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華僑是革命之母」與海洋式儒商文化(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麥瑞台  出版时间:2008-07-31
    关键字: 台商 华侨 儒商 儒家思想

    中医药产业是最佳选择。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国在亚洲强大了数千年都不曾建立殖民地去灭人国家,西方霸道东来数十年却发动丑陋的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如今以科技优势而大行其全球化以图其永续独占;王道的中国独强于落后的亚洲数千年,不走掠夺、征服之行径却在济弱扶倾,仍坚持采取国际的经济合作。顶多是半强制半怀柔的「朝贡」式经贸交流。依循传统儒家思想的「厚往薄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与「华夏则华夏之,夷狄则夷狄之」观点,皆以文化融合观对待周边国家,如明朝

  • 文章温州实业家的儒家精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86-05-15
    关键字: 儒家精神 余英时 实业家

    ㈠从余英时先生一场演讲说起去年在新竹淸华大学第一讲堂,听了—场余英时先生所作「儒家思想与商人精神」演讲,这一场近两小时的演讲,引证古书极博,其第一段内容是谈禅宗与道敎的经济伦理,禅宗原是习止观静坐的,但到了八九世纪,却动起来了,要求动静相配,无怪乎禅宗丛林的工商活动很盛,像今人熟悉的搭会、拍卖,都是从禅宗发展出来。北宋时代也有许多大寺庙是手工业中心,史学家陈援庵在「明季愼黔佛敎考」中,更指出十七、十八世纪云南、贵州一带的恳植,与禅僧有密切关系,这些现象

  • 文章儒家敎育思想与我台湾经济发展之关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台湾经济 儒家教育

    ㈠前言中国的一切学问,都是以易经为根源,是极其高深的。易经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圣人的集体创作,是阐明宇宙及万物生存进化的动变原理之钜著。其应用首先从天文、气象、历法、季节等方面开始,降及孔子在赞易中,始将天道与人道贯通起来,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前句为天道,后句为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来。儒家的思想,即根据易经的道理加以阐扬,与人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易知易

  • 文章從孔子言「信」,談兩岸關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齊衛國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思想 传统道德 两岸关系 政治理念

    壹、前言《三字經》中有「趙中令,讀魯論,被既仕,學且勤。」此事係敘述宋朝時的趙普,他已做了宋太祖的「中書令」(宰相),太祖問他所讀何書?趙普對曰:「讀魯論。」太祖曰:「這書幼年所習,如今看它何用?」普對曰:「若要齊家治國平天下,盡在這魯論中矣!」查《論語》一書,乃孔子傳道之書,和他的弟子論學問、論治道、論禮樂等等,分爲二十篇,是孔子中心思想之所在,對「信」字非常講求,在這二十篇中,竟有十篇講到「信」字,可見其重視之程度了。至於講「信」的篇章及其文句爲何?...

  • 文章中国儒家文化与资本主义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 人力资源 儒家文化

    资本主义过去在中国未能发展,而在最近的二十年里,亚洲四小龙为何又能以资本主义的方式达成经济成就?资本主义何以无从发展在历史上的其他传统社会中,人们对于财富和物质上成功的评价和中国社会不一样。的确,中国历史上,不论是个人或是国家均表现了长期的渴望富有的心态。然而虽然有这项有力的驱力,但是历史上的中国人却并未发出真正的资本主义。最近几十年中,儒家孕育下的人物却成为市场里的主宰,而在工作伦理上有贡献的实行家,和小心翼翼地理财者和有技巧的投资人——具有这些特质

  • 文章孔望山隨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王洪金  出版时间:2003-09-01
    关键字: 孔望山 历史记载 地理位置 旅游资源 儒家文化

    「積石岩岩,東海彌彌,伊誰登之?大哉孔子。」這是明時淮安府知府陳文燭爲孔望山所寫的銘文,但此文沒有在孔望山上刻石,實在可惜。孔望山上原來還有一座涼亭,叫做「孔望亭」,清人在《孔望亭記》中說:「東海者,水之會也。孔子望之,其汪洋者,與心之廣大會;其瀠洄者,與心之運用會;其翕受者,與心之容納會;其景物之變態者,與心之神化會。」可惜,這篇碑記也因亭之久頹而不復存在。孔望山的得名來源於孔子登山望海,此山三百年前還是一座濱海而立的小山,山東側就是東洋大海。孔子問官...

  • 文章吴文化与儒家文化之关系——江苏无锡市中国吴文化节和吴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5期  作者:湯恩佳  出版时间:2008-04-30
    关键字: 儒家文化 吴文化节 祭孔大典 和平回归 中华民族精神

    孔教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不仅仅是包括以孔孟为首的历代大儒的思想,而且涵盖了中国历史、汉语言文学、国画、书法、戏曲、中华音乐、中华民俗、武术、中医、民族工艺等诸多文化现象。河洛文化、齐鲁文化、吴文化等中国的区域文化,则是将孔教儒家思想作为主要的精神价値导向,将儒家的诸多文化现象与地区特点相结合而产生共得到发展的。这些区域文化是孔教儒家文化活生生的具体形态,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这些区域文化的研究,弘杨区域文化,这也是弘扬孔教儒家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

  • 文章尊重傳統 追求卓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陳玲美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 人性教育 两岸关系

    便是德,实即"道德"的简称。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根本,以儒家文化为中心。而儒家文化中,是以孔子思想为主流,建立与发扬道德体系。并以「仁」与「忠恕」为核心,以「孝」和「礼」为行为规范,成为中华文化的精华。由于时代进步,科技发达,及世界思潮狂澜澎湃,对求新、求变、求快的物质文明需求与享受,使社会人欲横流,价值混淆,伦理败坏,道德沦丧,衍生出许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严重问题,概如下列五端:(一)校园伦理严重失序1.有者家长蛮横无理,尊师重道式微

  • 文章儒家教育思想與我台灣經濟發展之關係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儒家教育 家族制度 人人平等 儒家六艺 台湾经济

    前言中国的一切学问,都是以易经为根源,是极其高深的。易经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圣人的集体创作,是阐明宇宙及万物生存进化的动变原理之巨著。其首先从天文、气象、历法、季节等方面开始,降及孔子在赞易中,始将天道与人道贯通起来,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前句为天道,后句为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来。儒家的思想,即根据易经的道理加以阐扬,与人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易知易行,所以儒学

  • 文章王廣亞先生的三三哲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王广亚 职业学校 学校创办人 八秩晋八米寿 家声纪念大楼 三三哲学 儒家思想

    职校、高教共十所学校,也是奇蹟。唯非常之人乃能建非常之业,王创办人的成功,决非偶然,必有其独特瑰玮之处,才能奋其远大之志,开创其不朽的基业,王创办人的行谊,车载斗量,但很少人能归纳其最高的行动指导准则,用三言两语概括之。笔者不敏,试以「三三哲学」简述如后:三本本身、本钱、本事是王创办人的做事哲学;它来自正统的儒家思想,大学章句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可见有「本」则近「道」。论语上也说:君子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