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华侨共返回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华侨糖业大王黄仲涵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8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糖业 黄仲涵 华侨

    黄仲涵,字泰源,祖籍福建省同安县。一八六六年生于爪哇三宝垅。他的事业为经营糖业,蔚为国际知名的华侨钜商,他的建源公司拥有九所规模宏大的糖厂。在第一次欧战期间,建源公司的分行遍设世界各地,因此糖王之称传遍寰球。其次仲涵更经营航业,他的三宝垅轮船公司、协荣轮船公司、顺美船局,复拥有轮船十多艘,航行于星洲爪哇及荷属东印度各小岛间,亦为华侨航业巨擘。黄父思俭翁的为人黄仲涵一生事业的成功得力于他的父亲甚大。他的父亲名志信守谦,号耕斋,又署思俭翁,幼时受过私塾敎育

  • 文章四十年来华侨在台湾建设中的贡献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徐亨  出版时间:1993-03-31
    关键字: 华侨 台湾建设 贡献

    引言最近几年来,海外的华侨常常在抱怨地说:自由祖国—台湾的同胞,好像不如以前那麽「热诚」地欢迎华侨回国。因为回国的海外华侨被台湾同胞叫做「侨仔」,台湾同胞反对政府招收海外侨生回国升学,他们认为招收侨生回国升学,剥夺了台湾同胞的子弟的升学机会;他们反对华侨的参政权,认为华侨没有在自由祖国纳税,没有服兵役;甚至有人说:要把侨务委员会撤销。这种种论调,都是由于台湾同胞对海外华侨认识不够,不了解华侨对自由祖国—台湾的贡献。回顾民国十四年代至七十年代,台湾同胞

  • 文章福建与华侨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作者:蔡景福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华人华侨 移植溯商 古代海外移植 世界华侨统计 东南亚华侨人口 福建侨民

    华侨」二字,顾名思义,可解释为:「侨居国外而有中华民国国籍的中国人。」不过,有的侨居海外的中国人,由于现实环境的需要而归化居留国,成为居留国的国民,丧失「华桥」身份,但其「华侨」本质并未失掉,故可改称之为「华人」。至于混有中国人血统的土生者,居留国依其国籍法承认他是居留国的国民,则可通称之为「华裔」。准此而论,今日之所谓「华侨」,广义而言,应包括所有「华人」与「华裔」。中国人向外移殖,依据史籍,可以上溯到商代,「商颂」长发篇有「相士烈烈,海外有截」之向

  • 文章(兩岸交流)煙台高爾夫球場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期  作者:本刋記者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高尔夫球场 华侨斥资修建 拜会运公

    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尤其沿海城鄉,大有一日千里之勢!煙台市在物質經濟發展之餘,精神休閒事業亦應運而生,煙台市高爾夫俱樂部於焉誕生。煙台市高爾夫球場,開設於煙台市牟平區蛤堆后村,於今夏由名企業家林岱董事長發起所創,並由新加坡名僑領譚攸沺董事長特撥鉅款投資,球場建成後,堪稱山東設計最新穎,設備最完善,美侖美奐。亦係山東最大高爾夫球場,佔地六十公頃餘,三面環海,西鄰煙台市區三十公里,東距威海五十公里,並因地頻渤海,與日韓隔海相望,往來頻繁,其開...

  • 文章华侨是革命之母」与海洋式儒商文化(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麥瑞台  出版时间:2008-07-31
    关键字: 台商 华侨 儒商 儒家思想

    民族生存与文化延续须以经济成长发展为前提与目的,因此两岸对商战与文明冲突的未雨绸缪,已是当前须借力于文化与经贸交流的共生大业。两岸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效能,将以海洋文明为基础方能胜出于“商战”而化除「文明冲突」于无形。当前甚是蓬勃的区域经济自由贸易体FTA(Free Trade Alliance),两岸因文化同质及台商的努力隐然成型于非官方组织—两岸华夏经贸体之中,更再扩及、结合东亚华侨商业网络则可称之为华夏经贸圈;将可依循儒家王道文化之底蕴。以济弱扶倾

