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回顾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莽造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王莽 刀币 历史回顾

    (作者係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第一銀行董事會主任秘書。)

  • 文章省不可廢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7  作者:林恭祖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历史回顾 诗歌感怀 祖国统一

    編者按:本詩作者林恭祖先生,福建仙遊人,台大中國文學系畢業。長於詩文,七十五年獲「中山文藝創作獎」。林氏服務公職四十年,業已退休,現爲中華漢詩學會副理事長、中華詩學雜誌社副社長。近見報章刊載「廢省」之說甚多,有感而發,撰爲此詩,剖析弊害,深具歷史與文藝價値,特予披露。

  • 文章磧口——失憶的景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楊建峰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碛口 历史回顾 水旱码头 风景介绍

    大院和村落也可以成爲一種文化,可以成爲能夠帶動整個經濟發展的旅遊景區,這在幾年前,幾乎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近幾年人們從王家大院、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大院及閻府(閻錫山)、孔宅(孔祥熙)、相府(陳廷敬)中突然明白,在那些古舊的院落和厚重的院牆裏面,積澱了那麼多的歷史和文化,而先期發掘這些文化的是哪些人呢:畫家、攝影師、雕塑家、電影人、建築師、記者……,於是追蹤大師足跡,就成爲旅遊業發展和旅遊者的熱絡話題。那麼,還有沒有「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地方呢?前年,筆...

  • 文章大西北的鐵路建設讓「絲路」換了新顏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作者:隴上人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西北铁路建设 历史回顾 固沙造林

    以蘭州為中心的八千四百多公里鐵路網,給甘肅注入了巨大的活力。鐵路送進甘肅的,除了建設物資和工業設備之外,還有新技術和新思想,因而使人們大開眼界,敢於嚐試創新,進行改天換地的建設。大西北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幾千年來,它繁衍了中華兒女,養育了炎黃子孫。追溯中國的對外開放,首先是從大西北開始的。兩千多年前,西漢的張騫開拓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這條中國與西方世界進行友好交往、貿易往來、科技文化交流的紐帶,反映了當時人類的文明與進步。但是在漫長的歲月裡,人們穿越...

  • 文章江蘇境内之鐵路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2期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铁路分布 江苏省 历史回顾

    滬寧鐵路長三一〇公里,支線十六公里,經始於光緖三十年(一九〇四年)八月,三十二年經蘇州抵達無錫,三十三年五月通常州,十月軌道舖達鎭江,三十四年三月,全線通車。民國十八年十月廿二日改名京滬鐵路。全線工程由英人總工程師毛力生Morison君主持。滬杭鐵路係宣統元年(一九〇九年)十一月全線通車。我蘇境內之長度爲七三·六三公里,上海南站至楓涇站)此段當年之建設費每哩平均爲銀幣九四,六八五·四〇元。津浦鐵路係民國元年十一月一日全線通車,長六二八·三八哩(一、〇一三公里),在...

  • 文章悼念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 回憶往事 懷念巨人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5期  作者:李國鼎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蒋经国 悼念先贤 历史回顾 制度改革

    我們的總統經國先生不幸於本月十三日崩逝,噩耗傳出,全國軍民同胞無不悲痛萬分,在其逝世之前日尙前往總統府親自處理國事,不惜把最後一分力量,最後一滴心血,貢獻給國家,爲全民效力,鞠躬盡瘁。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仁愛的襟懷,全世界領袖之中能有幾人。筆者與經國先生先後有廿三年以上同事及長官與部屬的相處經歷,茲以無限傷感的心情,囘憶這二十幾年共事的歷程,就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事情,略爲陳述藉以表達這無盡的哀思。一、共事伊始民國五十四年一月行政院局部改組,當時有三位新人入...

  • 文章徐源泉與沙市市政建設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2期  作者:張俊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徐源泉 历史回顾 荆州沙市市政建设

    文◎張俊(注:徐源泉(左三)在沙市中山公園市政亭前留影)民國年間,在荊沙駐軍的國民黨軍將領中官階最高的是徐源泉,他是陸軍第十軍軍長、第十六路軍總指揮和鄂湘川邊區剿匪總司令,陸軍二級上將、中央執行委員。徐源泉兩次率部在荊沙駐防,第一次是民國廿年春,但沒駐上幾個月就移師湖南;第二次是民國廿一(一九三二)年冬,這次駐紮到民國廿六年(一九三七)淞滬抗戰爆發後才離開。徐源泉在荊沙時都是將司令部設在沙市童家花園,所帶來的官兵則散住在祠堂等處。徐源泉,又名克成,派名繼...

  • 文章民國時期大武漢市政建設的記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0期  作者:王華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民国时期 武汉市政建设 历史回顾 武汉长江大桥

    本文榮獲第六屆《湖北文獻》研究生論文獎學金,作者王華,湖北大學應屆博士生 指導教授:田子渝

  • 文章宜昌大撤退盧作孚題勉民生公司同仁:「作息均有人群至樂,夢寐毌忘國家大難。」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3期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卢作孚 宜昌大撤退 三段航运法 历史回顾

    民國廿七年(一九三八)十月廿一日,廣州淪陷,武漢保衛戰已到最後關頭,十月廿四日晩間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離開武漢,轉赴湖南衡山南嶽磨鏡臺,我軍決自武漢撤退,以期保存戰力。平漢及粵漢鐵路以東戰役告一段落,西部廣大國土進入持久戰的新階段。十月廿六日傍晩,日軍進入武漢,往後一個月,日本舉國瘋狂慶祝,以爲中國戰場勝利在望。武漢無險可守,武漢保衛戰的戰場不在武漢,而在外圍,其最終目的在於爭取時間,讓堅持抗戰到底的民心凝聚,江浙的輕重工業建設得以內遷。早在南京保衛戰...

  • 文章海峽兩岸,同屬中國:蹈上回鄉之路——溫州本會「訪問團」隨行散記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何雲凌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访问 两岸交流 历史回顾

    一、桑梓情切,組團訪問台灣自古爲中國固有領域,也是我國沿海兩個大島之一,面積較「海南島」略大。溫州地處東南海濱,隔海相望,一衣帶水,每天潮漲潮落,彼此相應,過著「日出而作,日入爲息」同樣勤奮的生活。而離鄉日久,歸思情切,山之邊、水之涯,彷彿有不少白髮蒼蒼、傴僂身軀的老公公、老婆婆們,不是早在彼岸等候,日夜翹首盼望,向您招手呼喚嗎:「海外的遊子啊!快快歸來,給我擁抱吧!」綿綿不絕的骨肉親情,既然那麼熱烈;何況,海空距離、朝發夕至、晝夜不息、又如此鄰近,更多...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