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河寺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松竹堂文集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9期  作者:王正益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松竹堂文集》 孝友传家 说家常 盛暑施汤 黄河

    惟农工以养牲畜耕牛及工作必需关系。散处村中。声息不可直达。故每饭先以海蚌螺丝角吹以发声。号召来食。日久见惯不惟村人周知。即守户犬亦必闻声而至以求食。家人则以老幼尊卑。依次序食之。日食粮以石计。菜蔬家园自植。尽量供应。未尝缺乏。且食分忙闲。春夏秋农忙时。则以麦面为主食。冬藏以秋粮(豆谷高粮等)为主食。菜无换易。人人精神健壮。团结无闲。盖 公之善于领导。深守圣人遗教之忠恕两字耳。第十六篇 梦游黄河寺江淹梦笔生花。又古有腹稿之传闻。 公善讨文。不肯一字一句轻易

  • 文章鄕返記親探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6期  作者:戴國芳 出版时间:1997-10-03
    关键字: 黄河 少林寺 乾陵 华清池

    市结为姐妹市,此一讯息,于美居住地卡瑞市的报导,在我行前已经看到。陪父亲在大陆停留三周,除了会见亲友就是参观名胜,并摸到了声名远播的「中国文化之母」黄河的沙土,我特地装到一个精致的小瓶子带回美国,以示怀念鄕土之情。在近百位老老小小的亲戚里,对于成长单纯环境的我,着实让我颇费心思地去面对每一个人,同时感到中国人口众多,而母亲唯一活着的妹妹,当我听她说话时的口音、语调和亲切的表情里,更使我倍加怀念母亲,亲属们逗着她学着我说话时,不断地表现出美国人的腔调和动作

  • 文章(鄉情報導)黃河上游掠影(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作者:葛紹武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黄河 牡丹亭 白塔寺 九州台

    的风景点,有三台建筑群,三宫殿、白塔、云月、牡丹亭、九州台、三星殿等。白塔乃元太祖成吉思汗兴建,清康熙帝再加以扩建而成,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正大门前中央还有一幅壁画,把大西北地区最负盛名的古蹟全部彩绘了出来,大雁塔、麦积山、黄河水车、白塔山、敦煌莫高窟、玉门关、嘉峪关,令人叹为观止。尔后参观两座黄河大桥、黄河水车、皮筏等。皮筏是以牛皮袋或羊皮袋组成,缚牢在木架下,用以载运货物渡河,俗称谓吹牛皮渡黄河,吸引不少游客。我最开心的莫过于骑坐在誉为沙漠之舟

  • 文章蘭州第一名勝五泉山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兰州 五泉山 浚源 白塔山 黄河

    重修,淸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回乱,全山尽付一炬,所留者仅有千佛阁、五龙宫、藏经殿、赛楼等处,屡经当地官绅重建,稍复往日面目,后更经淸末理学大师刘尔忻之悉心设计复建,这才有今日的规模。民国十三年,陆洪涛督甘又曾大葺五泉山,工峻之日,只见亭台阁榭,精致曲折,颇擅山林之胜;入门即为紫云关,上为玛尼,其西有崇文阁。拾级而登,凭栏远睇,黄河襟带,水光接天,城市烟火,罗列眼前;再上为三圣殿,红楯碧瓦,隐现于山坳林杪间,景物绝胜。前行是千佛洞,过去是淸晖阁,甘露、掬月诸泉过

  • 文章河南省著名景點之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4期  作者:唐秀政 出版时间:2012-10-31
    关键字: 河南 游记 洛阳牡丹花会 龙门石窟 少林寺 包公祠 黄河

    注:唐秀政夫妇摄于河南国家牡丹园)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周边与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陜西等六省接壤,因为这块土地大部份在黄河以南,故所以称之为「河南」。河南古代居九州之中,又称之为「中州」、「中原」,是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河南人民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原是一座真正的华厦民族历史的博物馆,中州大地上遗存的各种古蹟,星罗棋布,包括距今约有八千年历史的新郑裴李岗原始聚落遗迹……。所谓「古都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