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共返回46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打動了清廷的心·讓台灣保留下來施琅的「台灣棄留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5-11-01
    关键字: 郑成功 历史考究 台湾历史

    海水都染红了;而郑家军的许多大将,也都死在这一战役中,光是战舰,便损失了两百多艘,郑家军全被打垮。所以,在淸朝统治台湾的二百二十年间,对台湾的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当为施琅。他在明永历三十七年,淸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率军来台,于八月十三日(阳历九月二十二日)接受郑克塽投降,结束了郑氏三代的统治,而使台湾从此无论在名义上实质上都与中国成为一体,这对以后台湾开发的关系是太大了。因为施琅虽告反叛,背主降淸,但究一为深具远见,而有担当的人,故除报私仇外,他对台

  • 文章反清復明與臺灣開發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作者:良驥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反清复明 台湾 历史

    台灣之設爲行省,是始自光緖十一年,而第一任台灣巡撫就是劉銘傳,也是他建議台灣設爲行省的。而台灣之開始有鐵路,也是劉銘傳一手建設的。同時又努力開墾,興造工商業。自此,奠定了台灣的繁榮,面貌一新,劉銘傳之功大矣。前此,台民文化低落,又多生番,且內亂迭起,每被民族革命志士利用之爲反淸復明根據地,如初時的鄭成功及朱一貴,都是淸初的反淸志士,乾隆時,又有林爽文以台灣爲根據地以起義。林爽文是漳洲(福建)人,先世居於內地,其後他徙居台灣彰化大里伐莊,以墾田治產致富。其...

  • 文章王莽造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9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王莽 刀币 历史回顾

    (作者係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第一銀行董事會主任秘書。)

  • 文章訪美觀感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周鯨文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美国 历史 移民 工业

    一七八九年它宣布了一部宪法,而系指美国发展到现阶段所表现的富强。美国不是自一七七六年革命战争以来就是这样富强,它的今日这样富强是今时今世的事。为什么在最近一百年内,曾经赫赫一时的帝国,如大英帝国、德意志帝国,有的日形衰退,有的仅列为二等国家,而美国能一枝独秀,靑云直上,达到了今天的地步?这就不能不囘溯一下美国的历史,而所牵涉方面很广,具体来说,不外是政治的、军事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科学的等等方面。多年来,有人曾提出「何谓美国」的问题。有人囘答:「移民就是美国

  • 文章台北隨筆——回顧與前瞻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何雲凌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台北 历史 游记 抒怀

    編按:本刊前名譽社長林成章於去年十月間與世長辭,事後創刊元老紛紛函電何公雲凌代為撰文悼念,惟公謙稱擱筆已久,掛一漏萬,恐失尊敬,勉為其難改為書信方式略述一二。鄉前輩中何雲老文采享譽文壇久矣!特重刊「台北隨筆—回顧與前瞻」外,並將其致葉青、崇文信附刊文後,以圓鄉前輩厚望並饗讀者。

  • 文章緙絲與刺繡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8期  作者:那志良  出版时间:1982-01-25
    关键字: 缂丝 刺绣 传统工艺 历史

    緙絲與刺繡,同是中國著名的工藝美術品。但是,一個外來的技術,一個是我國固有的技術;一個是平文織物,用手撫摸,有花紋的地方,與無花紋的地方,是一樣厚薄,並無堆厚的現象,一個是在織好的綾絹之上,用針上下的繡,有花紋的地方凸起來,比無花紋的地方厚;一個是畫圖的正反方向,花紋相同,適宜於做旗子,一個是正面紋飾極美,背面卻看不得,絲線交錯,不成畫面。兩者同屬絲織工藝品,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我們先談緙絲:緙絲的「緙」字,寫法不同,宋莊綽的雞肋篇:「定州織刻絲,不...

  • 文章独一无二的卢沟桥——略述卢沟桥的科学、艺术性与历史价値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卢沟桥 历史渊源 今非昔比

    八百年来,卢沟桥曾在明清时期两度重修。半个世纪以前,饱经岁月沧桑的桥身上又增添了日本侵略者的弹痕。到如今,由于永定河水的枯竭和新公路的建造,闻名于世的卢沟桥已完全成了历史的陈迹。然而,卢沟桥的景色在当年一定是很美的。设想一下,每当雄鸡报晓,玉兔西斜,朦胧的月色洒在清波潋灩的卢沟桥上,玉龙般的石桥浮现在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中,河堤上的垂柳默默地迎接着旷野晓雾的蒸腾……这幅扑朔迷离的景象,不正是金章宗钦定的「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所本么?明代的曾棨有诗云

  • 文章爲武進縣改稱陽湖不表贊同同鄕會特列據理由陳明意願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0期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武进 改称 阳湖 历史 不宜

    故鄕传来消息,我武进县将改称阳湖县,同鄕等闻讯,非常关切,纷纷电话同鄕会探询,并盼同鄕会能代表全体同鄕,表明立场。爰提付本届理监事会第八次联席会议讨论。咸以武进县名,历史悠久,一旦更名,不但诸多困扰,本会以武进同鄕会名称立案亦失去依据,一致通过决议,允宜表明立场,对更易县名,不表赞同,并陈述理由如左:㈠武进县名,由来已久,历史文献,斑斑可考,其初虽与晋陵分治,但自明代初年,两县即合而为一,武进即为全县名称。降及清代雍正时,始分置阳湖。阳湖不过是一小

  • 文章温州古代商业历史槪述(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章志誠 曹一寧 出版时间:2015-06-01
    关键字: 商业历史 古代 温州 历史考究

    年九月版,第三三页。[12] [明]万历《温州府志》卷之二《舆地下·民事》。珍藏明刻本。[13] [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七《土产 器用》。[14] [明]万历《温州府志》卷之二《舆地下·风俗》。[15] 顾光武:《肇域志·浙江》,转引自陈学文《中国封建晚期的商品经济》,第二二一页。[16] [明]万历《温州府志》卷之五《食货》。[17] 张习孔、田玨主编:《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第五卷,北京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三月版,第三四、四四

  • 文章大埔精神與大埔文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作者:戴毅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地理 历史沿革 历史名人

    自然条件的限制。逼使我大埔人不能不在此环境中过其省吃俭用的刻苦生活,更进而养成其勤劳、奋鬪、朴素,纯良的美德。又因为山川磅礴郁积,海洋文化的绵延曼衍,逐渐养成其动进向前、和尙自由、争独立的精神。惟其勤劳奋鬪,故能自强不息;惟其纯良朴素,故能恭俭和平;惟其动进向前,故能日新又新;惟其尙自由、争独立,故能坚强团结。这些自然环境蕴蓄下的文化精神,便是我大埔人文化精神之所资,而须我们珍惜和发扬的。三、大埔文化的历史背景大埔,就其地理环境说,早就构成了其所以为大埔的条件

共468条记录 1/4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