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功绩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旭公主桂對廣西財政的改革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3期  作者:磨金銘 出版时间:1979-01-26
    关键字: 黄旭初 财政治理 治理功绩

    部分计有:⒈田赋2契税⒊营业税⒋房屋税⒌地方财产收入⒍地方事业收入⒎地方行政收入⒏地方营业纯益⒐其他收入等九项。当时国库收入不敷支出,均挪自省库。到了二十四年,国库收入仅三百九十余万元,而支出竟达一千三百一十六万余元之钜,是以省库补贴更甚。惟省当局仍以中央政令是从,一意遵行,而不稍悖,求治求进之心,于此表现无遗。第三为废除苛杂。各省税捐,在抗战前均极紊乱,尤以县地方税捐为甚,致人民深受其苦。二十二年旭公乃根据十八年四月内财两部关于整理地方财政办法通令凡属

  • 文章浅析杨廷理在宜兰开拓中的功绩及影响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雷堅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杨廷理 开拓宜兰 功绩影响

    大山阻隔,长期以来,那里居住着山胞蛤仔难族三十六社,海寇林道干曾窜泊于苏澳,日本、荷兰、郑成功踞台亦不及,西班牙人曾至,为「番」所杀。自康熙年间宜兰北置诸罗县,社番始输饷于诸罗。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附东螺以北二十二社番,拨入新设的彰化县,九年又由彰化转拨淡水厅管辖。宜兰始终未设官。由于久处化外,那里至清初仍荒芜。「乾隆年间漳人吴沙入拓,三籍之人相率而至,筑堡以居。自头围至于五围,拓地愈广,浸成都聚。」[2]吴沙欲献土出赋,请设官建署,未果。嘉庆年间,海寇蔡

  • 文章興廠辦場愛鄉情——記在蘄春投資興業的臺商孫永延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85期  作者:祝和忠 出版时间:2012-10-10
    关键字: 台商 孙永延 人物生平 主要功绩

    本文作者祝和忠,任職於蘄春縣委臺灣工作辦公室。

  • 文章(四)恭勤公栗毓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高育才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栗毓美 生平事迹 治水功绩

    (河南開封龍王廟中四大王中之栗大王)金龍四大王恭勤公栗毓美、山西渾源人,淸嘉慶年拔貢,分發河南省候補知縣,因年少英俊有才實幹,得該省巡撫器重。其時適有一案件纒訟數載,由縣經府到省,皆無法斷案。問題是原吿女方謂爲强奸,而被吿男方則堅稱是通奸,官不能決。交栗審理,栗傳原吿,謂女方曰:官事不能了結,因你不知律例,本官先吿訴你:强奸一次者杖八十;十次以上者,男方家產之半數判歸女方;百次以上者,男的處死刑,全部家產賠償女方。原吿女子稱一百次也多得多,官面示公案之前...

  • 文章夏禹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胡春霖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大禹治水 生平功绩 善政养民

    禹以平水土有功,受舜禪,踐天子位,定都於安邑,安邑,即今山西安邑縣也。禹聞善言則拜,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當舜舉禹而使續父鯀之業,禹乃擢伯益后稷爲輔,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敷土,行山表木。興徒敷土,即大起民夫,協力治水。行山表木,即測得水準,詳爲標誌。由此定高山大川,而五嶽四瀆,遂永留山川綱紀矣。禹初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輦,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

  • 文章李冰是山西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李文 李杰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李冰 李冰故里 生平功绩 都江堰 封号

    從古到今,人們提到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的都江堰,就會聯想到李冰。近年來經過許多專家論證、探索、證實我國古代水利科學家、李冰,是山西運城市解州鎭郊斜村人。春秋戰國時,岷江在四川灌縣境內急轉彎的激流衝擊下,洪水泛濫給人民群衆帶來極大的災難;蜀郡太守李冰和兒子李金山,經過多次勘察、疏導,在岷江建築一條都江堰;灌槪成都平原一千萬畝土地,並有防洪、排沙、航運,造福一方的效益。由於李冰對人民的偉大貢獻,歷代皇帝對他頒賜許多封號。唐太宗封李冰爲「神勇大將軍」,唐玄宗封爲「...

  • 文章韩江盐运的功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8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韩江 盐运 盐的产销 历史功绩 经济意义

    民。千百年来韩江的伟大功绩,粤东人民应永志不忘。韩江是潮客人民伟大的母亲河,潮客人民应当爱护她,保卫她。

  • 文章打國際擂台的黃開祿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8期  作者:余澤全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黄开禄 名贤传记 海外功绩 多才多艺

    出生於印尼的蕉嶺華僑黃開祿先生,多才多藝,並曾打國際擂台替華人爭氣,近閱曁南大學南加州成立紀念刊曾有其同學余澤全撰文敍述,擇要報導如次:一、眞茹敎育訓練黃開祿先生出生於印尼的第四代華僑,在印尼受小學敎育後,卽囘國在上海國立曁南大學高中就讀,該校專為華僑子弟進修之地,敎學相當嚴格,高中時卽採用英語原版之課本,除英文外,尙有地理、名學、會計等科,對於學子以後之進修,甚有助益。一九二九年高中畢業後,黃先生考入淸華大學,曾入足球隊參加比賽,在游泳方面,黃先生亦以...

  • 文章張弼士鄕賢的偉大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陳以令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张弼士 名贤传记 事业功绩

    一、前言十九世紀末葉與二十世紀之初,東南亞華僑社會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偉大人物,他忠愛祖國、敢作敢為的奮鬪精神,為中外人士所欽佩;他對星馬華橋社會的遺愛,永遠光耀在東南亞華人社會的史頁上。這位蜚名東南亞社會的偉大人物是誰呢?就是我們大埔同鄉張弼士。筆者在幼年時期,嘗聽到叔伯輩在間談中,提及張弼士的軼事。昔年稱呼他為「百萬富翁」,對他的豐功偉績,備致推崇,誼屬同鄉,特感親切。當時在小小的心靈中,自然產生了「有與榮焉」的欽仰。最近翻閱南洋華僑文獻,就所述有關張弼...

  • 文章印尼茶陽公會談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期  作者:廖自然 出版时间:1966-06-10
    关键字: 印尼茶阳公会 同乡筹备 成效功绩 被迫结束

    一吾埔人有濃厚的鄕土觀念,具有團結性與組織力,尤其在海外各大埠,都有大埔同鄕的團體出現。以印尼來說,遠在民國九年(一九二〇),棉蘭范莪士、張秩卿、丘星五等發起籌組「大埔同鄕會」,大約十年後,巴城才有大埔同鄕會之設立。「蘇島大埔同鄕會」從一開始到被停止活動爲止,三十多年來,會務發達,有會所和店業,還附設回春堂,從事慈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戰後不久,(卅七年)整理內部,面目一新,過後,又粉碎赤徒陰謀,表現正義立場。到最後階段(四十七年)這個同鄕會還被棉蘭三十...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