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承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团拜 传承团结和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1期  作者:蔡永興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团拜 传承团结 传承和睦 联谊 展望

    民国一〇三年农历甲午年,本会春节团拜在二月八日举行,陈理事长继枢在致词中讲了几个重点,一、本会历史悠久,二、乡亲向心力强,三、乡长捐款热心,四、慰贫济孤最力,五、奖学基金最多,六、敬老尊贤最优,七、提携后进不懈,八、两岸交流热络。陈理事长在结语时一再强调本会向来以团结和睦为傲,因为团结和睦才有以上成果。今年天气不是太理想,但是好多好多扶老携幼,三代同堂出席的欢笑身影出现在会场,更有许多去年领了奖学金的准会员,在爸妈甚至爷爷带领下出席,这种传承的画面展现

  • 文章夢迴德天瀑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8期  作者:唐國斌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返乡之行 传承乡谊 同乡会

    就能写得精彩、说得漂亮、形容得完的事。我觉得更高兴的事,就是这次桂籍学子参访团,是由各所学校中选出来的学生。从彼此之间陌生不认识,到我们相处和睦与熟悉,建立起深厚的友情。使得我们广西同乡会添加了生力军与活力,传承乡谊,引导新血轮加入,为自己的乡亲出点力做点事,让同乡会有永续经营的基础。回乡参访的第一天,我们参观由台湾的宋献琼先生所创办的琼林中学,第二天则是专程去观赏德天瀑布,这景点令人印象深刻,就由在下为大家做简介: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南宁大新县硕龙乡德天村

  • 文章財團法人臺北市山西文教基金會成立經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盧學禮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民营事业 历史传承 筹划改制 总结提升

    附錄:一、財團法人臺北市山西文教基金會捐助及組織章程二、財團法人臺北市山西文教基金會顧問遴聘標準曁任務要項

  • 文章維護古蹟珍惜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文物古迹 传统文化 历史传承

    退休後,老友們一見面,二話不說,劈頭便是:「你在幹什麼?沒事最好多看些老書,因爲老書……。」老朋友的關懷,意謂著,決不可老讓時間一片空白,除感激和心領他們這種近乎申誡式的昭示外,豈知我早就把工作安排得風雨不漏,甚至比公職在身還緊湊,因爲時間已經操控在自己手中,再不作適切的處置,尙待何時?退休歸隱,首先自我規範,使動靜得宜爲要務,大原則是:對自己要客觀評估,對事務要冷靜分析,對工作要認眞處理,與人交往要嚴守分際,如此尙可紓解情感,消除壓抑,開闊豁達,樂觀進...

  • 文章晒晒常州人的「胃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5期  作者:黑多  出版时间:2012-09-25
    关键字: 农耕文化 四牛 餐饮标识地 饭局 传承

    常州人有个独特的问候语,见到熟人,迎面会打声招呼:「饭吃过没?」而对方,大多也会乐呵呵地回答:「吃——格——咧!」有史载,常州在明代就是全国三十三个较大的商业与手工业城市之一,是百分百的鱼米之鄕、富庶之地。「饭吃过没?」很显然对常州人来说,不可能是人们对温饱问题的一种焦虑,只可能是常州人骨子里对农耕文化的一种「印记式」的依恋和传承。不过,这样的问候最终还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在人们口中消失。因为自那以后,常州人有了更多元、更广泛和更开放的话题。但是,常州人

  • 文章國父學說的研究為當前要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陳鶴齡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中山思想 三民主义的传承 三民主义的实践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理論,為世界學術思想的主流,有歷史事實證明、不容否認。那些淺薄無知的人,以政府若干年來、積極提倡、制定政策、付諸實踐、詆為「神化」、敎育學者不加深究,亦人云亦云,隨俗浮沉,乃至欲將高中及大學有關中山思想之通識課程取消,改換名稱,學生則以師資貧乏,講授不能深入閎富,多不願修,如此,中山學術幾已瀕於絕境,殊為可惜!為什麽如此呢?原因是那些研究它的人,最初即把它看成遺敎,奉為經典,而不從學術上平心靜氣的研究,作客觀的學理闡揚、融會貫通、明其要義...

  • 文章臺灣為什麼不能獨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燕夫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台湾 历史渊源 民族文化传承 国防安全 独立

    一)台湾系中国东南边陲的岛屿,它是固有疆域的屏障,亦是中国人海洋作战的踏板。(二)中国人自元朝即陆续进入台湾开拓,有其历史渊源及民族文化传承纪录。(三)十六世纪郑成功率其大军驱走荷兰人,聚集闽南族及客家落居,形成中国人生存领域。(四)甲午战争日本侵据台湾,五十多年经营及皇民教育塑造,并未改变岛民中华文化传承与生活习俗。(五)二战结束,台湾回归祖国,中华民国播迁台湾,倡行华夏教育,岛内各族群皆以国语沟通,生活习俗一致。(六)中共已然崛起,消除弱国积弊

  • 文章我對台灣客家文化新推展的認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定雲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台湾 客家文化 两岸交流 文化传承

    播出,获得台湾客家乡亲的好评。使台湾观众加深了对客家文化的认识,更进一步增益了客家文化交流。在台期间,笔者受中广公司苗栗电台之邀,现场演唱大陆客家歌谣,当场我演唱了梅州所辖各县市客家谣,此一演唱,期望能对两岸客家文化交流,尽一点我绵薄之力,以助客家文化之发扬。为了族群平等,台湾成立了客家委员会,该会宗旨是延续客家文化命脉、振兴客家文化,促进族群和谐,该会对客家族群社团活动给予大力支助,为努力推展客家传统文化,大大调动了客家族群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使客家文化传承

  • 文章闽台同根思飲水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5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闽台关系 地理联系 文化传承 经济开发 两岸关系

    作者:前彰化師範學院院長、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現任救國團副主任。

  • 文章「阳明学说」的实用价值及其传承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6期  作者:姜文奎  出版时间:2011-02-02
    关键字: 海峡两岸阳明心学学术研讨会 阳明学 实用价值 传承

    贵州真是「人杰」、「地灵」俱备了,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都应该为之恭贺。谈到阳明先生的学说,它的内容、主旨及其精义,先哲论之綦详,刚才亦有专家续加阐释,本人对此歉无深入研究,不敢造次,更毋须其赘言,这裏仅就它的「实用价值及其传承」,表示一点粗浅的看法和意见,以就教于方家。首先谈它的实用价值,凡是一种学说,基本上都应该具有某种价值,「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当亦如是,阳明学说的价值何在?简单的说是在于一个「行」字,《传习录》卷一裹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