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思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華僑是革命之母」與海洋式儒商文化(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麥瑞台  出版时间:2008-07-31
    关键字: 台商 华侨 儒商 儒家思想

    中医药产业是最佳选择。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国在亚洲强大了数千年都不曾建立殖民地去灭人国家,西方霸道东来数十年却发动丑陋的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如今以科技优势而大行其全球化以图其永续独占;王道的中国独强于落后的亚洲数千年,不走掠夺、征服之行径却在济弱扶倾,仍坚持采取国际的经济合作。顶多是半强制半怀柔的「朝贡」式经贸交流。依循传统儒家思想的「厚往薄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与「华夏则华夏之,夷狄则夷狄之」观点,皆以文化融合观对待周边国家,如明朝

  • 文章儒家敎育思想與我台灣經濟發展之關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台湾经济 儒家教育

    共进化之所系,故不受时间空间之限制耳,简要言之,儒家思想之中心为「重人兼重德,」有异于资本主义之「重财而轻德,」与共产主义之「重物而轻人,」斯二者各有所偏,各离其本,前途均不乐观,惟有中华文化,乃能眞正谋人类之幸福与和平,而能进世界于大同也。⑵「我国之敎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中华民国敎育宗旨)」,其思想根源,乃本乎儒家敎育思想而发扬光大之。⑶我国抗战期间

  • 文章從孔子言「信」,談兩岸關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齊衛國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思想 传统道德 两岸关系 政治理念

    壹、前言《三字經》中有「趙中令,讀魯論,被既仕,學且勤。」此事係敘述宋朝時的趙普,他已做了宋太祖的「中書令」(宰相),太祖問他所讀何書?趙普對曰:「讀魯論。」太祖曰:「這書幼年所習,如今看它何用?」普對曰:「若要齊家治國平天下,盡在這魯論中矣!」查《論語》一書,乃孔子傳道之書,和他的弟子論學問、論治道、論禮樂等等,分爲二十篇,是孔子中心思想之所在,對「信」字非常講求,在這二十篇中,竟有十篇講到「信」字,可見其重視之程度了。至於講「信」的篇章及其文句爲何?...

  • 文章王廣亞先生的三三哲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王广亚 职业学校 学校创办人 八秩晋八米寿 家声纪念大楼 三三哲学 儒家思想

    职校、高教共十所学校,也是奇蹟。唯非常之人乃能建非常之业,王创办人的成功,决非偶然,必有其独特瑰玮之处,才能奋其远大之志,开创其不朽的基业,王创办人的行谊,车载斗量,但很少人能归纳其最高的行动指导准则,用三言两语概括之。笔者不敏,试以「三三哲学」简述如后:三本本身、本钱、本事是王创办人的做事哲学;它来自正统的儒家思想,大学章句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可见有「本」则近「道」。论语上也说:君子

  • 文章中華文化之經濟發展與前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袁宙宗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农耕文化 文化经济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士人

    一、文化特性民族所處環境對文化關係最大。中華民族其文化最早發源於北方,卽今所謂黃河平原與淮河平原。迄至夏、商、周三代,始延伸至河南、山東、河北省之一部,陝西省東部、山西省南部,爾後又漸漸擴張。其原因是遠古時期,地球上發生浩瀚無垠的洪水之災,東方至夏而始消退,平原之區,由於紅沙淤積,成爲肥沃之沙質壤土,適於農耕,先民遂於是區拓展農業,故中華文化屬於農耕文化。人類文化種類大別約爲三型:一游牧文化,二農耕文化,三商業文化。游牧文化發源於高寒地帶而有草原者,農耕...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