  • 文章加拿大华侨勋旧录(十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陳袞堯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区富 华侨 革命 人物生平

    加拿大华侨致力国民革命,勋烈昭彰,其人其事,斑斑可考,笔者早年侨居加国,耳闻目击,且有亲与其事者。爰凭追忆所及,阐发其潜德幽光,略尽后死者之道义,亦所以为一般青年有所取法也。

  • 文章心如冬陽的蔡紹華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9期  作者:李文茹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侨商投资 华侨银行 蔡绍华 从商经历

    的只是要为自己打造一副坚硬不屈的傲骨,能无忝于天地、无忝于所生的立于人世。民国四十五年时,政府为了融通侨资,配合国内经济建设,决议辅导华侨设立金融机构。当时国内的经济环境尙呈一片荒漠,工商各界更如嗷嗷待哺的幼婴;缺乏肯投资的人才,更缺乏投资所需的财务,因此华侨回国投身于经济建设的意愿并不热烈。犹记得当时的侨委会委员长郑彦棻先生竟日奔走号召,而唯独菲律宾侨社给予全力的支持,侨社中支持最力者之一即为蔡绍华先生。当时感觉间接透过侨社与国内联系,仍不足以表达己身的热忱

  • 文章福建的媽祖文化與市場經濟〔媽祖、海洋與財富〕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  作者:魏萼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妈祖文化 华侨 市场经济

    一、前言西方社会经济学者玛司.韦伯(Max Weber)敎授认为,基督新敎文化创造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1]。他举证西欧、北美在十八、十九世纪经济的繁荣与进步,此与以基督新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培养了资本主义的精神。而玛司.韦伯敎授更指出,中国儒家文化无法产生资本主义的精神,所以他使中国经济落后、贫穷。这个论断我不赞同,其理由已在许多著作里阐明,此处不再赘述[2]。然而中国文化中的妈祖文化对于市场经济的正面意义,学者们在这一方面从未论及,本论文也许

  • 文章家乡焦溪镇石堰凤凰山筹建华侨公墓、龙凤墓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6期  出版时间:1995-12-15
    关键字: 华侨 公墓 赞助 灵骨塔 龙凤

    近來家鄉興建墓園與靈骨塔風氣很甚,最近焦溪鎮石堰村龍鳳墓園興建靈骨塔促進會來函表示,計劃以二千平方米建地,興建靈骨塔群,塔共七層可容納骨灰一一二〇位,全部工程費約需人民幣七〇萬元,希望同鄉會全額補助,願以二層三二〇個骨盒座保留供台灣及海外同鄉使用。同鄉會因經費關係,恐一時無法資助,但仍將於理監事會中提出討論。茲誌來函於後:台北市武進同鄉會全體鄉親們,大家好!我們是武進市焦溪鎮龍鳳墓區籌建靈骨塔促進會的成員,我們主旨是響應政府的墓園政策,爲武進市轄區籌建首...

  • 文章建造國民住宅,利潤分享顧客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77-09-30
    关键字: 华侨置业 建筑界 房地产

    华侨置业福音!伍铁民君飮誉建筑界在台湾近年建筑业界中,伍铁民同鄕以信誉保证,争取了一席重要地位,在工商界中赢得了无上光荣。伍氏是开设九源建设公司,以建筑国民住宅,与顾客分享利益著称。年来造屋千余栋,薄利多销,因而飮誉南北,信用昭著。目前他拥有三个土地,分别在台北的南港,松山以及中坜,同时正在大量兴建房屋中,以应社会需要。伍氏说,经营建筑及房地产,必须信用第一,很多人为了贪小便宜,听信一些败德的经纪人的花言巧语,结果买下了一块地或一楝房病如不是土地使用

共43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