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地位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現存最早甘肅明朝糧倉開放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古甘州明代粮仓 历史地位 旅游资源

    中央日報 九一、六、一中通社報導爲拓展旅遊資源,具有六百年歷史的甘肅古甘州明代糧倉最近對外開放供遊客觀賞。據報導,古甘州明代糧倉坐落在甘肅張掖市,舊名「甘州倉」,俗名「大倉」。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一三九二年),佔地面積約二萬多平方公尺,可存儲糧食七百七十萬公斤。報導說,古甘州明代糧倉設計科學、建造精巧、堅固耐用,均爲土木結構,具有防潮、防鼠、防蟲害、防黴變的良好性能,成爲目前中國大陸保存時間最長、最完整的古糧倉。

  • 文章綜論西安的形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藍孟博  出版时间:1973-04-15
    关键字: 地理优势 历史地位 史料记载

    在我國諸舊京中,惟西安獨具輝煌的歷史與特殊的地位:一、西安外圍,山河四塞,形勢險固,周、秦、漢、隋、唐皆用之取天下,給國史寫下了西北的時代;二、作首都的時間最悠久,在五代以前,曾數度爲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她的光輝,照亮了整個東亞;三、史蹟最多,足以象徵中華民族精神,令人看了,油然「發思古之幽情」,激起民族自覺心,加強復興自信力。四、古物最豐,到處都是,充分映出古代社會生活實況,爲崇高的中國文化作眞憑實據。以上諸竭,不但洛陽、開封望塵莫及,就是北平、南京...

  • 文章晉文化硏究中的宏觀理論問題綜述(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李元慶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晋文化硏究 历史特点 兼容性 历史地位

    和民族文化融合的枢纽地带,并从而使山西地区再度成为多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及多民族文化的大熔炉。四、晋文化的历史地位问题所谓历史地位,即是对其在历史上所起作用的确认。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区系类型硏究的进一步延伸,又可以说它是区系类型硏究的旨趋所归。关于这个问题,大体似应从两方面展开论述:一是纵向方面,即晋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二是横向方面,即同齐、鲁、楚、秦等文化相比较,晋文化在中国古文化地域文化之林中的独特地位。这里着重就前一方面谈谈苏秉琦先生的论述。苏先生

  • 文章三晉地緣政治的特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楊秋梅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 历史地位 地理人文精神 政治经济关系

    三晉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是我國最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之一。學者們對晉文化的特色進行過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取得不小的成就,在許多方面達成了共識。如果我們把視角轉向社會政治背景,就會發現,山西在中國古代社會政治中曾幾度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就是因建立於山西的割據政權勢力強大,舉足輕重,能夠主導全局。而山西的這種重要地位只限於北宋以前,且往往也只顯現於分裂、動蕩時期。隨著國家的統一和穩定,山西的這種政治中心地位也在逐漸地降低。本文試圖對這一地緣政治特徵...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