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医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深山鄉醫 名聲遠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7期  作者:來載障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名医 哮喘 医圣杯 中医

    一个乍雨初晴的春日,我走访了处于青山绿水间的杭州市长河鎭汤家井衞生所——哮喘病专家汪张林医寓,汪所长正在给一位老者就诊,我乘隙流览四壁琳琅满目的锦旗、证书,什么「医德高尙」、「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赞语不少。这位中国气喘硏究协会硏究员,奖状还不少呢!有「医圣杯」国际中医药学术论文优秀奖及国际中西医结合成果论文优秀奖等。汪师母送上一杯用山间清泉沏的明前新茶,煞时清香扑鼻,室内充满温馨气氛。其女儿正在为患者打针,汪师母又给一位坐着挂盐水的老人端来一杯

  • 文章醫藥相通·山水相連 親情源遠流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7期  作者:文星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中医 医生 旅游 厉矞华 专家

    的多功能电脑诊治仪,能在电脑控制下运用特定的减肥程序作用于人体,通过耳穴传输器促进褐色细胞释放,调节人体内分泌,分解脂肪等,从而起到减肥效应。台湾中医师们显现了兴趣,表示出购买愿望。每个人还都上床体验机器减肥的滋味。祖国医学是相通的,台湾也注重以中医法减肥,他们称瘦身丰乳。谢医师介绍了她独到的针灸丰乳手法,1~2次便有奇效。一次次中医学术研讨交流,一场场治疗现场观摩,血脉里都流着中华民族的血缘,探讨的是同一祖宗的医学,两岸中医师的心有多贴近。浙江省儿童保健医院

  • 文章棗陽中草藥材的生產與發展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枣阳 中草药材 中医

    枣阳的中草药材,品种繁多,历史悠久。但多为野生,主产于山坡、石缝、密林之中。而经营中草药的店舖,遍布枣阳七十二镇。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全县有中药店舖一百八十四家,人民看病全靠中医治病,服中草药,故中草药在人民心中有极高的威信。直至今日,求中医治病者仍呈上升趋势。因而,枣阳的中草药材很有继承、下传、发展之必要。笔者近年调查访问了枣阳中草药材的生产与发展情况,并查阅了有关历史资料,现辑录于后。据民国初年重版的〈枣阳县志〉载:枣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严寒酷暑

  • 文章敏思善悟 業績神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胡爲樓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上海中医药大学 潘朝曦 中医学家 肺癌 癌症治疗 中医药 书法研究 张伯叟 中医世家

    笔者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潘朝曦同乡,又系中学校友。一九九七年十月,本人病染肺癌,得其悉心治疗,获得新生,因此接触颇多,感受很深,对潘教授之为人及其医学,诗、书、画成就,叹为观止,曾书赠「朝气生翰墨,曦轩耀杏林」嵌名联,以旌其功。今就本人管见,再写点文字,表示感激,同时亦为我海属同乡引为桑梓之光。一九九七年十月,笔者无意中发现右锁骨上有一卵黄大的硬核,即去江苏肿瘤医院检查,诊断为肺癌,已转移至纵膈、锁骨窝,不能手术,放、化疗后反应很大,白血球下降惊人,头发

  • 文章醫聖故里建藥都華中藥谷昂龍頭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0期  作者:中國醫藥報  出版时间:2006-07-10
    关键字: 蕲春县 中医中药 医药投资

    兴县」战略,已成功地连续举办了五届李时珍医药节和十一届中药材交易会。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廿六万亩,被国家列为杜仲、厚朴生产基地县,蕲春中药材生产被列为全省重点扶持的三十个龙头产业之一,中国蕲州中药材批发市场已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十七家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医中药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中药材的生产规范已纳入国家药品监管体系之中,基于此,蔡惠永、林朝晖、郭文和、钟秀铭等四位台商结伴来到李时珍故里湖北蕲春,在这块风水宝地上投资李时珍

  • 文章為籌醫聖館,南陽去取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3期  作者:董延齡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中医药 国医节 南阳 医生祠 张仲景

    九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台湾中医药界将近千人,齐集台北市仁爱路青少年活动中心庆祝第七十七届国医节,会中邀请张步桃医师和笔者演讲,讲毕,休息时,我和步桃兄相邻而坐,闲谈时,自然谈到《伤寒大论坛》等话题上。我说:「你是张仲景之后裔,又是台湾伤寒论之大家,何不在台湾筹设一永久纪念张仲景会馆?一则纪念张仲景对人类健康之贡献,一则纪念张氏宗族之丰功伟业。」组团赴南阳考察不意,我这个无心插柳的建议,竟然引起步桃兄的极大兴趣。次日(十七日)一早,他即打电话给我:「延龄兄

  • 文章吳安祥赴南京參加學術會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1期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吴安祥 中医药 学术研讨会

    由南京中医学院与江苏省海峡两岸关系硏究会主办的海峡两岸廿一世纪中医药发展学术硏讨会,于十一月一日至四日在南京召开。中国针灸医院院长吴惠平博士哲嗣吴安祥医师应邀参加,于本月上旬专程前往大陆。

  • 文章為籌醫聖館南陽去取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董延齡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中医医学 医学交流 张仲景 医圣馆 文物建设

    九七年三月十六日,台湾中医药界将近千人,齐集台北市仁爱路青少年活动中心,庆祝第七十七届医节,会中邀请张步桃医师和笔者演讲,讲毕休息,我和步桃兄邻坐,闲谈时,自然谈到《伤寒大论坛》。我说:「你是张仲景之后裔,又是台湾伤寒论之大家,何不在台湾筹设一纪念张仲景会馆?一则彰显张仲景对人类健康之贡献,一则纪念张氏宗族之丰功伟业。」不意这个无心插柳的建议,竟然引起步桃兄的极大兴趣。次日(17)一早,他即电话给我:「延龄兄,你昨天的意见很好,我愿极力促成!」他还说

  • 文章張仲景文教基金會暨文物紀念館緣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仲景 文教基金 文物纪念馆 名医简介 中医医学

    医圣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河南南阳人,曾举孝廉,又官拜长沙太守。他生逢汉代末年,战乱四起,烽火连天,疫疾流行,其宗族大半感染伤寒病而亡,在那个重官轻医的时代,他毅然放弃官职,从事救人济世的工作。在行医之余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等书。打破以往有法无方的窘境,迄今一千八百余年来,凡研究中国传统医学者,莫不将其著作奉为必读之经典。于是历代医家都尊称他为「医方之祖」,「中医之圣」,眞可称得上是一位震古烁今的中华伟人。今适逢 仲景

  • 文章宁波市中医师来台参访团拜会本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8期  作者:鳳鳴 出版时间:2008-03-10
    关键字: 宁波中医师来台参访团 两岸互动 往事回忆 合影留念

    宁波市中医师参访团一行九人,于二月十五日来台参访七天,二十日拜会本会毛理事长葆庆,当晚由毛理事长假宁福楼餐厅设宴款待,并由常务理事孔承先、常务监事严荫作陪。席间,参访团团长王建康以一对金鼠赠给毛理事长,并致词颂赞毛理事长对宁波盲残乡亲的贡献。该团一行在台期间,曾参加两岸医学交流座谈,参观故宫博物院,游览礁溪、太鲁阁、花东海岸、垦丁、日月潭、阿里山,观赏花灯会,参访长庚医院,对台湾景象极表赞美。该团一行包括团长(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前宁波市中医院院长)王建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