 地理人口 历史沿革 物产名胜

    分置义安县、淳熙元年废,元属绍兴路,成宗元贞元年陛为州,明属绍兴府,太祖己亥正月改名诸全州,丙午年十二月降为县,仍复旧名,淸仍之。二、地理环境:我浙以钱塘江而分浙东浙西,诸曁虽居浙东,实位于浙省之中部。东界嵊县,南邻东阳义乌,西界浦江富阳,北接萧山,东北与绍兴为邻,东西广一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面积二千一百五十三平方公里。地势大致南部多山,中部丘陵地带,北部平坦而多湖泊,河流以浦阳江为主流,由浦江经县城东隅北流,在萧山县境入钱塘江出海。三、人口统计

  • 文章大埔县地理志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李逸之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大埔地理 历史沿革 山川河流 农业与物产

    沿革 唐虞三代,大埔是扬州南裔地,到了周朝末年,才有百粤的名称。所谓扬州是由淮而南一直至海,所以大埔也包括在其中。汉书说秦迁徙中县的人民和百粤杂住,百粤也作百越。因为古代江、浙、闽、粤的地方是越族人所居住,如闽粤在福建,南粤在广东,又大平寰宇记所记载的潮州是古代的闽粤地,所以大埔也在百粤之内。秦始皇三十三年曾派赵;佗平定越南,把这块地划分为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且置县,揭阳县即其中之一,属南海郡。大埔即揭阳地。据晋书地理志所载,成帝咸和元年分南海为东官郡

  • 文章大埔角素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1期  作者:郭兆華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大埔角 地理环境 教育 物产生活

    人。」我生长于石圳、芹彩洋村,世代久居于此,民情纯朴,守望相助,有如世外桃源。全村三百余人,悉是郭姓。现把大埔角地理环境、敎育、物产和衣、食、住、行一般生活情形,描绘于下:我们翻开吾埔地图来看,除了韩江穿过县境心脏地带下流出海,两岸略有一些平原以外,可说十之八九尽属山地丘陵,如果把今日台湾中央山脉来比,我想也差不了多少(现政府决定开发中央山脉,将来它的价値与发展,必然比我们大埔山地之现况为佳),尤其是大埔角,简直是山地之山地。在它的极东处是大产,这里有吾埔颇负盛名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