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兄弟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緬懷生平知己劉望之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刘望之 悼念 同乡 兄弟 书信

    乃与互通音问。并于七十九新年时为寄贺卡,另附函表达渴慕之情,旋接其二月十九日来信,内容如次:「农历腊月廿八日接读弟之贺卡及惠示小女广平来信,内心颇为欣喜!小女不才,学识粗陋,弟之赞誉,言过其实,惟其性格宽厚,善为他人着想,我晚年心灵为之慰藉。其母及兄嫂也颇喜爱其性格与为人,今蒙弟之夸奖,不胜感慨!吾已示其兄妹多与弟通信联系,以弥补我兄弟分离四十年不得晤面之遗憾矣!弟之书信,小女为我念诵再三,每听一次,内心感受增添一层。今日小女提醒我何不以勉斋叔近期不能归里

  • 文章沈星耀三兄弟捐资修复横林家鄕石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9期  作者:方小龍·錢太康  出版时间:1999-07-15
    关键字: 翠华桥 三兄弟 捐资 修桥 公益

    武进市横林鎭江村村的一座已有八十年历史的石桥——翠华桥,日前由台胞沈星耀、沈中耀和武进市台谊会副会长沈德耀三兄弟捐资修复。江村地处泸宁铁路北旁,设有横林火车站。景华联圩、芙蓉圩区的崔桥、横山桥、芙蓉及无锡玉祁等地的村民都要到横林火车站乘车往上海、上南京。但到火车站有一条西自横林水塔桥,东至玉祁连通大运河的荷花塘河阻隔。要过河只能靠小船和采菱盆或划水渡过,来往极为不便。一九二〇年,一位名叫翠华的女人,一生未嫁,捐出所有积蓄,在荷花塘河上建造了一座三孔条石

  • 文章海峽兩岸的和平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作者:姜法乾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两岸统一 兄弟关系 和平合作

    互敬互谅,协调合作,所有的问题,都似乎不难逐一解决,而达成彼此共同幸福所赖的和平。六、具体作法达成上述目标的具体作法,有下列诸端:1.首先承认彼此的兄弟关系,免去相互猜疑,言语讥讽、刺激、攻讦。而改为:相互诚恳请益,培养感情,增强互助合作。2.撤销现有的斗争对抗机构及组织—统战部、地下工作情报人员,以及其他一切以颠覆渗透对方为职志的机构及人员。3.撤退第一线兵力。4.各阶层互访,知识、技术交流,尤应以新闻、文艺、教育、科技为重点。5.双方在国际间各种活动

  • 文章作戰飛機之發展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5期  作者:葉家柏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飞行器 雷特兄弟 战机 二战 叶家柏

    一、飞行历史人类最早的飞行纪录,是一七八三年法国孟格费兄弟的热力气球。接着法国大革命时期,很多革命领袖对气球的军事用途至表兴趣,当时就成立了一个军事气球学校,并在一七九四年的弗洛勒斯一战,由于气球观察之助,一擧击败路易十五的最后据点,巩固了法兰西的独立。后来拿破仑对气球的军事用途不感兴趣,下令结束了这个军方的气球学校,此后五十年就没多大进展。一八四九年奥地利帝国进攻威尼斯,曾经用气球投掷炸弹,但是没有成功。普法战争时,法国人又开始用气球,并于一八七〇年

  • 文章汉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吿述评(民国六年至十一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4期  作者:周瑤  出版时间:2012-07-10
    关键字: 汉口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广告述评

    本文作者周瑤,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為田子渝教授。

  • 文章艰难兄弟自相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4期  作者:沈雲龍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寻人 俞姓家族 兄弟 团聚 筵席

    新闻界朋友在场,否则次日见报就更热闹了!席间,兪百钊君面致请柬,邀约笔者与刘社长参加二十六日晚间陆军联谊社兪府家宴,笔者因已应邀赴宜兰世新校友会致词,刘社长亦另有他约,遂均辞谢。据闻是日兪氏合府亲族男女老幼筵开两桌,并为安间勇君取名百孝,以示归宗之意,依兪氏八房兄弟大排行,百孝名列第九,百钊则改列第十,因百孝(安间勇)年已七十有五,百钊尙年六十九,且以红纸书写兪氏世系表一份,交与百孝,以为永念。二十七日晚,笔者夫妇在华顺楼邀请兪氏新归宗之安间勇君一家,及百钊

  • 文章手足情深、侍兄如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夙文 探亲互通 海峡两岸 兄弟情谊

    父母生我兄弟三人,自幼接受庭训,秉持仁慈忠厚家风;以和为贵,待人以诚,作为立身处世之本。我兄弟虽然德薄能鲜,未能为国家社会建立丰功伟业,光宗耀祖,然而都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洁身自爱,自强不息,坚持不懈,锐意进取,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以自己的良知良能,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深得政府和人民的认可和好评,上不辱祖宗,下不愧对子孙,心怀坦荡,俯仰无愧。二弟久福战乱年代离家出走,去了台湾,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度过了难忘岁月。二弟去台湾以后,明智地选择

  • 文章探親記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8期  作者:錢俊楨 出版时间:1993-01-16
    关键字: 远隔的亲兄弟 新疆访友 新疆旅途纪实 入住酒店 乘机去往乌鲁木齐

    西北、东南当我童年的时候,因常和大我两岁,性情躁急的二哥吵嘴、打架,先严不胜其烦,一天对我兄弟俩骂道(吵吵!打打!将来把你们一个送到东天边),一个送到西天边,看你们见了面,还打不打,吵不吵了!这本是一句气话,想不到竟成了谶语。民国二十七年在湘潭和二哥一别,如今已有五十五个年头了,今夏我去到南疆的和靖县公墓,跪在二哥的坟前,追思幼年景,泪如泉涌,悲痛欲绝,泣不成声。还是姪女写明,侄儿晓冬(乳名狗蛋)的劝解,化纸后勉力站起,回顾前尘,殆如梦中。天固无边,国

  • 文章哭三弟有藩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悼念三弟 故人往事 兄弟情深 海峡两岸 追思悼文

    让你知道,怕你承受不了这样大的刺激,你说:这样大事,不能不吿诉你,这是灭门大祸,既然已经造成的事实,回天乏术,还是坚强的忍受着罢!结果你我兄弟二人,依然是抱头大哭一场,不知多少时间,还是你擦干了眼泪说:哥哥,哭死了也没有用,还是坚强起来罢!不但没有人怜悯我们,还会耻笑我们逃亡海上,依然是没落了!你看今天的社会上,已经歌舞升平,那些高官贵族们,挟黄金美钞,子女玉帛,正享受着亚热带风和日丽的生活,反攻大陆,祇是一种口号而已,复国是不可能的!早些成家,生几个孩子

  • 文章記無錫實業界五「大王」(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71-11-20
    关键字: 产业革命 大王 包焕生 澄江大学 三峡水利 面纱大王 荣氏兄弟

    篇幅,祇能简略介绍,藉供邑人来台子弟有所认识,可作楷模,并可供奋发粹励,力图上进的参考或许裨益甚多。兹将五位实业大王的成功史简介如次。(棉纱大王)荣宗敬:荣宗敬与德生昆仲两位,无锡西门外开原鄕荣巷上人,出身贫穷,但有志气,幼年在上海德士古公司为学徒,经过多年勤奋,升为帮办,时第一次欧战爆发,德人纷纷召囘服役,最后老板亦应征返国,即托荣氏兄弟,嘱其将碇靑颜料变卖应付开支;四年后,欧战结束,老板重返沪土,一到公司,察看仓库,大吃一惊,原存碇靑,原封未动,上面盖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